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3:20

饲料营养成分

脂肪与家禽营养



脂肪主要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真脂肪由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真脂肪可供给热能,其中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油酸(18碳二烯酸)、次亚麻油酸(18碳三烯酸)及花生油酸(20碳四烯酸)是动物营养中必需的脂肪酸,所以又被称为必需的脂肪酸。类脂中的磷脂和固醇是动物细胞中的要素,与糖及蛋白质组成原生质,糖脂在脑及神经组织中最多,由此可见脂肪在家禽营养中的重要性。
    脂肪在家禽营养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禽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禽体的各器官和组织,如神经、血液、肌肉、骨骼、皮肤等含有脂肪,主要为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生长新组织和修补组织必须由饲料中摄取脂肪或形成体脂肪的其它原料(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满足禽体的需要。

    二、热能来源的重要原料
    饲料脂肪被消化吸收后,经氧化释放热量,供禽体需要,多余时也可转化为体脂肪贮存起来。脂肪含热能最高,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的热能为同一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25倍。
    三、供给必需的脂肪酸
    脂肪酸中有三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须由饲料中供给。试验证明,日粮中缺乏这三种脂肪酸,就会阻碍雏鸡的生长,甚至会引起死亡。
但在一般饲料、饲草的脂肪中,广泛含有这些必需脂肪酸,所以在实际饲养上不致缺乏。
    四、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必须以脂肪作为溶剂,并靠脂肪在体内输送。日粮中脂肪缺乏时,会影响到这类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特别是对胡萝卜素的吸收不利。例如:母鸡日粮中含脂肪4%时,能吸收60%的胡萝卜素,当含脂肪量降为0.07%时,只能吸收20%胡萝卜素。
五、保证最佳生产力的发挥
在蛋黄中有一定数量的脂肪,因此为了满足产蛋家禽的生产需要,除在日粮中供应形成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外,还需要供应适当数量的真脂肪。试验表明,在日粮中加入适量的脂肪,有显著提高家禽生产力的效果。如用量不当,将导致脂肪肝综合症。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3:55

维生素与家禽营养


维生素是家禽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虽然不提供能量,一般也不是动物体组织的构成成分,但大多是体内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起着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的多方面作用。很多维生素间还具有相互联系的协同作用。
    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不大,但作用却极为显著。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家禽能采食到大量的青绿饲料,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采食不到青饲料,一般饲料又经过加工、贮存,维生素损失很大。所以常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必须向日粮中添加各种维生素。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严重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出现典型缺乏症是少见的,但往往遇到的是维生素不足而出现的“症侯群”。例如:皮肤变粗,生长缓慢,生产水平下降,抗病能力弱等。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是一个近似值,一些因素的影响,会使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例如:抗维生素或维生素拮抗的物质存在:在产鸡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可与生物素结合,使其不能被吸收;降低了机体对生物素的利用率;抗球虫剂氨丙啉与维生素B1拮抗等。某些营养成分含量的升高会加大维生素的需要量。例如:蛋白质供给量高时,用于蛋白质代谢的酶的量也就大,故酶中所含维生素B6的量也应增加。使用药物添加剂,特别是抑菌促生长剂或抗生素,它们对肠道细菌的干扰减少了维生素的合成,因而维生素添加量也要求多些。集约化饲养时,家禽只能在舍内活动,见不到阳光,因缺乏紫外线照射,皮肤中的固醇不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3,家禽会出现骨软、蛋壳变薄等症状。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性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我们按传统分类法,将维生素分成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来介绍。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和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们在天然饲料中也是存在于含有脂类的饲料中,且与日粮中脂肪一同被动物吸收。
任何增加脂肪吸收的条件都会增加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动物体内贮存脂肪的地方都贮存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多,贮存的就多。它们可以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但排出的较慢。过多的脂溶性维生素贮存会使动物中毒。因而,在一些国家的饲料法规中,限定脂溶性维生素的添加量。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E、K、和D。

(一)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为一种环状不饱和的一元醇。纯维生素A为淡黄色结晶体,缺氧时对高温稳定,加热至120~130℃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有氧时能迅速氧化分解,紫外线照射亦可使其破坏。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效,前者主要存在于植物体中,也有少部分在动植物中出现;而后者多存在于动物体中。饲料中的胡萝卜素进入禽体后,由肠壁粘膜的乳糜管吸收,经门静脉至肝中,受胡萝卜素酶的作用转变为维生素A,然后参与体内各种机体功能活动或贮存备用,故胡萝卜素又称维生素A元。
胡萝卜素虽然有多种,但能转变为维生素A的仅有四种: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素及OH?-β-胡萝卜素,它们都可视为维生素A的前身。一个分子的α、β和OH-β-胡萝卜素,可转变成一分子的维生素A,但一个β-胡萝卜则能变成二个分子的维生素A。如下式:

C40H56+2H20胡萝卜素酶2C20H30O
β-胡萝素
维生素A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营养功能主要是:
第一,能保障呼吸道、生殖道、肾小管、眼结膜以及皮肤的健康而行使正常的机能。如果缺乏,这些器官上皮组织角质化而萎缩,发生消化不良、腹泻、下痢、气管炎、眼结膜及角膜发炎;肾小管上皮角质化后,排尿发生障碍,易发生结石;皮肤表面干燥,多鳞状皮屑。特别是呼吸系统受害最为敏感。
    第二,防止夜盲症。因维生素A是视网膜外层的视紫质的一种成分,如果维生素A缺乏,则视紫质减少,在弱光下便失去视力,即在晚间看不清东西,这就是夜盲症。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的早期症状。

