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9-8-1 09:30:00

那个曾经忽悠了很多人的脱霉剂“吸附”试验

      这几年,对全国范围内的畜禽养殖来说,霉菌对畜禽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危害问题,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为什么以前少有,现在却越来越普遍呢?这主要跟玉米、豆粕和鱼粉等饲料原料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玉米已不再是人的主要口粮后,它的收、打和存放等农户就不再重视霉菌的防控问题。

      再次,养殖的规模化也带动的饲料原料的规模化,那些生产、贮存、流通和销售饲料原料的企业,当由小而精的生产方式转向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时,对生产、质量管控的各个细节的把控有些做的不是太到位,也增加了霉菌的污染几率。虽然大多霉菌毒素检测不超标,但是检测值明显要高于过去。


      这样,虽然各个环节都不超标,但这种接近临界值的、各个环节的累加,到饲料制成品后,就已经比较高了。特别是,再遇上饲料消耗的终端——养殖场,在饲料贮存条件(温度、湿度、通风、虫害等)和贮存周期管理上粗放,致使饲料在养殖场的继续霉变,基本占了整个养殖霉菌问题的20%-30%,这是一个多么高的比例!


      并且,这还没有完。因为在饲料从养殖场的终端储存到拆包、分盘或料线饲喂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也会大幅增加饲料霉变的风险。因为在这个阶段,饲料是全方面敞开、亲密接触外界的温度、水分、各种微生物等致霉因素的。这种条件下,如果出现环境霉菌浓度超标、饲料剩料问题等因素,各种营养物质丰富的饲料是个天然的霉菌培养基。


      这种情况下,饲料中的霉菌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等于说,养殖场发生的畜禽霉菌病,很多都与这些方面有很重要的联系。这也就是很多饲养管理和流行病学专家反复强调的:现在的很多畜禽疾病,其实都是养出来的。可是,畜禽一旦发病又不得不用药进行治疗,这便又会出现一个怪圈:以药代养!


      养殖者漠视或不追求通过改善和提高饲养管理,以杜绝那些实质上“人为”(尽管大家都这样,没有人愿意承认)造成的疾病。这种一有病就求神医、神药,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无法自拔的怪圈——永远都没有解!比如说,这几年因为养殖业的霉菌问题突出,有些厂家就瞄准了这个商机——开发上市了各种各样的霉菌产品。


      在这些霉菌产品里,当属“脱霉剂”类产品最多、最泛滥。由于基层养殖者普遍专业度低、辨别能力差,有些厂家就看准了养殖者对霉菌产品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但养殖者又很不专业——没有辨别能力。有些厂家就是利用了这两点,开始用“专业”的“实验”忽悠养殖者和基层兽医,比如说拿“吸墨水”实验来对比脱霉剂的效果好与坏。


       这种试验就跟刘谦春晚玩魔术一样:你再不相信,难道你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毕竟是亲眼所见啊!可是,养殖户他不懂啊;一看很神奇,就觉得能把加了墨汁的水脱色、变干净,吸附能力就是好。而且,演示其对维生素的吸附作用,还不吸附维生素(维生素溶液颜色不变)。其实,他们就是欺骗养殖者不专业。但凡懂点专业知识,略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试验漏洞百出——纯粹是一个“脑残”试验。


       一是,吸附墨水,不吸附维生素;这是证明了脱霉剂的吸附具有专一性,说明这个霉菌产品不是什么都吸附。那么,也就可以这么理解,这个脱霉剂,也不吸附霉菌或霉菌毒素。这个试验说明不了,脱霉剂与霉菌及霉菌毒素有任何关联性。为了更直观的重现这个吸墨水试验,咱们看看它的操作步骤。



       首先,第一步是拿个接满清水的透明一次水杯,滴上几滴碳素墨水或是蓝墨水,当然水就被污染了。然后,加上某个厂家的脱霉剂,放置20分钟,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变清了,放进去的脱霉剂把墨水吸附沉淀了!


