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Zzz 发表于 2020-6-1 11:46:39

鹅副黏

今天上午一位安徽的养殖户通过电话方法联系到我,“说我家的鹅的了副黏病毒”。那么我们就谈谈副黏病毒!!

鹅副黏病毒病在鸡病上叫新城疫, 鹅副黏病毒病在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40%~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什么副黏病毒又叫变形性杀手:禽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是副黏病毒科,所以才叫了一个变形性杀手。
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
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鹅对鹅副黏病毒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0~15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下降。疫区内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死亡。
2.传染原和传播途径患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传染源。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
3.发生规律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理变化
鹅副黏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3天发病,病程1~4天。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呈暗红色。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成年鹅病程稍长,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病死鹅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皮肤淤血,皮下干燥;肝脏肿大,淤血,有芝麻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下段食道黏膜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黄色芝麻大小溃疡结痂,剥离后留有斑痕及溃疡面;腺胃和肌胃黏膜充血,有出血斑点;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上常有散在的淡黄色豆大小坏死性假膜,剥离后呈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有的病死鹅脑充血、淤血。

病理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病原诊断。该病毒能引起10日龄鹅胚死亡,并在鹅胚尿囊液中具有较高血凝效价的病毒,并能被该病康复鹅血清特异性抑制。用传代毒株接种鹅胚,可在48小时将其致死,但病毒不能致死鸭胚。用传代毒株鹅胚尿囊液感染易感鹅可致发病与死亡,具有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人工感染可引起发病与死亡,亦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人工感染鸭不能引起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鉴别诊断
本病易于鹅的鸭瘟相混淆,但鹅的鸭瘟在食道黏膜有出血,黄白色的坏死、溃疡,副黏病毒病没有该病变。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新购进的鹅必须接种鹅副黏病毒疫苗,并隔离观察2周以上,证明健康者方可混群。以预防为主,给雏鹅接种鹅副黏病毒疫苗。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消毒,处理被污染环境。

张金朝1 发表于 2020-6-1 15:18:09

谢谢分享。

LXZzz 发表于 2020-6-1 15:18:42

张金朝1 发表于 2020-06-01 15:18
谢谢分享。

不客气

程祥 发表于 2020-10-26 08:50:13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鹅副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