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大都是典型的病变和病理图谱。实际上,生产中以混合感染为主,还有很多非典型病例,自然也就对不上 ...
顶赵老师 哈哈大叔 发表于 2019-11-29 17:32
传染病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染病按临床症状表现来分,都可以分成隐性感染、轻度感染、 ...
那混合感染那 还有菌株变异 还有常老师说的几种 探索1979 发表于 2019-11-30 0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混合感染那 还有菌株变异 还有常老师说的几种
当要在临床上分析一个病例,或者一种现象时,千万不要脱离了自己曾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我们学专业课知识的过程是演绎思维。而我们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诊断疾病、分析情况的时候,用的是归纳思维。所有的结果都要归纳到理论上去。
哈哈大叔 发表于 2019-11-30 11:27
当要在临床上分析一个病例,或者一种现象时,千万不要脱离了自己曾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
没有理解老师说的话 请详细一些 学专业课知识的过程是演绎思维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诊断疾病、分析情况的时候,用的是归纳思维 我只是知道马克思有此论断 探索1979 发表于 2019-11-30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理解老师说的话 请详细一些 学专业课知识的过程是演绎思维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诊断疾病、分析情况的时 ...
你看问题很用心啊。
大多数人看了我这个回帖都会感觉是在云里雾里,都不会去理会的。
这个问题太抽象,在这里是说不明白的。
我有个帖子,《诊断疾病不是1+1=2,而是x+y=1》。其中x+y=1这个过程就是归纳思维的过程。而1+1=2的过程大多是演绎思维得来的结果。
在诊断疾病的过程当中,人们最容易犯的思维错误是——“典型的新城疫病例腺胃乳头明显出血,因此在解剖死鸡的过程当中发现腺胃乳头明显出血时就说是新城疫”。
本帖最后由 哈哈大叔 于 2019-11-30 21:48 编辑
再举个例子:
在实验室诊断过程当中,在送来的样本病料中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就说这个鸡群是禽流感、新成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
我从来不敢做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学过的微生物学、传染病学以及诊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不允许我做出这样的结论。
哈哈大叔 发表于 2019-11-30 20:38
你看问题很用心啊。
大多数人看了我这个回帖都会感觉是在云里雾里,都不会去理会的。
这个问题太抽象,在 ...
典型的新城疫病例腺胃乳头明显出血,因此在解剖死鸡的过程当中发现腺胃乳头明显出血时就说是新城疫”。
这个问题很简单 没有那个诊断方法说这样就可以确诊 只能说你碰到庸医 本帖最后由 探索1979 于 2019-12-1 16:46 编辑
哈哈大叔 发表于 2019-11-30 21:03
再举个例子:
在实验室诊断过程当中,在送来的样本病料中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 ...
送来的样本病料中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就说这个鸡群是禽流感、新成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
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 更深的一会@常老师
一 防止污染病料 也就是说在采集病料和实验室检测阶段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其它杂菌二次污染 如原来只有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后来污染禽流感病毒
二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大致怀疑是某种或多种疫病,然后根据该种疫病的特点和主要病变部位来决定采集哪些部位的病料。如怀疑是口蹄疫时可取水疱皮和水疱液检查;怀疑是鸭病毒性肝炎时可取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检查
三病毒还没有来得及增值复制没有达到致病性 致病力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现在@常老师 探索1979 发表于 2019-12-1 1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送来的样本病料中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就说这个鸡群是禽流感、新成疫、传染 ...
现在的实验室诊断,大多数是作 PCR。
少量实验室污染的病毒,检不出来。
常老师 发表于 2019-12-1 18:11
现在的实验室诊断,大多数是作 PCR。
少量实验室污染的病毒,检不出来。
常老师 我个人觉得 哈哈大叔提的问题还是值得考虑的 常老师哪天发个帖子科普一下 期待中 哈哈大叔也期待中 “在送来的样本病料中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就说这个鸡群是禽流感、新成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