      然后,第二步是拿个接满清水的透明一次水杯,放上一点水溶性多维,于是水就变色了。然后加上某个厂家的脱霉剂,放置20分钟,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变色的水还是变色的水。水溶液还是维生素溶液的颜色,溶液没有任何变化。


      最后结论就是:我们公司的脱霉剂只吸附霉菌或霉菌毒素,不吸附维生素!于是,第二个漏洞就很明显了:霉菌毒素、霉菌和墨水的化学结构是一样的?把墨水、多维和霉菌及霉菌毒素各不相同的物质,并且这些物质的性质也截然不同,却硬把这三个东西搅合到一起,指鹿为马说:我们家脱霉剂能吸附霉菌及霉菌毒素?


      其实,蓝墨水的主要成分是酸性墨水蓝和直接湖蓝染料,黑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素。而霉菌毒素的种类却非常之多,目前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赭曲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等。


      这些霉菌毒素的结构都是不一样的,这对清一色都是以蒙脱石、硅酸盐等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脱霉剂”来说,在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把水中的各种霉菌毒素吸附干净?”如果霉菌毒素能像兽药生产厂家所演示的那么容易搞定,又何谈霉菌毒素是养殖业的底色病和被称为养殖业的“隐形杀手”!?


      更何况,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脱霉剂,其宣传或使用的成分主要有:蒙脱石、硅铝酸盐、酵母细胞壁、部分微生态和所谓的酶制剂等。能使墨水脱色,主要是以硅铝酸盐和蒙脱石之类的吸附性脱霉剂,但是,它的吸附性脱霉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吸附之后依然是要被吸收和进入体内的。


       尤其是,在机体内合适的酸碱度、温度、离子相互作用等条件下,那些曾被吸附剂吸附的霉菌毒素,会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会被释放出来和被吸收的。所以,对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来讲,不是发生了霉菌病如何寻找好的治疗或预防药物,而却忽视了饲养管理的改进和对霉菌可能产生路径的切断上。


       据基层养殖者反馈,现在市场上的脱霉产品非常多,按照成分和脱霉原理的不同,市场上的脱霉剂产品大致可分以下七大类:矿物质类、防腐剂类、葡萄糖氧化酶类、酵母细胞壁类、中草药类、霉菌毒素分解酶类、复合型脱霉剂等。 但是,真要是发生了霉菌,这些都是不管用的;只是曾经发生过霉菌病,拿这些东西用用心理好受一些——安慰剂。


      矿物质类脱霉剂

      以硅铝酸盐、蒙脱石、膨润土为主,通过矿物质的物理吸附原理,吸附部分的霉菌毒素,主要对小分子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力较强,对破坏畜禽繁殖系统和免疫系统危害最大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吸附力较弱,由于其吸附无选择性,同时会吸附大量的维生素和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


       由于成本较低,矿物质类脱霉剂在市场上应用比较普遍,但其应用效果褒贬不一。这一类脱霉剂只能物理吸附部分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并没有消失会随着粪便的排除残留在环境中,对猪群造成二度危害。 越来越多的养殖场认识到矿物质类脱霉剂的局限性,转而选择更高端的脱酶剂,尤其是能解毒的生物吸附类脱霉剂。


      防腐剂类脱霉剂

      有效成分为丙酸钙、丙酸、山梨酸钾、苯甲酸、乙酸等,防霉剂是在饲料或原料贮藏过程中防止饲料霉变发生,对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没有作用。一般应该由饲料厂来添加,养殖户在现用现配饲料时添加脱霉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葡萄糖氧化酶类

      解除肠道霉菌造成的及霉菌毒素中毒-解毒较为迅速,应用效果优于其它成分而已。一是,体外葡萄糖氧化酶直接抑制黄曲霉等多种霉菌。二是,体内通过增进肝脏中微粒体的氧化作用,对霉菌毒素进行生物学转化,分解霉菌毒素功能型原子组,将毒素降解为无毒代谢物,被机体迅速排出。再就是,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肝脏正常的降解毒素和肾脏排泄毒素的生理机能,避免霉菌及其毒素造成的肝肿大、胸腺萎缩、巨噬细胞受到毒害,消除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升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最后是,清除体内蓄积的其他各种毒素(饲料中的农药,汞、铅、镉等重金属蓄积,药物蓄积,饮水被废水污染、有害菌代谢产生的内毒素等)。