    第三,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缺乏维生素A时,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调节失常,行走艰难,最后发生痉挛麻痹。
当饲料中供给量比肝脏中贮存能力大4倍时,家禽会出现维生素A的中毒症状。这些症状有些与维生素A的缺乏症状相似,例如:嗜眠、脱毛、干燥鳞片状皮肤等。还会降低体重,采食量减少,骨强度显著降低,骨畸形,甚至死亡。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来源:维生素A在鱼肝油、全奶、蛋黄等动物性饲料中含量特别丰富。而胡萝卜素与植物的种类、生长期及收获期有关。胡萝素与叶绿素同时存在,一般植物幼嫩茎叶愈绿,胡萝卜素含量愈丰富。豆科植物的含量通常高于禾本科。多汁饲料中,以红色胡萝卜含量最多。秸杆、禾谷子实(黄色玉米除外)及其副产品含量极微或完全缺乏。优良的青干草能保存较多的胡萝卜素,但在晒制过程中,胡萝卜素由于太阳光的辐射作用以及在植物中酶类影响下,发生氧化作用,造成胡萝卜素损失较大。因此国外目前已广泛采用人工快速干燥法,将豆科牧草制成干草粉作为维生素的补充饲料。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2是由存在植物及醇母中的D2元(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维生素D3是动物皮肤中的D3元(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的产物。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钙、磷的代谢,提高钙,磷的利用率。维生素D还有利于骨骼的钙化。
缺乏维生素D,能使钙、磷代谢失调,幼畜患佝偻病,成年家畜发生溶骨症。患佝偻病的幼畜生长停滞,骨骼变软、畸形、背部和腿弯曲、僵硬,行走不灵活。鸡缺乏维生素D时,喙变软,胸骨弯曲,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软、薄,孵化率降低。

上述症状在家禽日粮中缺少钙、磷时也会产生。但在缺乏维生素D时,即使有足够的钙和磷也不能吸收。若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则病情更严重。
维生素D的需要随着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猪与鸡相比,鸡需要量大;生长期比成年期需要量大。在饲养实践中,维生素D的需要和有害量的距离很大,因此,很少发生维生素D过剩。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分α、β、γ三种,其中α-生育酚活性最高。维生素E不能在家禽体内合成,但能在体内大量贮存,遍布于各种器官和组织中。维生素E对酸和热相当稳定。缺乏时可耐热至200℃,但在光线下易氧化。

    维生素E由小肠吸收。其中20%~30%进入淋巴,其余进入血液。维生素E供给过多时,会从粪中排出。因而,它的毒性比维生素A和D还要低。
维生素E的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它具有防止脂类氧化和延长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功能。因而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完整,有防老化作用。也防止维生素A和D及含硫酶的氧化。硒在细胞质中,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作用,破坏过氧化物。而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类的氧化,因而它有代替硒的作用。在饲料中硒含量增加,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就会减少。
    雏鸡缺乏维生素E时,可发生营养性脑软化症,其特征为运动失调,伏地不起,大脑受损害。雏鸡患有渗出性素质症时,皮肤成草莓色,尤其在翅膀下面;在心包腔内经常发生渗出物,且易凝固。种鸡缺乏时,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低(孵至四天左右胚胎死亡)。成鸡还易发生肌肉萎缩。动物性饲料中含维生素E很少,而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均含有。在谷实类的胚中含量最丰富,青绿饲料和优良干草都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所以,在饲养实践中一般不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又称止血维生素。已知自然界中天然化合物两种:即维生素K1和K2。存在于苜蓿等青绿饲料中的是维生素K1,自腐败血粉中提得的维生素K2是细菌的代谢产物。维生素K1和K2,都是脂溶性化合物,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K4效力均强于K1。维生素K3的效力是K1的两倍。常温时维生素K稳定,日光下暴露易破坏。
    维生素K主要作用是催化肝脏中对凝血酶原及凝血活素的合成。通过凝血活素的作用,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能将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元转变为不溶性血纤维蛋白而使血凝固。维生素K缺乏时,由于限制了凝血酶元的合成,而使血凝时间延长。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添加剂的日粮时,容易发生维生素K的缺乏症。主要表现为对刺激敏感,贫血及衰弱等症状。禽类的肠道短,菌类不多,不能合成维生素K,因而易发生缺乏症。

    雏鸡缺乏维生素K时,鸡体会出现紫色斑,种鸡缺乏时,则种蛋孵化过程中胚胎的死亡率高,孵化率降低。
    维生素K在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鱼粉也是维生素K的良好来源。
    二、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不易溶于脂肪,都能很好地溶于水,它们可以很快地随着水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主要是随尿排出,也有少量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大量在体内贮存,每天动物排出的水会携带其离开机体,从而减少了对机体的供应,所以每天都应从饲料中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当供应不足时,机体就要在必不可少的代谢反应中,动用体内的B族维生素。因水溶性维生素的排出很快,故过量也不易发生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中,含有碳、氢、氧和氮,有的还含有矿物质。例如:维生素B1和B2均含有硫;维生素B12含有钴和磷。除维生素已外,其它水溶性维生素均属维生素B族,它们不可在家禽消化道内由微生物合成。
    (一)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族是很重要的一组水溶性维生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作为酶类的辅酶或辅基而存在,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
1.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1在家禽体内经磷酸化作用,可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素,是一种催化酮酸脱羧所必需的辅酶。如果维生素B1缺乏,丙酮酸就不能脱羧氧化,从而积存在体组织和血液中,对神经系统和物质代谢起有害作用。由于碳水化合物的中间代谢的积累,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鸡缺乏维生素B1时,食欲减退、生长停滞、下痢、运动不灵活、羽毛逆立、麻痹、痉变等;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雏鸡缺乏时,经9~12天,即可出现缺乏症状,发生多发性皮炎,严重时出现头向后仰的神经症状。
硫胺素易溶于水,在弱酸性溶液中相当稳定,但在碱性及中性溶液中易分解。高温不稳定,所以加热蒸煮饲料时,对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禾谷类及其副产品含有丰富的硫胺素,酵母为硫胺素的最好来源,但发霉的饲料,因霉菌污染会破坏硫胺素。淡水鱼中含有硫胺素酶,会抑制硫胺素的活性。在添加了抗球虫药的饲料中,过多的维生素B1会妨碍抗球虫效果。

