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者二》这两年我犯的错和挨得揍
《驭风者二》后改造三层简易笼养生产实践分享一:这两年犯的错和挨得揍从前年这个时候开始启动笼养改造至今,已经出栏了11批,期间出现过很多疏漏,交过很多学费,当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是时候做个总结了。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揭伤疤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尤其是那些说出来会让人会心一笑自己心里却疼痛难耐的低级失误。有人说过,疼痛是最好的老师,听一万句道理不如自己摔一跤,弯路走直了就是捷径。
20170109批,一栋和二栋改造完养的第一批。
3日龄,6个笼子里的鸡出现不同数量的鸡只脱水死亡,累计死亡137只,因为乳头不出水未及时发现。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笼养从一端供水和网养从中间往两端供水的差异之处,也是第一次知道气阻这个物理常识对笼养水线和水暖炉管道内水流动的影响。
10日龄,二号舍锅炉内有空气导致循环泵因为气阻不过水,我用常规办法(加水排气)“暂时解决”了。11日龄晚上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依然按老办法(事实上是一直都错误的)加水排气并且换了新循环泵,反复折腾了整整一夜都没处理好,直到第二天设备厂家维修人员到场简单处理后才弄利索。
这期间我犯了很严重的低级失误,一是情绪焦躁,越着急越不冷静,思维就越容易钻牛角尖,那会心态问题很严重,就差把设备供应商生吞活剥了(怀疑设计有缺陷)。二是违反了很多常识,仅仅只是气阻的问题,耐心缓加水慢排气就会很快恢复正常,我却因为焦急自己给自己人为制造了很多麻烦。
不过这次锅炉“故障”让我歪打正着地发现笼养通风可以不按常规理论玩,尤其是最小通风的执行底线。这个以后讲低温季节通风的时候再说,今天的主题是揭伤疤。
这批鸡因为没及时意识到热胀冷缩和立体空间的温度差异,上层笼的水线没一星期就高低不平了。第一次用通风管和玩侧窗的思维一样揪着负压不放,结果是把自己累得够呛不说还多烧了很多煤。学人家控料,到最后一周冲刺才发现大嗉囊是件能把人烦死的事,也是领教了传说中病因复杂的吐水现象。
这批养得很失败,出栏结果都不如那六栋网养,我也一度怀疑过是否要继续改造。其中很多常识性错误因为思维僵化后来反复出现过多次。人一旦把自己的思维锁死,只有被揍到遍体鳞伤才会醒悟。
第35批20170306批一二舍笼养第二批接鸡,笼顶密封布有积水没清理,把鸡盒子放笼顶后吃午饭回来分笼,淹死接近1000只。。。。。。写到这很有必要在这里插上几个重要的常识性细节给大家,这些都是我交了学费并把自己差点气哭才意识到的。
一. 热胀冷缩
这是低温季节很普遍也很让我们头疼的事,尤其对笼养而言。笼养的长水线和传送带是最害怕热胀冷缩的,空栏期的低温和育雏期的高温对水线和皮带(尤其是上层水线)的影响很大,稍不注意不是损伤皮带就是把水线给搞成波浪式的高低不平。这个常规现象估计刚接触笼养的战友都深有体会。
皮带(尤其是PP带)出栏后在舍温下降之前松一松很有必要,这个活不能因为卖鸡累拖延,不然会被折腾的苦不堪言。
水线特别是上层水线只要开始提温就得始终有水,不然也很要命。
上鸡前提温不能急,宜早提缓升,用三四天时间排除故障的同时慢慢一度一度把温度提上来,谁急谁吃亏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炉子牛逼,只用一天时间就迅速把温度提到28℃以上。
对所有设备而言,热胀冷缩现象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并足够细心应对,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给自己制造很多累死人的麻烦。
二.气阻
这个对水暖炉和水线而言也是很常见且很烦人的现象,尤其是急性子,不注意气阻和虹吸会被搞得苦不堪言。对水暖炉解决气阻需要耐心和足够的细心,补水不及时(只要缺水就必然存在隐患,小则个别暖气片不热风机吹凉风,大则循环泵不过水全舍所有暖风机同时吹凉风。),排气不彻底(日积月累可能会让炉子直接罢工,循环泵不过水,炉内水过热沸腾)。水暖炉原则上要勤补水(缓补不能急)缓排气,上鸡之前要加满清洁纯净的凉水(水热起来再排气只会越排气越多)后再点火提温。
对水线而言,只要有气,轻则个别笼子的鸡没水喝,重则全棚没水喝。这个需要时刻关注笼内的每一个乳头和接水杯,只要断过水就要格外注意。一般原则是勤冲水线尽量少控水,尤其是接近一百米的长水线,一旦有气阻发现不及时就得交学费。
