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过后,品牌土鸡蛋企业纷纷去“土”
央视“315”对蛋价走势影响有限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天央视“315”对蛋鸡产业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曝光。但洋鸡蛋(笼养蛋鸡所产的鸡蛋统称洋鸡蛋,包括粉蛋、红蛋)占据市场供应量的99%,其主导地位无法撼动,鸡蛋更是老百姓家庭必备,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个人认为,该事件对将造将短期蛋价小幅波动,但对价格的长远走势影响非常有限, 蛋价始终由市场供需决定。
短期看,局部粉蛋走货确实受限,造成市场供应短缺,将推动红蛋价格小幅反弹。开年以来,蛋品市场就出现结构性矛盾,粉蛋供应量大于红蛋,呈现“红强粉弱”的特征,该事件将进一步拉大红蛋和粉蛋的价差。
尤其之前打着“土鸡蛋”幌子销售的大批红心蛋将面临改换包装的尴尬,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但鸡蛋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供货受阻,就会触发价格反弹。这两天馆陶粉蛋走货受影响,而辛集粉蛋价马上反弹,就是证明。但央视只是对投机取巧的营销方式提出了质疑,并没有否定洋鸡蛋的质量。鉴于央视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地方工商质监部门必然闻风而动,某些企业的营销方式将受打击,而鸡蛋的供应量不会因此减少。
几天后,经过改换包装,去除“土鸡蛋”标识后,被动积累的粉蛋将再次集中上市,尤其是终端市场大批精装“土鸡蛋”,下架后难道就销毁了吗?过几天很可能低价抛售,对市场形成冲击,对蛋价造成压力。
此次315对行业未来走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近20年来,普通洋鸡蛋价格一直在2.5-5元间徘徊,同期房子、人工、运输、医疗、教育、乃至普通消费品价格涨了无数倍,而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99%鸡蛋供应的蛋鸡养殖户(和企业)只能赚着稀饭钱,操着白粉心,利润逐年贬值、缩水。
洋鸡蛋(笼养蛋鸡所产的鸡蛋统称洋鸡蛋,包括粉蛋、红蛋)价格为何不能上升一个台阶了?因为高价蛋始终被所谓“土鸡蛋”牢牢占据,多年来消费者一直被“洋鸡蛋没营养,土鸡蛋高大上”的宣传所误导。
而实际上,真正的散养模式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不具大批上市的条件,不可能对蛋品市场形成冲击。为了避免争议,本文不讨论洋鸡蛋和土鸡蛋孰优孰劣,但土鸡蛋供应量非常有限是不争事实,正宗土鸡蛋只存在于农户家里,数量极少。没人给土鸡蛋“供货”,市场就不会再有“土鸡蛋”。
而这些年,“土鸡蛋”非但没有减少,各种名头响亮的“土鸡蛋”越来越多,柴鸡蛋、笨鸡蛋、宝宝蛋、月子鸡、富硒蛋、药膳鸡、贡品蛋.....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搞得消费者雾里看花,找不到北,搞得诚实经营蛋鸡养户和企业寒了心,苦苦挣扎。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土鸡蛋”
整个行业都知道,这些高大上的“土鸡蛋”,都是洋鸡蛋中的粉蛋,只不过取个响亮的名字,换个漂亮的包装而已,而土鸡蛋所谓的种种优势:营养丰富、生态、安全等等,也是蛋鸡产业内部的人利用消费者缺乏科普,长期误导所致。
这种忽悠消费者的营销方式,短期确实让某些企业和商家赚取了暴利,但长期误导已经使消费者形成了,土鸡蛋就是高品质蛋,洋鸡蛋就是“贱货”印象,严重伤害了广大养殖户的利益,使得产业发展陷入死胡同。
蛋先生观点要提高养殖行业整体利润,使蛋鸡产业走向健康发展,就必须坚决抵制投机取巧的营销方式,要大力宣传:集中笼养是科学、安全的养殖方式;要理直气壮的告诉消费者:洋鸡蛋是全世界人民都认同的高品质蛋!