2.维生素B2(核黄素)
核黄素同蛋白质结合的磷酸化合物是黄色呼吸酶的辅基,调节家禽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禽体容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症。雏鸡缺乏时,生长缓慢、下痢、脚瘫痪、营养性麻痹、趾向内弯曲是本病的特征。由于视网膜中核黄素不足,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产蛋鸡缺乏维生素B2两周后,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孵化到两周时鸡胚死亡,而在孵化11天时,死亡率最高。
核黄素微溶于水,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很耐热,但易受碱和紫外线破坏。
核黄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一般动物性饲料中含量较高,尤以肝、肾、心中含量为最多;乳类和蛋类含量也不少;植物性饲料中以豆类含量较多;谷类和一般蔬菜中较少。

3.维生素B3(泛酸)
    维生素B3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B3缺乏时,雏鸡的生长受阻,发生皮炎,眼脸不能开张,流出粘性分泌物。嘴角、肛门周围和脚上生痂皮,种鸡所产的种蛋孵化率低。
    植物性饲料一般都含有泛酸,苜蓿干草、花生饼、大豆饼、米糠、麸皮中含量都较丰富,故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泛酸,但饲料煮熟后,泛酸很容易被破坏。
4.维生素B5(烟酸、尼克酸、维生素PP)
    维生素B5在家禽体内是构成脱氢酶的辅酶成分,与核黄素蛋白酸共同参与细胞的呼吸和代谢作用。所以家禽缺乏维生素B5时,影响细胞的正常氧化和代谢而得病。

    雏鸡缺乏B5时,口腔和食道上部有深红色的炎症,羽毛粗乱,成年家禽则易引起羽毛脱落。
多种饲料中含有烟酸,多汁饲草、牧草、花生饼、酒糟与酵母等含量都很丰富,肉骨粉、鱼粉、血粉也是烟酸的良好来源。但玉米等谷实类饲料所含的烟酸是一种结合体,不易被畜禽所利用。有研究认为,肉仔鸡喂高烟酸日粮有益,能减缓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从而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5.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6是脱氨酶、转氨酶、脱羧酶等多种酶类的成分,参与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特别是对蛋白质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它在肝脏中与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对防止某种贫血有一定的效果。

    鸡缺乏时,神经异常兴奋,表现为无目的的突然前进,振羽、低头、突然惊跑,最后出现痉挛而死亡。
米糠、胚芽、谷类及其副产品、酵母及肝脏等均富含维生素B6。
6.维生素B11(叶酸)
    叶酸具有抗贫血的作用,在肝及骨髓中对血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它是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羽毛色素的形成及血红细胞生成的必需物质。
生长家禽典型的叶酸缺乏症状为贫血,生长受阻,羽毛脱色及脊柱麻痹,畜禽对叶酸的需要,依靠饲料和肠道微生物合成,可以充分满足。只是在长期饲喂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以及长期患肠道疾病后,才有可能出现缺乏症。

    叶酸在绿色植物和动物的脏器中含有很多,豆类子实也是叶酸的丰富来源,家禽日粮中,一般均可满足需要。
7.维生素B12(氰钴素)
    维生素B12含4.5%的金属钴,是已发现的唯一有金属的维生素。维生素B12在中性和微酸性溶液中均稳定。但在pH2或9~12时,加热就会分解。有维生素C存在时,维生素B12不耐热。有维生素B1和烟酸共存时,维生素B12稳定性受影响;受阳光照射时,维生素B12易分解。
维生素B12是一种防止恶性贫血的维生素。在代谢过程中,参与甲基的形成、分解和转移。在血红素的合成过程中,甲基是必需参与的,因而,缺乏这种维生素,就会产生造血机能的障碍而发生恶性贫血。维生素B12与蛋氨酸、色氨酸及核酸的代谢均有关系。它具有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及促进生长作用。

    家禽缺乏时,常发生肌胃粘膜炎症,雏鸡生长不良,种蛋孵化至最后一周往往发生胚胎死亡。
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胃粘膜、十二指肠的上端粘膜细胞分泌的粘蛋白有关。维生素B12和粘蛋白结合进入回肠,进一步与钙、镁离子结合,并吸附于肠粘膜表面。随后,肠道分泌的酶将钙、镁离子分离,维生素?B12才被肠壁吸收。
家禽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受其年龄、维生素B12在消化道内合成的程度、吸收率及其同其它维生素间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笼养鸡应在每千克日粮中加8~10微克维生素B12。

   在肝、肾、肠等动物内脏及鱼粉、酵母等饲料中,富含维生素B12。从污泥中提炼的粗制维生素B12,又称污泥素,可作维生素B12的补充剂。
在生产实践中,也可直接加喂牛、羊粪,效果都很好。
8.胆碱
    胆碱是合成卵磷脂和乙酸胆碱的成分,它是动物机体内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属于B族维生素,也称维生素B4。胆碱可以调节脂肪的代谢和转化,可以预防肝脏和肾脏中的脂肪沉积及其组织变性,故称为“抗脂肪肝因素”。胆碱可促进氨基酸的再形成,提高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的利用率。