三.虹吸
这个也是很普遍的常识性物理现象,虽不多见,但是不注意就会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我领教过多次虹吸的厉害之处,上鸡前或傍晚扒炉补温,总会着急提温,往炉内加水加的比较急,结果形成了虹吸现象。水没加到炉子里反而把炉内的水从补水箱下端的铁管给放走了,加的越急放出的越多。
我的纯净水制水设备的预处理罐有一次也因为虹吸现象差点被吸扁报废。
四.生物膜生物膜是水线中最要命的玩意,笼养水线内的水相对静止时间长,流动的慢,生物膜相交平养而言不是一般的严重,水线越长越要命。这个估计刚接触笼养的战友都深有体会,懵逼的时候经常有。
五. 生理性腹泻这个是笼养的常见问题,一开始我没弄明白,浪费了很多药钱,傻了吧唧地用抗生素反复治疗,结果是钱花了鸡不爽不说还拉稀拉得我差点怀疑人生.其实,我们日常生产中的很多事都是简单的常识和细节认知不足造成的。不重视常识和细节,哪怕你理论水平再高,也会自己把自己绊倒。我们干的活不需要太多高深复杂的理论,需要的是时时刻刻把常识和细节做到位。虽然一开始我把自己搞得比较狼狈,不过随着后来错误的纠正和细节的不断完善,我玩笼养也玩上瘾了,今年过年后的三批鸡也和开了挂似的一批比一批养得轻松了,也成功实现了“3775”这样可以嘚瑟地装逼的事。——————————————
《驭风者》序言http://bbs.jbzyw.com/thread-504283-1-1.html
《驭风者一》:敬畏 尊重 理解并全力呵护我们脆弱而又可爱的鸡宝宝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299-1-1.html
《驭风者二》这两年我犯的错和挨得揍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328-1-1.html
《驭风者三》:我的秋冬季节环控思路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358-1-1.html
《驭风者四》:再次从实战角度重新认识作为环控设备的湿帘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451-1-1.html
《驭风者五》从实战角度重新认识即将杀回来的“炎堵毒”http://bbs.jbzyw.com/thread-504511-1-1.html
《驭风者六》这个刻骨铭心的夏天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512-1-1.html
《驭风者七》:通风这个手艺活 http://bbs.jbzyw.com/thread-504516-1-1.html
谢谢分享,继续支持
这些问题应该很多养殖者都遇到过,王老师通过自己的教训告诉大家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写的很好,辛苦了 很好,读者读来好像很轻松,其实经验知识的积累都不容易,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其中的价值需要用心去体会 纯干货,终于理解透了气阻。精华之作。 张智慧 发表于 2018-9-8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好,读者读来好像很轻松,其实经验知识的积累都不容易,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其中的价值需要用心去体会
这都是俺花钱买的教训啊!这个时间急了点,加上虚荣心作祟,有些内容没写进去。
请教一下志刚版主,如何预防笼养的大嗉囊?
知无不言 发表于 2018-9-8 2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一下志刚版主,如何预防笼养的大嗉囊?
以后会补充的,这个三言两语真说不明白。
干货分享。谢谢楼主!~ 很多人遇到的问题,谢谢志刚老师直言
这帖子会让我少弯路,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经常犯的错误,都遇到过。最喜欢揭伤疤,无名快感。https://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有创新,有激情,有睿智!
志刚老师。3775 是什么意思、
一心向北走 发表于 2018-9-9 0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志刚老师。3775 是什么意思、
37天吃7斤料长5斤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