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抓病机和抓主证”在禽病临床中的重要性(上)
论“抓病机和抓主证”在禽病临床中的重要性(上)自从开创了“三阳中兽医工作室”公众号后,每天都有朋友向我了解中药产品的用法,也有很多朋友将这些产品应用到了临床,总体效果不错,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为此我想就中药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众所周知,中医药在动物临床的应用,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是大势所趋,更是发展方向,但中药也不能盲目地应用,否则既起不到好的作用,也是对中药资源的浪费。现在同人医临床一样,虽然大量地使用中药,但都是用西医的思维来指导临床用药,使中药发挥不了好的效果,也让大家产生中药治不了疾病的误解,因此我从“抓病机和抓主证”的角度谈谈中医药在禽病临床中的应用。
辨证论治是中医必须遵循的准则,理法方药的统一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我们依据《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生产的中药,只要应用得当,都会发挥治疗作用的,但没有效果不一定是药不好,很有可能就是“不对证”。
中医对于疾病发展过程中证候阶段的划分不同于西医,中医认为某一种疾病是由若干个证候阶段组成的,各个不同的证候阶段都能反映该阶段疾病的本质,所以疾病是动态的过程,因此中医才会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规律,并于每一个方证界定了主证、兼证、变证和夹杂证的层次,为正确地运用辨证论治提供了先决条件。临床辨证,要先抓主证。因为主证是纲,纲举而目张,兼证、变证、夹杂证也就迎刃而解。
什么是主证?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也是能直接反映病机的证候。而什么是病机呢?病机就是造成发病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主证和病机一定是统一的,两者通过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和机体的抗病能力来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辨证论治的核心就是抓病机、抓主证。
那什么是兼证?兼证必须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大家要明确一点,我这里讲的是“证”而不是“病”,禽病临床往往会把“病”和“证”混淆,比如“流感”其主证是高热,兼证会有上焦肺脏一系列呼吸道的证候,也会有中焦脾胃肠道的一系列证候,但这都是同一种病,如果出现包心、包肝、气囊炎等问题(大杆、支原体),那就是中医“合病”与“并病”的问题了,就不属于兼证的范围了。
在此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合病”与“并病”。合病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之为合病,比如既有新城疫又有流感感染,这就是合病。而并病是一种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种病证者,则称为并病,这很像我们说的继发感染,比如流感继发的支原体、大杆等等。
接着谈“证”,变证和兼证比较清楚,其病机比较一致,分歧也不大,再灵活多变也离不开病机和主证,比如新城疫其病机就是湿热,主证表现的也是一系列湿热证候,再怎么复杂,也不过是中下焦脾胃肠道或肝肾的相关病证,因此都可以通过抓病机和抓主证来得到解决。
而变证不同,变证往往是由于误治造成的,禽病临床中最常见的是本末倒置,如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主证的药物选择不当,或毒副作用过大或剂量过大,引起内脏器官的病理性变化,比如肝肾的负担过重引起的病变,比如痢菌净蓄积性中毒引起的腺肌胃损伤、肠结等等,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客观分析,找出原因予以消除,否则就会迷失辨证的方向,犯大错误。
夹杂证又是什么呢?从禽病临床角度看,我个人理解与家禽所处的内外环境、鸡雏的品质和体质、饲喂的饲料等等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在治疗某种疾病时,往往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都没有问题,但就是效果不理想,这时就要好好考虑我上述提到的几个因素,客观公正的分析总结,这样才会解决问题。这也是新的产业形势下,兽医需要转型,特别是向“管理型兽医”转型的必然趋势。
欢迎分享中兽医学习体会与临床应用心得
丁禹程也是你们一块儿的吧,他也刚发了相同的文章,相同的内容一个人发就可以了 文章挺好的,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谢谢对中医的支持! 讲得不错!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不过,在具体辨证上,与流感不同我认为新城疫应属于温热证,不应该辨为湿热证。 s说的好,只有中医才能救中国 您关于温热还是湿热,说得也没有错,但谈病不能不说体质。为什么肉鸡后期易发新城疫,这与其湿热体质是有关系的。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王新民 发表于 2020-07-20 14:40
您关于温热还是湿热,说得也没有错,但谈病不能不说体质。为什么肉鸡后期易发新城疫,这与其湿热体质是有关系的。
你说的对,谈病不能不说体质,但体质只是发病的一个条件,不能因为说体质就否定一个病的主要性质。外感病指一切外感因素导致的发病都归属于外感病,新城疫显然是一种外感病,其体质因素对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改变不了他是外感病的实质。 病性和体质不要混为一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