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与“退热”尽一字之差,用中兽药治疗感冒就大不同!
当前,天气逐渐转冷,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这种环境气温的忽高忽低,特别是夜晚室内外温差更大,增加了畜禽养殖场饲养管理的难度。而畜禽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往往都是细节导致了畜禽经常因受凉而感冒。在预防和控制畜禽感冒前期症状时,中药的使用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可是在诸多的用药治疗医案中,我们发现很多中药产品的使用是不对其方剂功能证候的。这也是造成基层使用中药产品,大多都用不出其应有功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说,针对畜禽因舍内进贼风、通风不标准、保温措施不到位等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的治疗用药中,清热剂和退热剂的中药产品基层使用最广泛、最频繁。可是,“清热”和“退热”,就是一字之差,其在兽医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证候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知道,在中医临床诊断中,针对畜禽感冒的辩证,主要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证候。就流行季节和发病率来讲,风寒感冒多发于每年的秋、冬季节;它是由畜禽因受外界风、寒等冷邪侵袭引起,患病畜禽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较轻、无汗、精神不振、喘息、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等。
而畜禽的风热感冒则多见于夏、秋季,是风热之邪袭表、犯肺所致。患病畜禽在中医诊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较重、稍微有点怕风、典型病畜禽昏沉、病畜有汗、剖检见咽喉红肿、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等。
并且,在我们的多年临床诊治中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一个场群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交替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养殖场发现在对患病畜禽的治疗中,刚开始用风寒感冒的中药,第二天就看到了明显改善的迹象,而第三天又继续用风寒感冒的中药继续治疗时,畜禽疾病却不见继续改善或反而加重。
原因就是,患病畜禽的证候已由风寒感冒转变成了风热感冒,此时,若治疗兽医及时回访、发现患病畜禽证候的变化而调整为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则才能很好的发挥不同功效中药应有的药效。否则,造成治疗用药的失败,养殖户除了埋怨中药产品不好较多外,好像说兽医诊疗技术不好的很少!
上述兽医治疗临床中,对畜禽感冒的治疗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畜禽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治疗多选用退热剂,如荆防败毒散、小柴胡口服液等,这些退热剂主要以“发散风寒为主,兼能清解郁热”。
而对于那些风热感冒的治疗,多选用清热剂,如双黄连口服液、银翘散、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这些清热剂主要功能是以“清热解毒为主,兼能发散风热”。而对于西药来说,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来说,针对各种类型的畜禽感冒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
由此可见,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以化学物质为基础。虽然退热剂和清热剂两种方剂的名称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这两种中药产品的方剂中药组成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两种方剂的功能、主治和适应证候也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中药产品的使用功效,也与制剂生产厂家选用的药材是否道地、用量是否足、生产工艺是否合适(中药工艺宣传先进是不对的)、剂型是否合适(把中药都做成口服液是错误的)、使用机会是否合适(中药以防为其优势)和临床使用方法及技巧是否能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等。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阿司匹林源于柳树皮,被西医强取
就象黄连素源于黄连黄柏
现代中医理论已被西医绑架
中医治疗伤寒十之八~九围绕风~寒~湿
打开毛窍,给邪以出路
相时实热没有那么麻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