提醒一些长期投机取巧的企业和商家:钻法律空子没用,你们确实没有违法,因为国家并无“散养”和“土鸡蛋”的认证标准,斑蝥黄也确实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但这种忽悠的营销方式已经伤了消费者的心,触及社会道德底线,市场的口碑和认同感不是法律能够保护的。
洋鸡蛋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不论工业品、农产品,但凡有个“洋”字,就高大上,价格数倍于本土产品,比如,进口水果、大米比本土农产品贵得多,进口车价格数倍于国产车,连合资车都比国产车吃香。这不是什么崇洋媚外,中国很多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核心技术、生产工艺、营销模式等都落后于国外。但很奇怪,多年来“土鸡蛋”价格却一直死死压制着“洋鸡蛋”。纵观全世界,集中笼养都是主流养殖方式,不论美、欧、日、韩均采用这种方式,西方从没“土洋”之争,更无“散养”比“笼养”好之说。近年来,西方养殖业在动物保护组织的压力下,提倡“福利鸡”,给鸡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好的福利,这是事实。但在中国,连人的福利都还没充分解决,谈何鸡的福利,试问几个消费者愿意为鸡的福利买单?
而此次央视315,只针对挂羊头卖狗肉的营销方式提出质疑,自始至终都没否定洋鸡蛋的质量,更专门强调了添加斑蝥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而某些企业和圈内自媒体却不知反省,强词夺理,揪着斑蝥黄不放。实际上,去年的央视315还专门给消费者做了科普,肯定了洋鸡蛋营养价值和土鸡蛋并无差别,甚至营养更均衡。
所谓洋鸡蛋,其种鸡来自国外,包括国产种鸡,其基因也来自国外,因此叫“洋”鸡蛋。这些品种是国外科学家经过上百年的杂交培育而成,产蛋性能高,营养丰富,西方老百姓都吃这种蛋,也只有这种集中养殖的方式才能做到严格免疫,保证食品安全。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高产数倍,就在于“择优选种,杂交培育”。如果没有这些高产、高质的品种,就靠散养土鸡,中国的禽蛋供应量和质量水平还将停留在解放前。
集中笼养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安全养殖方式
蛋鸡一年产300个蛋,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结晶,凝结了几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却被无良商家诋毁为吃“激素”的结果。有些商家甚至打出了“中国人,吃中国鸡、中国蛋”这种极具煽动性的广告,笔者甚为反感!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价廉物美的商品不分国籍,都值得推广,这与爱国无关!
在日本,蛋鸡养殖企业也在饲料中添加食用色素,但明确告知消费者,添加色素是为了改善鸡蛋的色泽,就如同我们炒菜要放酱油一样。而我们某些企业,添加了色素之后非但没有明确标识,却打着“土鸡蛋”幌子销售,忽悠消费者。
鸡蛋命名亟待规范!
在鸡蛋领域,各种命名极不规范,连行内都存在不统一。土鸡蛋、洋鸡蛋、草鸡蛋、笨鸡蛋、柴鸡蛋.....眼花缭乱,既不科学,也容易误导消费者。比如,在中国某些产区,洋鸡蛋特指红壳蛋,而在广东市场,多年来一直把粉蛋统称为“土蛋”。严格的说,一切种鸡来自国外或基因来自国外的,按照集中笼养方式饲养,采用同样饲料配方的,都应归类为“洋鸡蛋”。名不正,则言不顺!个人观点:鸡蛋领域命名混乱,极易误导消费者,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亟待规范!不能用“土鸡蛋”和“洋鸡蛋”来笼统的区分鸡蛋,更不能用所谓“散养鸡”或“笼养鸡”来区分。什么是散养?多大密度算散养?国家没有行业标准,也无法制定此类标准,真正商品化的散养鸡,大部分也是半笼半散,也是密集养殖,饲料配方并无区别。
国外鸡蛋包装没有国内鲜艳,但都有严格的标注
蛋先生建议:借鉴国外经验,以鸡的种源命名,比如:罗曼粉蛋、海兰褐蛋、京粉蛋、文昌鸡(海南地方品种)、峨眉黑鸡(四川地方品种)等,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但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是否添加色素,以及色素的成分。
作者:蛋先生姚伟 原标题《央视315,对蛋价影响有限,但对产业未来走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谢谢分享
很多东西有失偏颇,毕竟术有专攻,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情都那么清楚,即使是中央电视台。 冒充土鸡蛋虽有些不厚道,但是也确实满足了很多人的心理 集约化养殖是大势,小众散养也同样存在,只是有些国人脑筋太灵活,底线太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