    胆碱对于动物的脂肪代谢很重要。它的需要量大大超过其它维生素,胆碱由蛋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等提供所需的甲基,可在动物体内合成。禽类对粕中胆碱的利用率约为65%,猪可充分利用。但另加胆碱后,也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例如增加蛋重,防止脂肪肝,提高饲料转化率。
胆碱不足,可引起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在细胞内沉积,肝脏发生脂肪浸润。
笼养产蛋鸡胆碱不足时,易引起脂肪肝,病鸡产蛋率显著下降,补喂胆碱后可减轻病情。胆碱不足并同时缺锰,是发生鸡滑腱症的主要原因。
一切天然饲料的脂肪中,均含有胆碱,特别是豆饼、鱼粉中含量丰富,一般不致缺乏,但肉用仔鸡喂高脂肪日粮时宜添加,可防止发生脂肪肝综合症,且有利于生长。

    总之,B族维生素的作用,有共同的,有相似的,也有特殊的,但大多数都不是单一缺乏而引起发病,常常是交错在一起而发生的,将它们归纳起来,也可看出其作用上的共性:
(1)影响生长的主要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B5等。
(2)影响造血机能的有维生素B6、B12等。
(3)影响消化道健康的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等。
(4)影响神经、肌肉系统协调的有维生素B1、B6等。
(5)影响皮肤和被毛的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B3、维生素B5。
(6)影响家禽孵化率的有维生素B2、B6和维生素B12等。
    (二)维生素C

    维生素C也是水溶性维生素,但不属于B族。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用于防治坏血病而得名。
维生素C的作用是:①骨胶原的形成与保养;②调节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③铁的吸收和移动;④调节脂肪、类脂和胆固醇的代谢;⑤在保护维生素A和E,及不饱和脂肪酸方面作为一种抗氧化剂;⑥健全骨骼;⑦强壮毛细管壁及健全血管;⑧叶酸的代谢及其它一些作用;⑨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
    除人、灵长目动物和鱼类外,其它动物都可从D-葡萄糖和D-半乳糖合成维生素C。但初生10天以内的雏鸡,自身不能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C。在温度过热或过冷,病害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条件下,添加维生素C,会使动物增强抵抗力。因而,维生素C可促进增重,提高产蛋量和改善蛋壳质量。

    维生素C分布广泛,凡青绿植物茎叶、块根、鲜果中含量都很丰富,家禽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C。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4:16

碳水化合物与家禽营养


碳水化合物是一类重要营养素,是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营养成分,可占干物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家禽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日粮中占一半以上。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大元素遵循C:H:O为1:2:1的结构规律构成基本糖单位,其分子式以(CH2O)n代表之。其中参与氧原子之比往往为2:1,与水的组成比例相同,故将这一类化合物总称为碳水化合物(表27-1)。少数碳水化合物不遵循这一结构规律,甚至个别糖的衍生物还包括少量其它如氮、硫等元素。

    碳水化合物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具有重要营养生理意义。它易溶于水,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多糖,因吸水性强,具有改善消化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是较为复杂的多糖化合物,可被畜禽体内微生物分解而消化利用。木质素是一种含有芳香族的化合物,不能被家畜消化,因此粗饲料中木质素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则越低。
动物营养中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化学性质是糖与胺的反应。一般条件下,还原糖都能与氨基酸、肽、蛋白质等发生反应,形成美拉德反应初始产物的一部分,使营养物质不易消化或消化很慢,影响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营养价值。

    碳水化合物的异构变化特性在营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动物消化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后能经共同代谢途径利用的基础,也是阐明动物能利用多种糖类作为营养的理论根据。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组织器官不可
缺少的组成成分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可形成体组织,例如五碳糖是细胞核酸的组成成分,半乳糖与类脂肪是神经组织的必须物质,许多糖类与蛋白质化合而成糖蛋白,低级羧酸与氨基化合形成氨基酸。
    (二)碳水化合物是体内热能的主要来源
禽类为了自下而上及生命活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肌肉的运动和体内各种器官的正常活动,包括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胃肠蠕动及血液循环,维持正常体温等,均需要热能的供应。而这些热能的来源,主要靠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进行生理氧化产生热能。
    (三)碳水化合物是形成体脂的重要原料
碳水化合物除供应禽类活动所需的热能外,有多余时可转变成体脂肪提高畜禽的增重,并能改善肉的品质。
    (四)其它功能
    碳水化合物在禽体内除具有上述功能外,多余的还可转变成肝中的肝糖元和肌肉中的肌糖元贮存起来,以备必要时利用。
    如果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为了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开始动用体内的贮备物质,首先是糖元和体脂肪。仍有不足,则挪用蛋白质代替碳水化合物,以解决所需的热能和机械能。在这种情况下,家禽就出现消瘦,体重减轻,工作能力及效率降低等现象。这说明碳水化合物在家禽营养中的重要性,在饲养实践中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三、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鸡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是对淀粉的消化利用,而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低。
鸡的嗉囔不分泌消化液,暂时贮存饲料,使其湿润、软化后,缓慢地送至腺胃,与胃壁分泌的酶、盐酸混合后送入肌胃。肌胃中常存有小石块、砂粒。由强韧的胃壁收缩作用使内部的小石块、砂粒相互磨擦,磨碎饲料。
    小肠是饲料被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小肠的肠液(含有淀粉酶、麦芽糖酶等)、胰液(胰淀粉酶等)及胆汁等的作用,将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最后由小肠壁吸收。单糖在小肠内被吸收后,绝大部分经门静脉血液输送至肝脏,也有一些单糖经淋巴送入血液中。

    未被小肠消化吸收的残余被送至大肠,大肠依然进行内容物的混合并将其向后部移动,至末端水分被吸收,变成粪便排出。
    鸡的肠道较短,食物可很快通过。并且肠道缺少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分泌酶,所以分解粗纤维的能力很低。盲肠虽有消化纤维素的功能,但消化能力很小。鸡和其它畜禽一样,都不能消化木质素。所以统糠、花生壳等不宜喂鸡。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4:38

