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fish 发表于 2009-7-7 00:52:27

种场白痢的净化之我见(恳请各位大虾多批评)

种场白痢的净化之我见
    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表现为不食,嗜睡,下痢,糊肛及心、肝、肾的结节性坏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多程隐性感染,成为带菌者,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来源。
    由于鸡白痢的传染途径多样,方式众多,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如经卵,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传播,病鸡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和用具等亦可使同群鸡感染。因此要做到将鸡白痢沙门氏菌完全净化是很困难的,除非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及时淘汰弱鸡病鸡,净化鸡群,辅以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等方面的综合净化措施。
    一、检出病鸡,带菌鸡,及时淘汰。
      方法一:快速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操作方法如下:用清洁玻璃管吸取鸡白痢鸡伤寒多价凝集抗原一滴(约0.05ml),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用注射针头刺破被检鸡翅膀内侧的静脉血管或鸡冠,使血液流出,用金属环沾取血液一满环放在抗原上,随之用金属环搅拌混合均匀,散开直径约2cm,并时时注意凝集反应,如果抗原与血液在2~~3min内出现片状或较大的凝集颗粒,即为阳性反应。如果没有出现或出现均匀一致的微小颗粒,或处在边缘处由于临干前出现絮状者,为阴性反应。反应凝集程度介于以上两种之间的为疑是反应。
      方法二:血清凝集试验
      操作方法如下:待检种鸡腿部用医用胶布贴号,用1ml注射器在鸡翼下静脉采血0.5~~1ml,放入对应编号试管内,放置于室温下分离出血清。取一块清洁脱脂玻璃板,吸取待检血清一滴放入玻璃板上,再加1滴放入玻璃板上,再加一滴鸡白痢有色抗原,用牙签搅拌均匀,并晃动玻璃板,在20℃以上室温中静置两分钟内判定。判断方法如上
    以上两种方法互有优劣,第一种方便快速,操作简单;第二种检阳率高,较精确。对检出的阳性鸡一律淘汰,疑似鸡可以采用隔离饲养再次检疫确定的措施。由于试验的误差性以及鸡发育成熟后体内抗体的波动性等原因决定了一次检疫是不可能完全净化沙门氏菌的,在参照有关资料后,笔者建议应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净化。第一、二、三次净化的净化时间可以分别选在80--100、140--160、200--220日龄,观察第三次的检阳率,若检阳率高于3%,则有必要进行第四次净化。
   然而,仅有严格的检疫而没有相应的综合管理措施相辅助的话,要想完全净化种鸡场也只是一句空谈。
    二、加强管理落实综合净化措施
      1、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包括工作人员防疫卫生,消毒制度。出入车辆及人员的消毒卫生,环境与饲舍的定期消毒,消毒池的建设等。
      2、种蛋消毒。种蛋收集后进入库房之前需即时蒸熏消毒,种蛋进入孵化器后,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甲醛与高锰酸钾和水比值:30:15:15)。当出雏60—70%时,以40%甲醛7ml/m³,对雏鸡熏蒸消毒,让其自行挥发。
      3、种鸡抽检的制度化。对于已达到净化目的,即将沙门氏菌检阳率降低至3%以下后,抽检工作不能因此而停止,这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应该每年抽检至少两次,每次抽检总数的3%--5%,以实时沙门氏菌疫病状况,如检阳率高于3%以上则有必要进行全群净化。
      4、孵化厅消毒管理:设消毒池,工作人员消毒卫生,衣物每周须以熏蒸消毒,接雏客户不得进入孵化厅,孵化厅每周进行两次微生物监测。
孵化厅是疫病传播的源头,采用一条生产线,蛋库—消毒室—孵化室—出雏室—鉴别注苗室—付雏室,不可逆向。
      5、搞好种鸡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投喂敏感抗菌药,辅以净化,在育雏,成年产蛋期选择敏感药物,如氟苯尼考,氟哌酸类

biyankui 发表于 2009-7-7 07:55:11

明天的兽医 发表于 2009-7-7 08:10:04

这种病很厉害的,有时候是隐形感染,

张印 发表于 2009-7-7 08:18:47

山里巴人 发表于 2009-7-7 08:43:55

楼主辛苦了。
但真的太难了,有没有淘汰而用药净化的方法。
有就好了!!!

山里巴人 发表于 2009-7-7 08:45:22

对不起少个字了。有没有不淘汰而用药净化的方法

oceanfish 发表于 2009-7-7 12:42:33

由于沙门氏菌是细胞内感染
目前科技水平来看药物清除效果不明显,即使感染治愈后也多半是终身带毒
由于本病缺乏有效的疫苗,以及感染后净化成本也很高
还是多注意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加强防范意识,做到全进全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场白痢的净化之我见(恳请各位大虾多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