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 发表于 2019-12-8 19:00:00

家禽多病因呼吸道病的病原剖析与防治思路

家禽多病因呼吸道病的病原剖析与防治思路
原创: 李匡翎 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2019.12.3

背景
家禽呼吸道病易发、普遍,可以说是威胁家禽养殖业发展和养殖者收益的重要疫病之一。这个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寒冷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多发;不同日龄的家禽,都可感染、发病;它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危害性非常大。
这种呼吸道病,在兽医临床被发现时,大多都是几种疾病混感的状况。因此在临床上,很难确定究竟是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误诊和难以准确诊断,常会造成治疗的盲目性、且难以治愈,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临诊观察
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可发生于各日龄的鸡,常反复发生,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临床表现症状多为甩鼻、呼噜、咳嗽最为最常见,鼻孔处常有分泌物或鼻痂;产蛋鸡出现产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软蛋、薄壳或沙壳蛋。
若长期未能控制时,增加了对新城疫(ND)、禽流感(Al)等病的易感性;若再继发败血症,死亡率就会增高。
剖检可见咽喉、气管粘膜充血、出血,肺充血、淤血、出血,咽喉部及气管中有粘液,部分鸡气囊混浊增厚,甚至有腹膜炎、心包炎,部分卵泡充血、出血、萎缩、变性,输卵管粘膜有炎症。
生理缺陷
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决定了鸡的呼吸系统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意味着鸡只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那么,一旦气管/支气管的粘液、纤毛系统、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受到损害,鸡只的呼吸系统疾病便会发生。
主要病原
经检测分析发现禽呼吸道病的病原主要有:鸡毒支原体(MG)、滑液囊支原体(MS)、传染性支气管炎(IB)、大肠杆菌(EC)、新城疫(ND)禽流感(AI)、鸡副嗜血杆菌(HP)、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
其中,鸡毒支原体在鸡群中的阳性率很高。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病毒性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更多的是以非典型或低致病力的形式出现,成为鸡多病因呼吸道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非典型法氏囊和传支的参与更为常见。
这几种在鸡群普遍存在的病原,协同发生其它病原菌感染和发病的作用明显。混感和继发感染后,会引起和造成呼吸道的症状明显和严重后果(伤亡)。
疫苗应激
当鸡接种呼吸道病毒活疫苗时,鸡体内潜在有某些呼吸道病原体(尤其是鸡毒支原体)时,则可引发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若再并发呼吸型大肠杆菌或非典型性新城疫时就更为严重了。再者说,由于许多鸡群频繁大量的接种弱毒疫苗,常会造成疫苗应激反应加重,成为鸡多病因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
环境影响
饲养环境的问题,是造成鸡多病因呼吸道病发生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常见问题:有害气体及尘埃粒子浓度超标,如氨气可使器官粘膜上皮纤毛退化甚至脱落,从而降低了对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鸡舍内的尘埃和粉尘浓度过高,会阻碍呼吸道通气和纤毛运动,使支气管排除异物能力降低。同时,粉尘中携带的多种病原微生物,会引起鸡多病因呼吸道病发生。
还有,鸡舍内温度和湿度的高低及变化情况,饲料遭受了霉菌污染及毒素含量大小等,这些都可能引发鸡只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使鸡发生多病因呼吸道病的概率将显著增加。
做好防疫
若想防治好该病,就要切实做好动物的免疫接种。低日龄用灭活苗,日龄再大一点用活苗,这样死苗与活苗相结合的免疫方式,保护率高。
根据情况还可酌情接种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防控相信疾病的疫苗,同时一定要做好与鸡多病因呼吸道病密切相关的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等病疫苗的接种工作。
药物防治
鸡的某些呼吸道病易感、易发病阶段,科学使用药物往往可有较好效果。如在对病毒性及气候变化、疫苗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可使用不影响抗体效价的替米考星纳米乳、高水溶氟苯尼考、稳定性高的强力霉素、碘和碘化钾及氯化铵的复合对症添加剂等,只有通过这种针对不同病原的联合处方给药,再加上饲养管理的改善和提高,就可比较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禽呼吸道病的发生和发展。
加强管理
总体来看,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时发病急、病程长,生产实践中。因此要树立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理念,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认真执行消毒制度,根据季节的变化,在预防措施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减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家禽呼吸道病临诊经验总结表:家禽呼吸道病临诊经验



fghyes 发表于 2019-12-8 20:32:00

那个表不错。。记记了。。。:loveliness::loveliness:

狂飚的蜗牛 发表于 2019-12-9 08:10:32

感谢分享!

魏魏魏 发表于 2019-12-9 20:19:13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禽多病因呼吸道病的病原剖析与防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