水与家禽营养



水是家禽机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的组成成分。水分布于各种器官、组织和体液中,体液以细胞膜为界,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三分之二,主要存在于肌肉和皮肤中;细胞外液主要指血浆和间质液,约占体液的三分之一。细胞内液,间质液和血浆之间的水分不断地进行着交换,保持动态平衡。间质液是血浆中营养物质和细胞液中代谢产物进行交换的媒介。
一、水的营养功能
    水虽不是能量的来源,但它在家禽营养上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水是机体一种重要溶剂
    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输送及代谢产物的排出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均需要水;水是各种消化液的组成成分,并可刺激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以促进饲料的消化。水能稀释和溶解已消化的物质,使之便于吸收,同时,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也是溶于水后,才能排出体外。
    (二)水对家禽的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水的热容量很大,可吸收体内代谢过程中的热,通过体液交换和血液循环,经皮肤和肺呼气中散出来,不使体温升高,从而保持体温的稳定。
    (三)水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参与者
    水把营养成分变成离子状态,机体所有的分解与合成过程,大都与水有关。
    (四)水有润滑作用
    水有润滑作用,如唾液可使食物易吞咽,润滑液可使关节间和其它转动部分减少摩擦等。
    (五)水对体内渗透压的调节
    水对保护细胞的正常形态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缺水或长期饮水不足,常使机体健康受到损害。当体内水减少8%时,即会出现严重的干渴感觉,食欲丧失,消化作用减缓,并因粘膜的干燥而降低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长期缺水的机体,血液变得浓稠,体温升高,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氮和钠、钾离子排出增加,母鸡产蛋量迅速下降,蛋重减轻,蛋壳变薄。

    家禽得不到水比得不到饲料更难维持生命。饥饿时家禽可以消耗体内的绝大部分脂肪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质而能生存,但如体内损失10%的水分,就能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如体内损失20%以上的水分,即可引起死亡。高温季节缺水的后果要比低温时更为严重。
二、水的来源和排出
    在正常情况下,家禽体内的水分有三种来源和三方面的去路。
    (一)水的来源
    机体内的水,主要来源于饮水、饲料及代谢水。
1.饮水是禽体所需水分的重要来源,必需供给充足的饮水,并须注意水质良好,切不能用污染了的水。
2.饲料中的水分,也是禽体水分的重要来源之一。饲料中均含有水分,但因饲料种类不同,其含水量变动于10%~15%之间。饮水和饲料中的水分均为外源水,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然后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
3.代谢水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内源水。各种有机物质氧化时可形成不同量的水。每100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形成的水量分别为60、108和42克。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合成作用时,也产生一部分代谢水。如葡萄糖形成糖元时,每一分子葡萄糖可产生一分子水。
C6H12O6-C6H10O5+H2O
每形成一分子脂肪,可产生三分子水。氨基酸合成体蛋白质时,形成代谢水的份数比氨基酸的成分少一份。
    (二)水的排出
    家禽体内的水,主要经过肾、肺及消化道排出。

1.肾为调节体内水平衡的主要器官,以尿的形式经肾排出数量较多的水分。禽类蛋白质代谢产物主要是尿酸,以半固体状排出,所以失水量少。由此可见,体水的排出量,由于畜禽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2.家禽无汗腺。水的蒸发以水蒸汽形式经肺部排出。排出量取决于呼吸的速度和深度。肺内气泡大部为水蒸汽,高温时相对快而深的呼吸,使排出的水分增多。蒸发排出的水分可占排出总量的17%~35%。
3.禽采食后,不能消化的部分和已消化而未吸收的部分,都由消化道排出体外,同时一部分水也随着排出。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4:59

矿物质与家禽营养


矿物质或矿物质元素是指除由有机物为主要组织成分的碳、氢、氧、氮四元素外的无机元素。在动物体内检测到的有40余种无机元素,现已知有十余种营养作用。一般根据这些矿物元素在禽体的含量分为两大类,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氯、硫、镁等元素;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钴、硒、碘、氟、钼等元素。
    矿物质元素在禽体内含量虽少,但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不同的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形态、结构不同,所起的生化作用也不同。它们对维持健康、生长、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如某种元素太少,会产生缺乏症,太多会引起中毒或产生不平衡,这些都会使畜牧业减产,严重时会死亡。因而,根据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矿物质的营养功能
    矿物质虽不含能量,但与产生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是生命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其主要营养功能是:
    1.构成体组织细胞,形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钙、磷、镁是禽体的重要结构物质,此外矿物质在营养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锰、锌、铜、铁、碘、钴是激素和某些维生素的组成成分,磷在体内各种反应中都不能缺少。
    2.调节体液(如血液、淋巴)渗透压的恒定
保证细胞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肾脏随渗透压的变化,控制矿物质随尿排出的量,从而维持体液渗透压的平衡。
    3.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无机盐类(重碳酸盐与磷酸盐)是血液中重要的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液氢离子浓度保持平衡稳定。
    4.影响其它物质在体内的溶解度
胃液中盐酸可溶解饲料中的矿物质,以便于吸收;血液中的食盐可提高磷酸钙的溶解度;体内一定浓度的盐类也有助于饲料中蛋白质的溶解。
    5.其它功能
有些矿物质对消化液的酶有催化作用,增进消化效能。
    二、常量元素
    一)钙(Ca)和磷(P)
钙和磷是禽体内必需的矿物质元素。现代家禽生产条件下,钙、磷已成为配合饲料必须考虑的、添加量较大的营养素。
    1.钙、磷含量和分布

