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肉鸡什么样的用药程序好
肉鸡什么样的用药程序好2005年12月22日
由于各地的疾病发生情况不同,所以各地的用药程序也不尽相同,但是预防用药的操作是非常正确的,现总结如下的方案供大家参考。①雏鸡进来后,连用三天药;②每周用药2天,一般在免疫后的第二天进行,这样可以达到有效的防病目的,育成率很高;③药物选择。针对慢性呼吸道病可选择的药物:强力霉素、替米考星、环丙沙星、硫氰酸红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病的选药顺序为: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④后期可以使用黄霉素等促进饲料的转化率和防治疾病的发生;⑤在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交替使用,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用法要按照使用说明,重症的可适当增大用量,建议用药时在有经验的兽医指导下进行。
常见用药误区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一、用药常见的误区
1.不注意预防用药。鸡群平安就不用药,忽视了“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病难以治愈。
2.滥用药物。有病没病先用一些药物,起不到防病作用,造成抗药性的产生(特别是抗生素)。
3.用药不及时。发病后等待观望,能拖就拖,想不治而愈,耽误了治疗时机。
4.有病乱求医。同时到几处诊断,或今天到这家,明天去那家,造成无所适从,胡乱用药。
5.重复用药。相同成分、相同性质或相同功用的药物重复使用,浪费投资同时使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使鸡群发生中毒。
6.单一用药。不注意联合用药或药物的配伍,只用一种药物,使并发症难以治愈。
7.自作主张。凭经验自己拿药,用药错误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应仔细诊断病情后再对症下药。
8.随意停药。病情一有好转即停药,造成治疗不彻底引起复发或二重感染,更难治愈。
9.中途换药。药物达到一定量,有效成份在血液或机体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方显效果,且需一定的时间,因心急而中途换药从而造成疾病的难以控制。
10.盲目加量或随意配伍(导致中毒、减效)。
11.集中用药的误解(全天用药一次是全天的用量而不是一顿的用量)。
12.心存侥幸,先轻后重(应先重后轻,如磺胺类药物)。
13.图省事,用药方法失误:①注射的药物饮水用,造成吸收效果不好,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②不溶于水的药物饮水,如痢特灵;③拌料时搅拌不匀,如原粉类。
二、正确的用药方法
1.对因。即针对病根,如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以治疗新城疫为主。
2.对症。即缓解外表症状,如缓解呼吸道、拉稀、高烧等症状。
3.对时。即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4.对史。即了解用药史,以便确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5.对量。用量一定要准,剂量过小效果不好,量过大不但增加费用还可造成中毒。
6.对法。不同给药途径,效果不一样。①一般来说,对于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好于拌料给药。②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呼吸道病饮水用药好。
7.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如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药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物。
8.用药时一定要够疗程,不能随意更换。
9.集中用药,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的几天用维持量。
10.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做到心中有数(是否有毒,是否影响机体的免疫力,是否影响产蛋,是否伤害肾脏等)。
11.注射用药时应注意:①病情严重时注射因应激可能出现的大量死亡。②不能连续注射(特别是肉鸡)。③做好注射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横向感染。
好。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