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蛋价小幅度低位波动,为啥居然持续两个多月?!!
蛋价自从年后在3元/斤波动,到今天为止已经持续两个多月,如此小幅度相对平缓的波动,在去年年后同期也只是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如下图)!
上图大家看到了,全年中大部分时间,鸡蛋价格不是狂涨就是狂跌,经常大幅度的波动!
按照老井之前和大家的分析,蛋价会在四五月份有个较大的突破,甚至可能会出现四五块的高价,现在看来,老井的这个看法显然有点过于右倾冒进!
但在二三月份,大部分行业大咖还是认为,四五月蛋价出现“两块以下”的可能性比较大!
现实鸡蛋价格走势,既没有出现老井期望的四五块的高价,更没有跌到像2017那样的惨兮兮的“两块以下”,而是选择了三元左右小幅度低价波动!
为什么今年春节后,会出现这样既不能大涨,也没有大跌,而是相对平稳的走势呢?
首先说蛋价为啥涨不起来。
一是、由于去年高价猪肉拉动,蛋价超越历史上最好的2014年,导致大量资本进军蛋鸡行业,一些地方大量扩栏。
根据官方权威数据统计认定,目前的在产蛋鸡存栏同比肯定是增加一成左右(10%)!
在产蛋鸡存栏增加了,产能自然随之上升!
二是、年后的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影响到鸡蛋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根据博亚和讯的统计数据,年后鸡蛋流通价差,较上年同期一直高出一倍以上!
年后蛋价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鸡蛋流通环节成本同比偏高!
三是、局部地区仍有较大库存。清明节前由于交通管制的原因,库存主要集中在相对偏远地区,像东北、西南地区等,以及疫情相对严重的湖北省,这部分库存在清明节前后,已经得到大幅释放。
但,清明节后,由于肉苗鸡和肉毛鸡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几乎全部的817种蛋转商,一些817做种蛋鸡占比较大的山东和周边地区,库存压力再度增加。
只要有一个地方的库存不能得到充分释放,蛋价就不可能根本性的好转!
四是、三月份随着新冠病毒全球蔓延,中国由当初的疫区,变身避风港,一些人不惜重金购买高价机票归国,恰好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同时也是鸡蛋的主销区,成了输入性病例的集中区域。
主销区输入病例的激增,这个不确定因素的突然出现,也是导致蛋价上涨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说为啥近期鸡蛋也跌不下!
一是、年后大部分主产区气温仍然偏低,有利于鸡蛋的储存。一些养殖户对低价用脚投票,避免了蛋价进一步走低的可能!
二是、去年超越历史记录的蛋价,和相对较低的饲料成本,让大部分抓住机遇的养殖户大赚特赚,有了大量存货的本钱。
不至于像过去那样,出于流动资金紧缺的需要,不择手段的低价抢着出货!
三是、今春的猪肉价格,虽然也和鸡蛋一样跌跌不休,但不否认仍然处于历史高位,鸡蛋这样的廉价蛋白摄入来源,仍是普通居民的首选!
第四,就是饲料成本推动的原因,年后由于疫情的影响,粮食作为刚需,国际粮价一路走高,波及到国内,鸡蛋的饲料成本普遍提高15%左右!
既然长时间蛋鸡维持在小范围波动,说明鸡蛋在此价位上已经维持了一种微妙的供求平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