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后抗体高,保护效果却不好?
在家禽免疫某种疫病疫苗后,鸡场技术人员常常会在免疫后3-4周抽血进行抗体检测或送往某个检测中心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令人很满意,该疫病的抗体滴度很高。于是很放心该病不会再对生产产生影响。但在免疫后的一段时间,对发病的鸡只进行剖检,还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的疑似该病病例,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呢?一些鸡群疫苗免疫后抗体高,而保护效果不好的情况存在事实还要从疫苗免疫与疾病病原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免疫的质量
我们在做抗体检测的时候,一些检测单位出具的报告上会有抗体变异系数的分析(CV值),如果CV值小于30%,说明我们的免疫质量非常好,鸡群不同个体间免疫抗体差异小,抗体水平稳定。如果CV值大于50%,说明我们的免疫质量有些差,鸡群不同个体间免疫抗体差异大,抗体水平不稳定。检测的抗体滴度均值很高,但CV值又大于30%,就意味着鸡群不同个体间的抗体滴度差异较大,有一部分鸡只抗体其实是较低的,如果周边环境中有野毒株的存在,这部分鸡只就存在可能发病的风险,但由于有一定抗体存在,发病症状就会出现解剖时的非典型疾病症状。
如果试验鸡只1次免疫分两次饮水,鸡群不同个体间免疫抗体差异就很小,抗体水平稳定,其存在的风险就降低很多(如图2)。
2.免疫的疫苗类型
在家禽生产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一些重组疫苗如法氏囊VP2蛋白疫苗等。重组型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有保护性抗原成分的纯化疫苗。它是将编码病原体有效抗原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重组后导入细菌、酵母菌或动物细胞内,通过大量繁殖这些细菌或细胞,使目的基因的产物(蛋白)增多,再收集纯化这些蛋白制成疫苗,与传统疫苗有很大差别,传统疫苗是整个病原体,如整个病毒,整个细菌等,而重组疫苗是某个病原体的一部分(保护性抗原)。简单讲,一个是面,一个是点,免疫后的保护效果是有差别的。
在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时,使用不同类型的试剂盒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是存在差异的。有研究表明,在法氏囊免疫后使用经典型试剂盒和法氏囊VP2蛋白专用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在检测35日龄和42日龄抗体时,使用经典型试剂盒检测新流法疫苗免疫组的抗体水平与未免疫组无明显差异。而使用VP2专用试剂盒检测时,新流法疫苗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组(如图3和图4)。这可能与试验用的新流法疫苗仅含IBDV-VP2蛋白,不产生针对 IBDV 其他蛋白的抗体有关。如果某个区域有超强法氏囊病毒毒株的流行,其保护效果就存在一定的存疑。
3.疫病病原体变异问题
在家禽病原中,有些疾病病原如禽流感病毒基因在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会比较容易发生变异,如果病原体基因变异大引起抗原蛋白变化,且鸡群流感疫苗又未及时更新,继续免疫原来的疫苗,其检测时抗体就会呈现高水平,但在面对新变异毒株时,就有可能存在疫苗保护效果差的后果。这种情况的疫苗保护效果主要取决于原来疫苗对新变异病原体的交叉保护能力,交叉保护能力好,出现的问题不大;交叉保护能力差,就可能出现发病现象。
在禽流感疫苗上,我们知道疫苗是在不断地更新的,目前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的毒株为(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如果我们还是继续使用以前的重组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Re-10株,H7N9 H7-Re1株)进行免疫,就有可能出现检测抗体很高,其保护效果不好的情况。
疫苗免疫是家禽整个疫病防控策略的其中一环,是作为家禽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存在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家禽疫病防控过程中,我们即使做好了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如果有疫情存在,而疫苗免疫环节出现一些问题,鸡群健康依旧会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鸡场在家禽疫苗选择上需要更多考虑其保护效果,在疫苗免疫上更加注重免疫质量,减少漏免、注射问题等。
作者:刘红波
谢谢分享
法氏囊活苗口服后能检测出血液里的抗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