    钙、磷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平均占体重的1%~2%,其中98%~99%的钙、80%的磷在骨中,其余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中。骨中钙约占骨灰分的36%,磷占17%。正常的钙:磷是2:1。家禽种类、年龄和营养状况不同,钙、磷比有变化。钙、磷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骨骼中,一种是结晶型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另一种是非晶型化合物,主要含Ca3(PO4)2、CaCO3和Mg3(PO4)2。
    血液中钙基本只存在于血浆中,60%离子状态,35%与蛋白质结合,5%左右与有机酸(柠檬酸)或无机酸(如磷酸)结合。血中磷含量较高,35~45毫克/100毫升,主要以H2PO4-1存在于血细胞中,血浆中磷含量较少。

    体内的钙、磷对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生物能的传递和酸碱平衡起作用,磷对新陈代谢、产蛋也起着作用。缺乏时,幼龄禽食欲减退,生长受阻,易患软骨症。
家禽缺乏时的主要症状为生软壳蛋、薄壳蛋,蛋壳粗糙、易破。产蛋量和孵化率均下降,胸骨变软,翅骨易折断,严重时鸡会在10~12天内死亡。
    2.钙、磷的吸收利用
    饲料中钙的吸收从胃开始。胃中分泌的盐酸与饲料中钙化合成氯化钙,可由胃壁吸收。但到小肠,呈碱性反应,钙变成不易溶解的磷酸盐,故不易被吸收。
维生素D可降低肠道pH值,因而维生素D供给充足,则有利于钙的吸收。

    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可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除产蛋鸡日粮中钙、磷之比可达5~7:1外,一般以1.1~1.5:1为适当,不要超过2:1(表27-2)。如果两者比例失调,同样会发生骨软症。
    表27-2家禽对钙、磷的需要量

    钙(克/千克日粮) 磷(克/千克日粮) 钙磷比
    生长期 10.0 7.0 1.43
    产蛋期 27.5 6.0 4.58
    家禽能利用饲料中的无机磷,对有机磷利用率则很低。在谷实、油饼和糠麸中有40%~80%的磷是植酸磷。植酸磷中的磷,主要靠植酸酶水解后才能被吸收。家禽主要依靠植物中含有少量植酸酶的水解,因此鸡对植酸磷吸收率很低,特别是雏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酸磷的利用率,鸡仅有7.1%,成年比幼龄高些。因此,一般在计算鸡的磷供给量时,以植物性饲料中总磷量的30%算作有效磷,如果不够就用无机磷(矿物质磷利用率达80%以上)补加到需要量水平。

    3.家禽对钙、磷的需要量
    各种家禽对于钙、磷的总需要量相差较大,一般来说,鸡对磷的需要量为日粮的0.5%以上。
(二)钠(Na)、氯(Cl)和钾(K)
    钠、氯和钾三元素主要分布在体液和软组织中,其功能为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的代谢。
钠约占禽体的0.07%~0.08%,一小部分以不溶解的钠盐存在于骨骼组织中,大部分是在细胞外的体液中,在血清的碱基中占93%;氯在血液中占阴离子的2/3。所以,钠和氯在酸碱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维持细胞外体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并参与水的代谢。钠、氯在体内不仅有营养作用,还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及活化消化酶等作用。氯又是胃液盐酸的原料,盐酸能使胃蛋白酶活化,并能保持胃液呈酸性,有杀菌作用。

    钠和氯在植物性饲料中都比较少,一般不能满足需要,而且钠在动物体内不能贮存,所以一般日粮中应补加适量的食盐,才能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食盐有提高饲料适口性,刺激食欲,增加采食量的作用,故在家禽饲养上经常补喂。
    禽体内没有贮存钠的能力,需经常供给。若缺乏可引起采食量减少,生长停滞,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鸡对缺钠很敏感,试验证明,产蛋鸡不喂食盐,只喂玉米、豆饼混合料,10天后产蛋量就明显下降,到23天就会停止产蛋。当补加0.25%的食盐后的半个月,其产蛋率则可恢复到75%,但食盐喂量过多,可引起拉稀,甚至中毒死亡。

    家禽体内90%的钾在细胞内,和钠、氯及重碳酸盐离子共同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另外,酶的活化需要钾,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心脏和肾脏肌肉的正常活动都与钾有关。钾缺乏时,雏鸡生长受阻,行走不稳,全身肌肉软弱,发生异食癖,甚至死亡。缺镁时,钾也就不能在体内存留而发生缺钾。肾小管吸收钾时需要氯。但若供给钾过多,能同钠共同排出体外,而产生钾、钠缺乏。植物性饲料中含钾丰富,尤其幼嫩的青饲料中更多。在一般情况下,家禽日粮中不缺钾,所以不需补充。
    (三)镁(Mg)
    家禽体内镁含量的71%是在骨骼中,其余的分布在肌肉、脑、神经、体液等处。

    镁是构成骨骼的成分,为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镁是多种酶类的活化剂,在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镁与钙、磷的代谢也有关系,镁过多会影响钙的沉积。相反,如食入钙、磷过多,也会影响镁的作用。
    镁的需要量甚微,鸡0.05%即可满足。植物性饲料中镁的含量丰富,特别是麸皮、棉籽饼是镁的良好来源,故一般在饲养上不会缺乏。
    三、微量元素
    (一)铁(Fe)、铜(Cu)和钴(Co)
    1.铁
    铁是动物的营养素,禽体内60%~70%的铁在红细胞中,20%在肝、脾、肾、骨髓中,其余在肌肉蛋白和酶系统中。铁对体内氧的输送和各氧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铁主要在十二指肠以亚铁形式被吸收,排泄量较少,靠调节吸收量维持体内平衡。铁盐可与许多药物发生反应,不宜合用。例如:硫酸亚铁与四环素会形成络合物,使吸收量减少。缬氨酸、组氨酸、乳酸和山梨酸等可促进铁的吸收,但磷酸盐、植酸盐、草酸盐等都会抑制铁的吸收。对于所有动物,硫酸亚铁和柠檬酸铁铵的生物学效价都高,而三氧化二铁最低。

