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对肉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近期参观安徽省某知名养殖企业,养殖品种为黄鸡和肉杂鸡。黄羽肉鸡和肉杂鸡养殖硬件设施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有些养殖农场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变地面平养为立体笼养。与山西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时间段为梅雨季节,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当地气候处在高温高湿状态,刚经历梅雨季节,在交流中了解,黄羽肉鸡和肉杂鸡现阶段养殖中,主要面临鸡采食量偏低和体重不达标,肌胃炎和生理性腹泻等问题。重点探讨高温高湿的环境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及如何应对。一、高湿高温对生产性能影响高温高湿降低机体对饲料的消化率,进而出现饲料便。为了更好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先了解一下,鸡热量主要来源分别是:辐射热量,饲料中的能量,散热方式主要是对流、辐射、排泄是鸡热量代谢的主要途径,鸡的饮水和吃料的比例一般为1.8:1,高温环境下比例超过会2.2:1。鸡通过大量饮水,把体内热量代谢出体外。大量饮水,导致体内酶的浓度降低,肠道内环境随之改变。由于酶的含量和活性降低,致使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促使鸡的采食量下降,导致整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都下降,最终体重不达标。应对措施:[*]增加通风量,增加风速,降低湿度,加快对流和快热辐射传导速度,达到降温目的。湿度以60%为基础,湿度增加10%体感温度增加1℃,风速增加0.2m/s,体感温度降低1℃。用纵向通风,风速可有效带走热量,打开所有风机,不要留备用风机(要有备用电机),加大风速可以有效降低体感温度。
2.合理使用湿帘,避免出现湿帘洒水不均。(水帘)降温主要利用水蒸发过程中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的物理学原理,水蒸发吸热是自然界的一种很普遍的物理现象,用湿帘降温同样运用了这一原理,湿帘式降温系统与负压风机的综合运用正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而使空气冷却的热学原理,水蒸发吸热原理有三大要素: a. 水与空气接触之表面积:在水泵与重力作用下,水从上往下流, 在湿帘波纹状的纤维表面形成总面积相当于水帘外观面积几倍以上的褶皱型水膜,所以水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b. 空气的流通速度:过帘风速要在1.8m/s以上,由于有负压风机排风所造成的气压差,所以室外的空气会快速迂回地穿过湿帘,并与湿帘水膜相撞,以便于空气中的热量被广面积的水膜迅速吸收。c. 水本身的温度: 水温升高,蒸发也就加剧,蒸发加剧,水所带走的热量就增多。即:降温效果也就越明显。掌握湿帘使用时机,当全部风机打开,实际体感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选择使用湿帘降温,水帘有表面晒干过程,避免长流水,最大程度发挥湿帘降温效果。3.应对极端高温高湿环境,11:00-16:00期间禁止采食,给予充足的饮水,笼养模式在此期间可以熄灯来减少鸡群活动,每隔2小时开灯30分钟,让鸡群饮水。傍晚风机不能减早,夜间通风走上限,给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促进采食和增重。二、高温、高湿对肌胃炎发病率的影响近段时间,雏鸡肌胃炎发病率高,雏鸡1日龄剖解就可见,对于造成肌胃炎症状的原因,普遍认为是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或疾病原因导致。在雏鸡1日龄未采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排除饲料原因。在这个季节,孵化场一般采用风机配合水帘降温的方式降温,由此会增加孵化场地湿度,随着温度提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会增加,这样就会加大孵化器内的湿度,鸡苗在整个孵化过程和出雏阶段都处在高温高湿环境,这样环境导致肌胃炎发病率升高,肉鸡1日龄临床表现出肌胃炎症状。应对措施:1.从解决孵化场室内湿度过高问题着手,当外界湿度特别大时,通过改变孵化场室内降温方式,来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孵化场室内采用安装中央空调的方式降温,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空气中湿度过高问题。2.鸡苗来到养殖场后,当湿度达到60%以上时,每增加10%的湿度,育雏温降低1℃,每周降低2℃,湿度保持55%为宜,一周内通过换气降低舍内湿度,同时饮水中添加植物提取物---金解康口服液,加强机体代谢毒素。因卵黄持续释放时间在7天以上,所以1-12日龄,连续低剂量添加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对肌胃造成的损伤。总之,养殖需要以鸡为本,尽可能提共舒适适宜的环境,两害相权取其轻,所有措施需要因地制宜,设置适宜当地的环控参数,借助科学仪器设备,随时掌握农场动态,数字化养殖。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读帖受益 李建海 发表于 2018-8-18 14:41
感谢分享!
:) 昨日重现 发表于 2018-8-18 16:16
谢谢分享,读帖受益
感谢老师的认可。 谢谢分享!很有参考价值。
很有参考价值,谢谢分享管理经验 已经晚啦高温鸡吃料少没有蛋下(猪牛羊全来病 那个病呗 也许高温)菜不开花没有果实)东北 缺菜 缺粮 缺蛋 别忘啦东北是粮仓 :@:@:@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