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0-2-20 17:51:02

病毒太凶还是防线太弱?漫谈免疫力的前世今生

      世纪初曾有一款骨灰级经典电子游戏《红色警戒》风靡一时(非玩家请直接移步第二段),2003年非典封校时,笔者也是靠它打发时光,记得其中一个特殊兵种“间谍”,可以伪装成敌方人员,躲过防御,深入敌后直接占领设施并生产自己的大兵和坦克,来个中心开花,杀伤性巨大,就像当时的SARS病毒一样,防不胜防,只能靠飞速造“狗”来应对“间谍”;现在看来“新冠肺炎”这个升级版的“间谍”,比当年的SARS还要狡猾,不但可以躲狗,甚至上来先把狗打一顿,让防御系统总是慢半拍。但再高明的“间谍”战术也只适合偷袭,决定战斗胜负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今天我们就谈谈机体对抗疾病的硬实力 - 免疫力。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如果以湖北省内高达3%的病死率(截止2月16日)来看,此病毒很是凶猛;但从湖北以外约0.5%的病死率,中国以外不到0.1%的病死率来看,似乎当成一个大号流感也未尝不可。病死率巨大差异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原因,大多媒体质疑“组织混乱“和“医疗资源挤兑”等社会免疫层面的问题,也有少数自媒体关注到“医疗方案”和“人群免疫力”等问题。而作为普通个体,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是: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的各种疫病挑战,如何更好的加强自身防线,才能避免成为冰冷的统计数字?现在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免疫力才是应对疾病最好的解药,不出意外,疫情之后各种提升免疫力的保健产品将大行其道,但您真的了解免疫力吗?

       教科书中把免疫力定义为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异己的能力,而本文讨论的免疫力更实用主义,类似于医学的抵抗力,可以理解为机体应对外部感染和内部病变的综合防御和修复能力。不同于消化能力、呼吸能力依赖于一系列具体器官,广义的免疫力以免疫系统为主,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皮肤和黏膜组织的防护能力,皮下结缔组织中淋巴系统的驻兵能力,心肺循环系统的支持能力,以及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协调能力等等。


免疫力之命中注定 - 基因决定论
      免疫力不存在具体数值,动态且难以测量,但它也像肤色、身高,亦或酒量一样,不论你是否接受,在性细胞最初结合的瞬间便已在基因层面确定了上限。我们的基因不只承载了个体的万千性状,也记载了祖先亿万年的生存斗争史,他们无数次的侥幸逃生,才让我们万亿分之一的存在成为“偶然中的必然”(而驱使这些奇迹发生的法宝之一就是免疫力,它部分还留在我们基因里,比如医生用药时除了调查患者过敏史之外,还要考虑其家族过敏史)。所以,其实您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免疫力,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的免疫力就是达标的(除了部分遗传免疫缺欠者),毕竟在近代医学发达之前,免疫力才是人类应对自然选择的首要武器,而我们需要做得是实现它的最佳表达。

       既然免疫力早已注定,它还可以被增强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您确定需要吗?实际上,免疫过激或失调导致的很多疾病已经让医学界很头痛了,比如一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发生的“细胞因子风暴”也说明了免疫力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小心维护,合理使用。严格来说,真正普遍适用的免疫力提升方法只有一种:疫苗接种 - 提高针对某一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面对新生的病毒,人类基因所决定的免疫力往往是脆弱的,需要时间去学习和应对。但普遍之中往往存在例外:即使是人们谈之色变的HIV病毒,科学家们也发现人群中不足1%的少数个体对其天生免疫,这是由于T淋巴细胞上CCR5蛋白(HIV病毒的受体)突变导致HIV病毒进入细胞的钥匙失效。所以,如果报道有人对新冠病毒天生免疫也不需要奇怪,让病毒迷路也许只需ACE2蛋白的某个突变,但指望成为百毒不侵的高手显然不现实,我们还是讨论下,如何在既有基因框架下的免疫力修炼吧。

免疫力之随波逐流 - 环境修饰论
      有关环境对免疫影响最著名的理论被称为“卫生假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气喘和过敏性体质发病率明显上升,单从遗传和生理角度都无法解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生活环境变化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渐发展成为“卫生假说”,该理论认为如果儿童早期接触的病原感染越少,则日后发展出过敏性疾病的机会越大。即早期较少的感染机会降低了辅助T细胞向典型Th1型免疫的分化(即吞噬型免疫),而增加了其向Th2型免疫的分化(即分泌型免疫)。近些年来,很多应用益生菌改变肠道菌群,并诱导Th1型免疫细胞分化的研究都是以“卫生假说”为基础来开展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免疫系统类似的适应性也很普遍,比如仔猪饲养中,日粮中大豆抗原蛋白在最初阶段总会引起小猪肠道的免疫反应,并诱发早期肠炎和腹泻问题,但大豆抗原蛋白往往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小猪接触抗原达到一定时间或剂量之后,免疫系统就会形成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


      另一个正在发生的环境修饰免疫现象大概就是现代医药对于人群免疫力的影响了。多数人应该都经历过医疗系统抗生素过度使用问题,为了简单、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很多情况下,抗生素被草率或不必要的应用。这种操作除了带来耐药性问题,抗生素过度使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也会造成干扰,有研究表明,有些抗生素会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依照“用进废退”理论:如果抗生素部分或经常性替代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埋下危险的伏笔 - 当机体突然面对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发育不足或反应延迟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目前疫情背后有多少抗生素滥用的贡献也值得反思)。