    对铁的需要量,雏鸡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中含铁量以80毫克为宜。给铁过多会造成中毒,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使增重率下降。若缺铁时会出现贫血。
    2.铜
    铜对血的生成,结缔组织和骨的正常生长,初生动物髓磷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酶类的重要成分。铜大部分在血浆中,多半与α-球蛋白结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对血红蛋白卟啉核的形成很重要。
    因而,铁被吸收后,若无铜,也不能有效地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铜大多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肠内的pH值影响铜的吸收,钙盐会升高pH值而降低铜的吸收,钼过多或硫酸盐过多,都会降低铜的溶解性而减少吸收。

    缺铜会造成贫血和铁吸收受阻,表现为生长障碍、骨畸形、毛色变淡、产蛋量不降。铜过多时在肝内聚积,也会有贫血和生长受阻现象。待肝内铜聚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黄胆症,以至肝坏死和肾功能障碍。
一般动物需铜量为每千克干饲料中5~8毫克,但在高钼地区应增加3~4倍。
3.钴
    钴在禽体内含量极其有限,主要存在于肝、肾和脾脏中,肌肉、血液中含量很少。已明确钴是维生素B?12(氰钴胺)的组成成分。维生素B12为红细胞生成的必需,在蛋白质代谢中作为某些酶的辅因子,起着重要作用。缺乏钴与缺维生素的症状相似:虚弱、消瘦、食欲减退、体重降低、贫血。但钴过量时的中毒症状也是废食、贫血,与缺乏症相似。

(二)锰(Mn)、锌(Zn)和碘(I)
1.锰
    锰在动物体内虽含量极少,但在营养上也相当重要。锰主要存在于动物肝中,其次卵、皮肤、肌肉、骨骼等均含有。锰又是许多酶的辅因子,是丙酮酸羧化酶的组成部分。
    锰对家禽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幼禽缺锰时,可见骨短粗症(跛行、腿短而弯曲、关节肿大)或滑腱症。还会使母鸡所产蛋的蛋壳厚度和强度下降,鸡胚畸型,多在胚胎发育后期(18~21天)死亡。补喂锰盐,可使母鸡产蛋率及孵化率提高。若食入锰过多,首先是干扰其它元素的吸收,出现钙、磷或铁的缺乏症。
    家禽对锰的需要量很少,而一般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锰,特别是米糠、麸皮及青粗多汁饲料中含锰较为丰富。通常,雏鸡的饲料中含锰量为55毫克/千克饲料;产蛋鸡、种鸡35毫克/千克饲料为宜。

    补充锰常用硫酸锰,每吨饲料中加入90~120克,即可防止锰的缺乏症。
2.锌
    锌分布在家禽体内各组织中,以肌肉、羽毛、精液和眼的脉络膜上皮中含量较高,也是构成体内多种酶和激素(胰岛素)的成分,对家禽的繁殖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它对家禽羽毛的生长、皮肤健康和组织的修补也有关。锌的需要量:雏鸡为35毫克/千克饲料。若每千克日粮中锌含量超过1克可引起中毒,饲料的适口性也不好。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和贫血,改变日粮中锌的浓度就可得到改善。
    锌在饲料中分布很广,酵母、麸皮、谷类的胚都是良好的锌来源,补锌时,多用硫酸锌或氧化锌。

3.碘
    禽体内70%的碘集中在甲状腺中,在血液、胃、小肠、唾液和卵巢中也含有碘。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是一种激素,具有促进一般组织新陈代谢和身体发育的作用。母鸡吸收碘后可迅速输入蛋黄中。
    饲料中含碘0.1~0.2毫克/千克,就可满足一般动物的需要。碘的中毒,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取消碘后立即可以恢复。
    在缺碘地区,补饲碘化食盐或含碘添加剂,是预防缺碘病的经济有效办法。
但碘化食盐不可补给过多,以免中毒。
(三)硒(Se)、钼(Mo)
1.硒
    过去认为硒是有毒元素,近30年来关于硒的营养研究表明,硒对家禽营养具有重要功能。硒遍布于动物全身的细胞中,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此酶可减少脂类的氧化,延长细胞的生命。雏鸡的试验证明,硒对家禽的生长有刺激作用。

    日粮中0.1~0.2毫克/千克饲料含硒量,是禽营养所必需的。若低于0.05毫克/千克饲料时,就可出现缺硒症,表现为营养性肌肉萎缩,也叫白肌病。3~5周龄的雏鸡为渗透性素质病。特征为水肿、皮下出血、衰弱以致死亡。各种动物缺硒都会发生受精率下降、死胎或产仔虚弱等。
    饲料中硒若超过7毫克/千克饲料时,家禽就可能中毒。硒的中毒症状也叫“蹒跚病”,被毛异常、不全失明、轻瘫、昏睡等。
    硒主要在十二指肠内被吸收。家禽对硒的需要量甚微,为防止混合不匀,造成局部浓度大而中毒,应将硒稀释成100毫克/千克的预混剂加到饲料中。

2.钼
    过去认为钼是有害元素,1953年才证明钼是黄嘌呤氧化酶的必需成分,对于鸡、火鸡适当补钼,可以提高增重。每千克干料中含钼0.01毫克即可满足需要,达到5~10毫克钼就会中毒,发生严重下痢,体重减轻,最后死亡。
    钼与铜及硫有很强的反向作用,铜日粮中含量高时,钼的毒性低。
四、家禽对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和最高限量
    不同品种的家禽,在不同生长期或不同的生产要求(产蛋、肉),对于矿物质元素的需求量,也会有不同。各研究机构公布的数值也略有区别。本书主要归纳了美国国家科学院营养研究委员会(NRC)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数值,见表27-3,均以风干日粮为基础。

