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0-2-20 11:15:59

黄淑坚:水禽疾病多为消化道传播和感染

本帖最后由 共享精神 于 2020-2-21 09:08 编辑

      医问诊,防病治病——小鹅瘟、鸭肝炎、坦布苏危害水禽疾病众多,旧病新发该如何防?鹅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控?2月18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黄淑坚对当前水禽新发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进行详细讲解。

水禽疾病要综合防治

      黄淑坚介绍,当前水禽疫病的特点之一,新发疫病比较多。如鸭的新型呼肠孤病、番鸭白肝病、大舌病、坦布苏及鹅痛风等等。大部分水禽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多为消化道传播和感染的。因此养殖的时候尽可能离地网养尽可能减少水禽与粪便的接触。

      特点之二,复杂多变,一种病毒可能造成多种病变型。如小鹅瘟,可造成鹅的小鹅瘟有番鸭的小鹅瘟以及短喙病和雏鸭雏鹅翅膀发育不全等。发病季节不明显,继发感染严重,病变复杂多变。

      第三个特点,防控产品少。猪鸡产品的研发较多,但是水禽的产品关注度不够多。原因是部分疾病病原不清楚,缺乏良好的预防用疫苗。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严重。

      如何防控?黄淑坚表示要综合防控,他总结了五点技术要点。

      他表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好水禽的结构完整(皮肤、粘膜、微生态),结构完整才能功能正常;其次遵循水禽习性,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保障水禽的生理机能正常;第三要加强水禽的免疫控制或净化水禽免疫控制疾病;第四点优先通过疫苗免疫控制烈性传播的病毒病;最后要控制好条件性疾病。

      黄淑坚表示,疾病防控都知道“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因此饲养管理很重要,黄淑坚表示在饲养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饲养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水禽一般都是靠近水库和池塘边上,湿度大饲料容易出现霉变从而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疾病,黄淑坚指出“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对于病毒病可选择弱毒苗治疗对于细菌病可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对于病毒病的预防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毒株流行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疫苗进行免疫。

水禽主要流行疾病具体防控措施

      鸭新型呼肠孤病毒:我国主要有两种基因型呼肠孤病毒(1型和2型)。基因1型主要危害番鸭,引起“花肝病”和“肝白点病”。基因2型不仅仅对番鸭,半番鸭和鹅都可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也可导致樱桃谷鸭和麻鸭脾坏死病。基因1型可通过疫苗有效控制,目前主要以基因2型的鸭新型呼肠孤病毒。


      发病特点:番鸭、半番鸭的发病日龄主要为6-25日龄,其中以7日龄居多,病程5-7天;樱桃谷鸭发病日龄主要为10-30日龄;该病发病率为5%-32.5%,病死率4%-20%。该病患病耐过鸭出现明显生长发育迟缓,且导致免疫抑制极易诱发细菌(如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菌)严重的继发或混合感染。

       此病可以通过,做好常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不从疫区场引进雏苗;尽量采取离地网上饲养模式,提供充足、干净饮水,减少或避免接触粪便或污染的水源;种鸭开产前一月和半个月各打一针分离株灭活苗,其后代可获得保护;雏鸭出生后,可立即饮水或注射弱毒苗,或5日龄注射高免抗体。
作者:黄淑坚

林哥执业兽医 发表于 2020-2-20 19:53:48

是黄淑坚教授,不是黄淑娟,名字都写错了

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0-2-21 09:09:33

林哥执业兽医 发表于 2020-2-20 19:53
是黄淑坚教授,不是黄淑娟,名字都写错了

谢谢您的提醒!

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0-2-21 09:09:40

林哥执业兽医 发表于 2020-2-20 19:53
是黄淑坚教授,不是黄淑娟,名字都写错了

谢谢您的提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淑坚:水禽疾病多为消化道传播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