冬春季节防疫工作重点
1. 减少昼夜温差: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室温,10—15℃,夜间不低于10℃,(供暖,适当通风;特别注意天气突然变化)白天不高于15℃。
② 注意避免冷应激,早晚、夜间注意减少通风量,减少进风口面积,避免进风口冷风直吹鸡群。注意温度降低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到位,要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到临界确定的温度时,再相对固定下来。
2.通风换气,通风的作用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粉尘、降温、除湿等,冬季通风的作用是排除污浊的有害气体和提供新鲜空气。如果通风量大:一是浪费能源,二是造成冷应激;如果通风量过小:空气污浊,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①冬季最小通风量的确定:L=NGWL通风量M3/小时、N饲养量(只)、G鸡只平均体重(㎏/只)、W单位体重换气量0.5—0.7M3/小时.千克。
②进风口面积计算公式:F=L/V F进气口面积(或直接取值0.15㎡)、V进风口风速3米/秒。
③ 通风控制:以存栏7000—8000只为例。
白天:常开一个大风机,温控一个大风机23—25℃。风机通风量每小时4万立方米。
夜间,常开一个小风机或时控一个大风机,停6分钟,开3分钟,同时温控一个大风机,23—25℃
3. 带鸡消毒:隔天一次,每次每平方米喷洒50—100ML。标准:鸡舍内没有蜘蛛网和明显的灰尘。药物选择氯制剂150—200PPM或0.5%甲醛溶液。
4. 避免用发霉饲料
① 现配现用,头天生产第二天喂,玉米现粉碎现用,饲料存放不宜码放、堆放,要散开放。
② 玉米先发霉后烘干,只能杀死霉菌但不能破坏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往往几种同时存在,所以危害更大。
③ 鸡如果拉稀、饲料便、减重、产蛋下降、口腔、素囊有霉菌斑,宜考虑饲料发霉。
④ 对策Ⅰ:霉变玉米不能用,不能图便宜或心存侥幸。
Ⅱ:要认识到霉玉米的危害,丛生产到存放要注意、要重视。
⑤可适当提高硒的水平,从0.3提高到0.5PPM
⑥硫酸铜可多加5%,可杀霉菌。
④ 饲料加防霉剂。每吨增加40元成本。
2. 加强免疫,提高特异抗体水平
② 开产鸡、高峰前后、季节交替时节,提高鸡的特异抗体水平。办法,缩短免疫间隔。:AI:由7—8周缩短为5—6周,新城疫也一样。
③ 环境:养殖单元太多,防疫法规、监督、检查、执行不到位,传染源多,传播途径多,感染机会多。带鸡消毒;疫苗免疫。抗体高,抗感染能力强,即使发病,也轻,损失也小。
④ 多日龄混养,带毒鸡,发病鸡,传染给初产鸡,高峰鸡群,雏鸡群。
⑤ 参考北京AA公司推荐的免疫程序。免疫鸡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抗体水平不尽一致。鸡群100%免疫容易,但要达到100%免疫合格或100%保护不容易。由于传染原不断,传播途径又不易控制,鸡群随时处在可能被感染的状态下,所以部分低抗体的鸡只就可能被感染、带毒和排毒,AI、ND、REO、IC、CRD等很多疾病都有类似现象。
⑥ 使用联苗,可减少相对免疫次数,增加绝对免疫次数。H5+H9、ND+H9、H5-5-4。疫苗保护期,多是厂家提供的实验室保护数据,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传染原不断,鸡群感染机会增多,即使免疫很好的鸡群,也会有一部分抗体低的鸡被感染,而一旦被感染,如不采取紧急接种等有效措施,靠自身很难痊愈,可能会形成持续感染和排毒,所以,在易感周龄、易感季节要保持更高的抗体水平,而一旦发现周边有疫情或本场其它批次鸡群或栋舍有问题或发病初期,要考虑紧急接种,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收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