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战狼 发表于 2019-5-14 19:58:04

养殖中的三个关键点

      在近几年的养鸡过程中,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老病不断的出现新的症状,新病也在不断的出现,给本来就不太好养的鸡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疾病,有时候头天看鸡群挺好,第二天就可能会发病,可以说防不胜防。但是有些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有些是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的,但是有些病也是我们的无法控制的,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首要做的应该还是从鸡的自身出发,提高机体的健康指数,增强它的抗病能力,自身抗病力增强了,自然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病几率。那么该如何去做呢?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病,但是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一个是10多天时,一个是30天前后,虽然这两个阶段是容易发病的阶段,但是它潜在的因素是因为在发病之前机体的抵抗力已经开始下降了,或者在这之前就有发病因素病原菌的存在,而等到真正的发病了,我们才能看的到,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工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也就是要注意这几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前一周,这一周就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不好,会直接关系到以后的鸡好养不好养,当然这一周也是存在很多发病因素的。由于前期很多人注重湿度,这个观点不错,错就错在如果湿度过大,会导致腺肌胃炎发病早,如果再加上有些人添料多,短时间吃不完,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出现饲料霉变的现象,加重腺肌胃炎的病情,如果过早的发生腺肌胃炎,鸡群的状况就会不言而喻。这个阶段还是鸡的消化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这个时候鸡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是太完善,有些药物在这个时候使用,会给机体带来更大的伤害,也会给后期的饲养造成影响,肠道病不好控制。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垂直传播的疾病净化的关键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净化不好,死淘就会增多,后期的发病就会严重,比如:沙门氏菌,支原体,腺病毒等等。在这个阶段如果做的不好,一免过后,10多天就会或轻或重的发病,症状就会明显。
      第二个关键点是20天左右,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空白期,有的鸡群可能要提前一两天,早的要提前两三天,此时母源抗体已经很低或者参差不齐,有些鸡群就会出现呼吸道病,并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用呼吸道药效果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不单单是支原体的原因,有可能就是抗体水平低了,抵抗力下降了,其他病原菌趁虚而入而发病,开始比较轻,用药物还能维持几天,但是如果解决不了根本原因,过个几天病情就会严重,气囊炎,大肠杆菌就会相继发病,所以潜在的原因在这个时候就会表现的比较明显,到了后期,就会出现混感,病情更加严重和复杂,如果我们在20天前后能做好免疫空白期的预防,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减少后期的发病。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疾病高发期,也就是28—35天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一旦发病,往往都是混感的时候多,并且死亡率比较大,投药费用高,不投药死亡率高,是最难熬的时候,养殖户也最怕这种情况,特别是三十天以后,是鸡的一生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肉鸡生长代谢最旺盛,肌肉和脂肪积累的黄金时期,但也是养殖户最怕出毛病而又最容易出毛病的时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在这个阶段首先是管理上要加强,后期通风量比较大,鸡群受凉的机会就会增加,加强管理,减少发病机会,再次就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最主要的就是后期的非典型新城疫的问题,一旦发病或者抗体水平达不到抗病的水平就会导致体质下降,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等疾病就会随即发生,同时也会影响鸡群生长,料肉比高等。
      在养殖过程中,能在这三个阶段给鸡群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给鸡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魄,发病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提高生产指标也就不是难事了。

剪刀客 发表于 2019-5-14 21:24:35

谢谢分享

fghyes 发表于 2019-5-15 00:45:16

通过我一年多的养殖经验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小鸡到产蛋前120天内都是要注意的.特别是前两个月..

东方语馨 发表于 2019-5-15 04:17:12

感谢分享

东方语馨 发表于 2019-5-15 04:17:26

感谢分享

徐显优 发表于 2019-5-15 05:27:18

谢谢分享

又一村 发表于 2019-5-15 06:40:13

谢谢分享

蛋黄网 发表于 2019-5-15 06:58:16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南山道士 发表于 2019-5-15 07:32:42

这三点大多数养鸡人都知道,但是却很难做到精准管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殖中的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