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 发表于 2019-12-18 12:23:42

感冒杂谈

   昨天感冒终于好了,挺好的,一身轻松啊。前天夜里半夜突然被热醒了,出了一身大汗。本来是前几天受寒感冒了,前几天因为难受吃了两副中药来发汗,虽然汗出不彻,终究轻松多了。确实也是管事了。这样前天夜里突然出一身大汗,起来一看不仅身上出汗,腿上都是汗珠子,就此一汗而愈了。我想这是时间也到了,六七天了,该好了。所以阳气来复,驱邪外出,一汗而愈。想起伤寒论上有段条文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因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古人把这种外感感冒六七日自愈的原因归结于阴阳是不是对姑且不论。但是观察到的这种感冒六七天能好这种规律是不错的,这个不会随着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而改变。并且治疗方法也是对的,就是发汗。那么机体通过发汗来驱邪外出的本能就是自身的良能了。

   就此想起一些趣事,比如当下寒冷季节,如果我们不慎受寒,很可能一两个小时后就会肚子疼,腹痛如绞。当然了中医认为的体痛也大多是寒的。那么我们这种腹痛如绞大多会出现一次剧烈的拉稀腹泻。随着这一次腹泻后腹痛如绞的现象大多能够缓解或者就此康复。所以这不就是机体通过下利来驱寒外出的具体表现吗?这就是机体的良能。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此时用药止泻,那么就是错误的,那就是留邪于里了。同样伤寒论太阴病篇也有这莫一段条文讲这么个道理:“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段讲的就是外邪入于太阴,和太阴之湿相合,如果小便不利,则寒湿郁滞于里,影响肝胆疏泄,则应当发黄。但是小便利呢,则湿去大部分便不能发黄。可是湿浊腐秽不能都从小便而去,会有一部分留着于体内肠道。等七八日脾阳恢复,正气则驱邪外出,则腐秽湿浊通过下利从大便而去。所以必自止,其病则愈。这说的也是机体自身的良能了。所以我们治疗疾病也当顺应机体良能,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曹文坡 发表于 2019-12-18 12:52:34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一个感冒也能悟出医理来!生活处处有易‘医理,百姓日用而不知,还有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老师,真是有心人!

张智慧 发表于 2019-12-18 13:11:58

曹文坡 发表于 2019-12-18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一个感冒也能悟出医理来!生活处处有易‘医理,百姓日用而不知,还有那句话,世上无难 ...

谢谢点评

鲲鹏展翅飞 发表于 2019-12-18 13:19:44

中医难就难在人的悟性,确实需要潜心厂研究,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了的。

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9-12-18 14:29:25

张老师对中医的悟性非常高,佩服!
学习就算了,中医不是谁都能悟出来的

王日田 发表于 2019-12-18 15:33:06

智慧老师学中医能结合自身感受来分析,点个赞给你

您好谢谢拜拜 发表于 2019-12-18 18:29:04

您是肾虚

可兽医 发表于 2019-12-18 19:18:39

以自身为例更容易理解和领悟中医的医理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8 20:18:28

张智慧 发表于 2019-12-18 21:20:27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8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明你平时脾胃不好,病毒性感冒,不仅寒在于表,若脾胃索有虚寒或湿热者,外寒必里外夹攻,这时,若外寒重 ...

谢谢黄老师指教。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8 22:12:22

张智慧 发表于 2019-12-19 08:47:16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8 2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莫客气是参与商榷对不对互相探讨一下。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只是提点自己的看法而 ...

我本来脾肾阳虚,上年冬天比较怕冷,经常拉肚子,还得了一个膝关节滑液囊炎,肿痛不堪。去几个大医院也没有治疗好。后来自己用滑支康原方吃了七天好利索了。脾肾虚寒这块秋天吃了一段时间中药调理,很好,今年没事了,这次感冒倒没有入里,解解表就好了。我看黄老师虽然年纪大但是思维很敏捷,我想应该和修炼有关系,非常钦佩。必须向您学习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6.png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9 14:37:10

张智慧 发表于 2019-12-19 14:56:19

黄无心 发表于 2019-12-19 14: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滑支康其实就是源于九味羌活丸加减:忍冬藤防风羌活独活白术川膝等

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hu215A01 发表于 2019-12-19 18:05:23

王日田 发表于 2019-12-18 15:33
智慧老师学中医能结合自身感受来分析,点个赞给你

说得好.给智慧老师点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感冒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