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谱-论伤热、论食积、论痰喘
鸡谱-论伤热、论食积、论痰喘《鸡谱》 是清代一部关于斗鸡饲养的书籍,是迄今所见唯一的中国古代养鸡专著。该书中所涉及的中兽医理论及诊疗经验在如今规模化肉鸡和蛋鸡养殖来说仍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论伤热第四十 夫暑者、热者,本天地无形至阳之气,从地气上升为长夏之令。其气太过,则炎蒸酷烈,有烁石流金之势,若感之难免患疾矣。夏虽则暑热,而受热者,无论四时皆有之,惟夏月更多。或因栅浅土燥被日色晒满,无躲藏之处;或因不薄其食,至夏月尚加以厚味;或因群鸡未曾分开,晚间挨挤一处,彼此热气熏蒸,皆伤其热也。言夏月之甚者,盖因膘肥气壮之鸡,失其调养,故易受斯病也。《经》曰:“气有馀而即热。”夫气壮生火,自然之理也。鸡若伤热,其头必肿,《经》曰:“头者,乃诸阳会首。”火气焰上,而头故肿也;或鼻塞不通,《经》曰:“鼻乃肺之孔窍。”肺主气,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或两眼生沫,皆因受热之甚也。或项缩、尾垂、粪如鹰粪者,皆用后方调治。
〖四黄抽薪丸〗黄芩五钱(酒炒)、栀子五钱(生用)、石斛二钱、黄柏三钱(童便炒)、枳壳二钱(酒炒)、石膏二钱(生用)、黄连三钱(生用)、生大黄二钱(壮者加,弱者莫用),共为细末,清茶和丸,每丸一钱。每服一丸。
按:长夏乃一年中至阳之时,此时鸡若受热,可感之,其四时均可发,而夏天尤其多见,伤热又可由饲养管理有关,或舍饲土薄日燥,或其厚料不减,或鸡数过多,挤挨一处所致。若夏月感之,大多膘肥气壮,气有余则生火。鸡若伤热,则头肿、鼻塞不通、两眼生沫、项缩、尾垂,其粪干如鹰粪。
治以四黄抽薪丸,其方为黄连解毒丸加减,方中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可清上、中、下三焦之热,佐以石斛、石膏、枳壳、大黄,即可滋阴清热,又可理气宽中,泻热毒破积滞,使热随气而散,随下而泻。诸药合用,即可清三焦之热,解鸡伤热之证。
论食积第四十一
夫脾者,后天之本,仓廪之官,中官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是故《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食若过饱,则滞壅而难化,病由是而生焉。夫鸡之积食,有轻重之分,惟积食之疾,令人不觉,多由早间出囤之时,或喂之以饱,彼恐群鸡分食,尽力抢之,不觉过饱,以致难化,故有此症也。但看鸡之走动、立卧并粪之形色,分其轻重也。若呆立不动、身僵、粪下清水、内无谷气,或粪色成清如菜汁者,必然毛松、眼闭、无神者,其病必重。若尚可走动,还可呼唤,其粪不论颜色,但粪中微有谷之糟粕者,其病轻。可移于坚硬之地居之,勿使抱土觅食,但令饮水,不可与食。待其积食化尽,然后将水浸高粱,日分五六次,少少喂之,易于消化,渐渐添之,不可加以厚味。此调养病鸡之法也。
又有一种,实非其病,因积食太多,不能运化,故病,不能食也。此种之病症,或因食草叶、人发、马尾、菜根并禽兽之骨叉,结而成大嗉。又因嗉孔小,不能下肫,一时不消化,以致成病。若不割其嗉,其鸡必死。用小刀将嗉割破,去净难化恶物,再用小针细衣线将口缝上,以盐醋和泥密其缝处即愈。后有药调治。 、
〖健脾消食丸〗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五钱、厚朴五钱(姜汁炒)、山楂五钱(去子)、神曲一两、麦芽三钱、枳壳三钱、青皮三钱、砂仁三钱、甘草五分,共为细末,神曲和为丸,每丸一钱。每服一丸。
按: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通调水道,为气血生化之源。积食即食过饱,积滞于胃。积食有轻重之别,但若为疾,则难以察觉,一般发生在早上鸡出囤之时,若鸡呆立不动、身僵、粪下清水、内无谷气,或粪色成清如菜汁者,必然毛松、眼闭、无神者,其病必重。若尚可走动,还可呼唤,其粪不论颜色,但粪中微有谷之糟粕者,其病轻。发现后将患鸡移至土地坚硬之处,避免抱土采食,饮水少量多次,不可喂精料。又有一种,因采食草叶、人发等结于嗉中,不可运化,此时可采用外科方法,将滞留物取出,药调之。
治以健脾消食丸,即可健脾、消食、化积。
论痰喘第四十二
夫鸡之痰喘者,有寒暑之分。寒者,或因斗後用力疲乏极矣,不安于避风之处。故肺主皮毛,斗後遍身凑理皆开,被风寒所聚,毛孔闭塞,寒包其热,肺被风邪所乘,痰喘之症由此而生焉。必然面紫,喉内气喘,痰声不绝,粪如铜绿色者,乃寒之痰喘也。热者非感风寒,乃因鸡之膘肥,斗後内热,再因喉中之痰血去之未净,待渴後痰血尽归于中,又因俗传言斗後不可饮水,故鸡脏如焚,安得不病也。《经》曰:“气壮生火。”火盛生痰,必喉肿、舌焦,其粪或纯白汁、或红白兼杂,皆内热之症也。若见此症者(依後方调治)。
〖寒症发散丸〗苏叶三钱、前胡三钱(醋炒)、枳壳三钱、半夏五钱(姜炒)、橘红三钱、桔梗三钱、葛根三钱、甘草五分(姜炒)。
按:鸡的痰喘有寒暑之分,寒者,必然面紫,喉内气喘,痰声不绝,粪如铜绿色者,乃寒之痰喘也;热者,必喉肿、舌焦,其粪或纯白汁、或红白兼杂,皆内热之症也。寒痰喘即用寒症发散丸,发表散寒、燥湿化痰。热痰喘即可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谢谢分享古典著作 谢谢分享 古典著作。也要批判地吸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