       酵母细胞壁类

      酵母细胞壁是以吸附为主,且基本上不吸附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但对霉菌毒素没有分解作用,不能解除畜禽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中草药类产品

      作用机理主要在于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能力来达到解除霉菌毒素的目的,不能在霉菌毒素进入血液和肝脏之前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中药类的不能作为常规脱霉剂进行脱霉解毒,这是对霉菌毒素中毒之后通过肝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为霉菌毒素从肠道转运至肝脏的过程中,就是其对机体破坏的一个过程。所以为何要等它被吸收之后再做处理,而不在被吸收进血液进入肝脏之前就处理它,将霉菌毒素吸附而直接排除体外呢?


      霉菌毒素分解酶

      黄曲霉毒素50ppb24小时分解率可达到85%以上,玉米赤霉烯酮500ppb24小时分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呕吐毒素500ppb24小时分解率可达到80%以上。因此,要有效防控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仅仅靠吸附脱霉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手段应该直接把霉菌毒素给分解掉,即解除霉菌毒素已经对畜禽造成的毒害。


      复合型霉制剂类

      其实,除了霉菌毒素给畜禽造成的毒害,过多的疫苗接种、饲料中超标的重金属以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造成的药物残留都会在畜禽体内累积形成毒素,损伤畜禽肾脏器官和免疫系统,使畜禽疾病高发。畜禽机体复合中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底色病。目前市面上的脱霉产品多侧重与防霉解霉,既能吸附霉菌毒素又能同时解除霉菌毒素、血液内毒素以及抗生素毒副作用的脱霉产品少之又少。


      科学认识脱霉剂

      鉴于霉菌污染和霉菌毒素,目前在饲料原料和饲料中广泛存在的现实,以及有些情况下其含量又比较高;而所有的脱霉剂产品都不能100%解决掉这个难题,所以它们只能促使霉菌和霉菌毒素不同幅度地减少、降低危害,但不能100%解除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和替代饲养管理方面的努力。


       特别是,霉菌毒素很难排出体外、易造成蓄积,所以霉菌毒素对动物体内造成的损害和其毒性要想法加以解除。吸附性脱霉剂仅仅只能吸附,而无法对霉菌毒素进行分解或排出体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将漏网霉菌毒素所造成的免疫抑制和生殖损害,有可能会促使病情更进一步加深。


       最后,再次强调,基层养殖者朋友必须客观认识脱霉剂的功能和其局限性,再好的脱霉剂也不可能100%解决鸡的霉菌问题。特别是对那些饲料已严重的情况,希望能通过脱霉剂来来完全解决,根本不可能。最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及对饲料原料的把关,才是源头控制霉菌毒素的根本和关键。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有志青年小钱 发表于 2019-8-1 10:26:19

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

杨一帆…… 发表于 2019-8-1 10:45:12

谢谢老师分享!

醉心于鸡 发表于 2019-8-1 12:42:59

谢谢分享

金佑养殖 发表于 2019-8-1 12:58:16

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平静如水 发表于 2019-8-1 14:21:04

非常详细的分享,谢谢

张智慧 发表于 2019-8-1 15:13:59

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权威的声音

老石 发表于 2019-8-1 17:18:30

好文章!

王日田 发表于 2019-8-1 18:26:14

这篇文章还是非常不错的,观点鲜明,角度新颖,值得思考

梦随心转 发表于 2019-8-1 20:03:34

辛苦了!

眼镜哥 发表于 2019-8-2 03:56:18

制霉素片对霉菌还是有作用的

金鸡杨柳 发表于 2019-8-2 04:42:49

这才是好文章,实在好用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苏宝法 发表于 2019-8-2 13:09:39

{:11_326:}

董二磊 发表于 2019-8-3 12:54:19

市场上脱霉剂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河北刀客 发表于 2019-8-8 09:31:02

有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个曾经忽悠了很多人的脱霉剂“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