      不可否认,现代医药,特别是抗生素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但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进展,我们已经认识到 - 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作用。在我们熟悉的养殖领域,同样也可以看到此类问题,那些育雏和小鸡阶段大量使用抗生素的鸡群,往往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的潜在问题,这样的鸡群不但后期多发细菌性肠炎,一些通常隐性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于是进入“发病就用药,用药更难养”的恶性循环。

      如果说免疫力在遗传层面上早已被基因编码了,那它在表达层面也如同所有蛋白质表达一样,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个体如此,宏观世界也是如此,现代医学和城市化对于人类免疫演化的影响正在发生,将走向何处还不得而知。

免疫力之个人修炼 - 认知指导实践
      看过了基因决定论和环境修饰论,您或许多少有些灰心丧气,其实修炼免疫力,无需成为万中无一的高手,只需做到最好的自己,刻意刺激免疫力未必是个好主意,确保免疫力正常或避免免疫力降低才是我们更切实的修炼目标。快速、准确、有效的免疫力才是好的免疫力,招之即战,战则必胜。

      免疫力修炼,首先需要了解个体免疫力的变化规律,通常我们认为儿童和老年人是免疫力偏低的群体,但背后的机理不同,儿童的免疫器官处于发育和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受外来抗原影响,甚至表现过度反应。对于没有特定病原暴漏前提下出现的儿童发烧,我们通常无需太紧张,适当的发热有助于疾病恢复和免疫力成长,需要控制的往往是过度炎症反应。而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背后意味着器官和组织的功能退化,支持能力下降,特别是中枢免疫器官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减弱,属于更典型的免疫力下降。中青年通常被认为是免疫力正常或较强的群体,他们的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都比较成熟,且其他支持系统也更有活力。但“免疫力高低”与“是否易感人群”是两个概念,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病毒感染时,比如当下的新冠病毒,它结合的受体蛋白ACE2在人群中普遍表达,差异只是免疫系统反应的速度、方式和力度不同。

       2月12日,北京地坛医院发表了一篇有关新冠肺炎重症的回顾性文献,其中把NLR(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个重要指标,50岁以上且NLR≥3.13的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可能性超过50%。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代表的是固有免疫的主力兵种和适应性免疫的主力兵种,这个判断相当于:如果病情进展到中后期,适应性免疫依然无法提供有效保护,战斗还是以固有免疫为主的情况就很容易引发过度免疫反应(细胞因子风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应对病毒感染,固有免疫的早期启动和适应性免疫的早期参与,对于病情控制和快速恢复十分重要,这样的免疫力才是好的免疫力。

       其次需要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免疫力和外在感染压力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合适的免疫力需要具有随外界压力变化而快速调整的能力。而这个调整的能力,除了受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影响,还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这就引入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运动是否有利于改善免疫力?情绪和睡眠到底如何影响免疫力?营养对免疫力有什么影响等等。


    在免疫系统之外,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免疫力发挥,其一是呼吸 - 循环系统为主的支持体系;其二是神经 - 内分泌为主的调节体系。以运动和健身为例,长期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肌肉运动能力和心肺循环功能,前者与免疫系统关联较弱,后者则有助于免疫力发挥。有研究表明长期规律运动可以增强固有免疫细胞活性,但对适应性免疫影响不大,运动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有助于减轻心理应激,维持更好的生理规律。但短期过度运动会形成一个窗口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应激激素表达升高,抑制免疫应答,同时免疫系统可利用的能量和养分减少,在这个应激反应期,如果外界感染压力增大,则会增加染病风险。


       类似的,坏情绪和心理压力对于神经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应激源,尽管经过了漫长的演化,但我们的大脑依旧会一视同仁的对待“社会心理应激”与“战斗或逃跑的生理应激”,面对压力,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刺激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HPA)兴奋,分泌应激激素造成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力表达低下。而良好的睡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大脑清除垃圾、恢复活力的一个必须过程,对于整个机体免疫力的重启也十分重要。

       营养对于免疫力表达十分重要,但一些具体问题至今仍有不同说法,留到我们下期具体分析,但总体上营养均衡和避免关键营养素缺乏是普遍共识。另外,“水”和“氧气”这两种非常规意义营养素,往往不太被重视,但作为机体所有反应的“溶剂”和“助燃剂”,实际上是最不应被忽视的,所以请多喝水,勤通风。

       小结

       免疫力依赖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受神经 - 内分泌系统、呼吸 - 循环系统等多系统影响而处于动态变化中;

       免疫力由基因决定,表达受环境修饰,适度微生物暴露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过度用药抑制免疫力;

       能够对外界变化做出快速、准确、有效反应的免疫力才是最佳免疫力;

       适度运动、放松心情、规律睡眠和均衡营养都有助于优化免疫力。
来源:礼篮动保张显东

鲁西腾飞禽业 发表于 2020-2-20 18:50:43

三星级雪豹突击队员也能识别间谍,能对付航母和陆地上所有军事建筑。这可能就能比喻成强大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吧!

燕青特禽 发表于 2020-2-20 23:39:53

我玩红警,一定要修改金钱,用不完的那种,挖矿?不存在的,挖矿只是行政需要,没矿不批准建证啊,你会说,这样玩很傻冒,没意思。
对,你以为钱多就快乐吗?绝对不是的!!
实际是,钱多的花不完的快乐你根本不知道。:lol:lol;P;P

开个玩笑,帖子很长,需要慢慢学习,怕板凳被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毒太凶还是防线太弱?漫谈免疫力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