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在养殖过程中该如何使用
对于噬菌体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随着无抗模式的逐渐普及,噬菌体这个早已在人们的视线中出现过的东西又被人们重新提了起来,对于有些人来说它是陌生的,但是它并不是最近才被人们发现的,早在1915年就被人们所发现。但是后来随着抗生素的出现,噬菌体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医学上来,尤其是我们的养殖上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给环境,人们的身体健康等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噬菌体又被人们所提起,并且逐渐的应用到养殖生产过程中。
噬菌体可以选择性的杀灭特定的宿主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噬菌体发现宿主菌后,通过吸附侵染、自我复制、宿主裂解、再次侵染宿主的过程,实现连续化、精准清楚病原菌。这就是噬菌体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
它对环境友好,无药残,起效迅速,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所以逐渐被应用到养殖过程中。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已成为危害养殖业的一类主要疾病。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性问题越来越明显,有时候到了后期,几乎是无药可用,再加上无药残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养殖户无计可施,甚是头疼。随着噬菌体的再次出现和应用,可以说给养殖户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怎样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更大作用呢?可以说很多人还不太了解。笔者根据多次的临床实验和应用,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 在疾病易发阶段使用,能有效预防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发病,拿肉鸡来说,一批鸡使用两到三次就可以。
2、 发生顽固性大肠杆菌疾病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的效果很差,有时候连用几个疗程也不见效果,不但浪费药物,还给机体带来伤害,导致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而使用噬菌体,就避免了这种危害,对机体无任何副作用,连用2—3天,能很快控制病情。
3、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使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不敢使用,有时候不用药还好点,一用就会出现死鸡,而使用噬菌体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因为噬菌体对肝肾无任何伤害作用。
4、 发生严重的气囊炎时使用。咱们都知道气囊炎这个病和大肠杆菌有密切的关系,有时候使用气囊炎药时效果并不好,不是药不好,而是忽略了大肠杆菌这个因素,由于大肠杆菌的耐药原因,导致气囊炎不好治,如果配合噬菌体使用,就能很快治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 配合单方制剂使用。由于单方制剂的普遍推广,临床上单方药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从效果这个层面来说,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细菌的特殊性,效果可能不理想,如果配合噬菌体使用,就会解决效果不好的这个难题,甚至会起到比复方制剂还要好的效果。
6、 出现免疫抑制病时使用。由于免疫抑制病的存在,机体自身抗病力会很差,抗生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使用噬菌体同样会有效果,由于噬菌体的作用原理的特殊性,不会受到免疫抑制的影响,效果依然很好。
由于噬菌体的针对性或者特异性比较强,地域差异性比较大,在初次使用噬菌体时,最好先做个配型,配上型后效果会更好。
听说过,现在可能还没有正规产品
最后讲到配型问题 临床上怎么能够精确配型呢?尤其像大肠杆菌这样血清型比较多的?
执着牧人 发表于 2019-4-12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后讲到配型问题 临床上怎么能够精确配型呢?尤其像大肠杆菌这样血清型比较多的?
从当地采病料,分离大肠杆菌,再和公司噬菌体库里的噬菌体做配型实验。如果配不上型,就从当地提取噬菌体,这样针对性会更好。
执着牧人 发表于 2019-4-12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后讲到配型问题 临床上怎么能够精确配型呢?尤其像大肠杆菌这样血清型比较多的?
现在配型其实采集样本以后,做裂解图谱。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的资料,噬菌体人们了解的还不多,你的资料对我很有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