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轩 发表于 2019-10-15 12:37:20

从中医角度看鸡群保健(治未病)

中医防病思想内容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3)“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


(4)“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


(5)“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治未病”思想的伟大之处即在于其所奠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思想是中国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思想体系,闪烁着远见卓识和智慧之光。


养鸡防病要了解鸡群体发病特点
在鸡病治疗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员都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发现鸡生病了,及时地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然后等待着看效果,效果不好再加强或改变治疗方法,效果好了就不再过多地去管了。然而,这样的治疗方式错了吗?没错!对于患病的鸡而言绝对没错。可对于其它鸡而言也就未必了!

1、鸡病大多具有传染性。
在遇到有鸡生病时,我们不仅要诊断出是何种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更要判断出该病的传染强度,是否需要隔离,对其它鸡只影响程度如何,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2、鸡病都具有潜伏性。
很多鸡病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或长或短,有的甚至伴随鸡的一生,发病却有一定的诱发因素。故此,在遇到鸡只生病时,不仅要及时治疗,更要对所遇疾病进行一下简单的思考分析。对于此病,是环境诱发,还是近期饮食因素诱发?这些因素又是否能引起其它鸡只染上该种疾病?考虑过了,就知道怎么去解决了。

3、群发性疾病往往是从个体开始。
鸡只的群发性疾病往往是从一只或两三只开始,由点到片再到面。所以,如果发现鸡只病了,要根据该病传染程度,对其它鸡只易染程度,作出正确判断。是加强消毒,是全群投药治疗,是紧急疫苗,或是改善饮食?判断准确了,措施得当了,损失自然最小了。

4、疾病扩散传染都有其传播途径和媒介。
在遇到有鸡只生病时,我们不仅要判断出该疾病的传染性,还要知道其传播媒介和途径。根据判断,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和阻止其继续扩大,以保障整个鸡群的安全和健康。

5、鸡病往往具有祸不单行性。
单一的鸡病大多并不可怕,继发感染才令人头疼。特别是那些病毒性、急性、高传染性、易致死性疾病。我们不仅要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和治疗,还要快速地预防和控制其引起的继发感染,更要反思出自己的防控漏洞,制定及时高效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小鸡群感染机率,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彩色天空 发表于 2019-10-15 19:11:45

中兽医治未病,在概念上是超前的,在实际操作上不是容易做到的。

王留英 发表于 2019-10-16 10:24:50

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思想,是中医中药的一大特色。谢谢帖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中医角度看鸡群保健(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