五、各种矿物质元素间营养关系
    矿物质中酸性元素与碱性元素间之比,对保持家禽的健康及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有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使家禽血液及体液的pH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家禽采食的饲料,经消化吸收后,在分解利用时,无机物对体液有很大的影响。富含钙、钠、钾、镁的饲料能使体液趋于碱性,富含酸性元素(磷、硫、氯)的饲料能使体液呈酸性。若酸性过大时,为了中和体液,家禽则利用贮存在骨骼及其组织中的碱性元素,随后形成盐类,随粪、尿排出体外。体液酸性持续时间长,家禽会发生酸中毒。
    家禽日粮中的矿物质元素在体内发挥营养作用,并非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制约和互相影响的。

一、磷、镁的相互关系
    如饲料中含钙过多,会影响磷吸收,故应考虑饲料中钙、磷之间的合适比例,一般钙、磷比在2:1至1:1之间为宜。
    镁与钙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镁有阻碍禽体内的钙化作用,家禽食入镁过多,可影响钙的吸收和沉淀。若钙过多,可增加尿中镁的排泄量。
二、硒与砷的相互关系
    饲料中含硒量过高,可发生硒中毒症。治疗鸡硒中毒,用亚砷酸盐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这说明砷有抑制硒的作用。
    总之矿物质元素是禽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各种元素都有不同的营养作用,但在家禽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故在饲养上应注意各种矿物元素的用量和比例。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5:22

动植物的化学组成


动植物体内含有60余种化学元素。这些元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常量元素,其含量都在0.01%以上;另一类为微量元素,含量为0.01%以下。动、植物体所含元素种类和数量也有所不同(表27-1),如植物体中含氧比动物多,而动物体的碳、氢、氮比植物多。
    饲料和禽体的绝大部分化学元素并非以单独形式存在,而是互相结合成为复杂的无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按照常规饲料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EE)、粗纤维(CF)和无氮浸出物(NFE)六大成分。
    1.水分
    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另一种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胶体外面的水膜,难以挥发,称结合水或束缚水。构成动植物体内的这两种水分之和,称为总水。
    2.粗灰分
    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化合物,有时还含有少量泥砂,称粗灰分或矿物质。
    3.粗蛋白质
    按常规饲料分析,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为粗蛋白质(N×6.25)。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性的氮化物。
    4.粗脂肪
    动植物体内油脂类物质的总称为粗脂肪。饲料分析方案用乙醚浸提油脂类物质,所以粗脂肪又称为乙醚浸出物。
    5.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是多糖、双糖、单糖等物质的总称。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极少。常规饲料分析下直接分析无氮浸出物。
    6.粗纤维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缩戊糖、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测定的粗纤维,并非化学上“均质”一致的物质,而是易于变异的混合物。主要因分析过程中,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于酸、碱中,使测定的粗纤维不能真正代表饲料样品中的粗纤维,同时又增加了无氮浸出物的计算误差。为了改进粗纤维分析方案,Vansoest(1976)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作为测定饲料中纤维性物质的指标。
    碳水化合物依其分子结构不同,分为单糖和多糖。一些重要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见表27-1)。
    从营养生理角度考虑,多糖可分成营养性多糖和结构多糖。淀粉、菊糖、糖元等属营养性多糖,其余多糖属结构多糖。多糖中以淀粉和纤维素在畜禽营养上意义较大。淀粉主要存在于块根、块茎与禾谷类子实中,约占碳水化合物总量的60~70%。纤维素通常与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结合在一起,构成植物的细胞壁,通称为粗纤维。它主要存在于植物子实皮壳和茎杆中。植物在生长幼期,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随着植物的生长成熟,细胞壁逐渐木质化,木质素含量比例增高。
表27-1碳水化合物及其分类
(一)单糖
丙糖:甘油醛、二羟丙酮
丁糖:赤鲜糖、苏阿糖等
戊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桐糖、阿拉伯糖等
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庚糖:景天庚酮糖、葡萄庚酮糖、半乳庚酮糖等
衍生糖:脱氧糖(脱氧核糖、岩藻糖、鼠李糖),氨基糖(葡萄糖胺、半乳糖胺),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肌醇等),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
(二)低聚糖(2~10个糖单位)
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纤维二糖(葡萄糖+葡萄糖)
龙胆二糖(葡萄糖+葡萄糖)
密二糖(半乳糖+葡萄糖)
三糖:棉籽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龙胆三糖(2葡萄糖+果糖)
松三糖(2葡萄糖+果糖)
洋槐三糖(2鼠李糖+半乳糖)
四糖:水苏糖(2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五糖:毛蕊草糖(3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六糖:乳六糖
(三)多聚糖(10个糖单位以上)
同质多糖(由同一糖单位组成): 糖原(葡萄糖聚合物) 淀粉(葡萄糖聚合物) 纤维素(葡萄糖聚合物) 木聚糖(木糖聚合物) 半乳聚糖(半乳糖聚合物) 甘露聚糖(甘露糖聚合物)
杂多糖(由不同糖单位组成):
半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糖醛酸)
阿拉伯树胶(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菊糖(葡萄糖、果糖)
果胶(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
粘多糖(N-乙酰氨基糖、糖醛酸为单位的聚合物)
透明质酸(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糖为单位的聚合物)
(四)其它化合物
几丁质(N-乙酰氨基糖、CaCO3的聚合体)
木质素【苯(基)丙烷衍生物的不定形多聚体】
硫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硫酸脂的聚合物)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5-28 11:05:43

蛋白质与家禽营养


一般所说的饲料蛋白质是指粗蛋白质而言。粗蛋白质是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是指非蛋白质结构的含氮物,如酰氨、硝酸盐、尿素及游离氨基酸等。它们在精饲料中含量很少,而青饲料中含量较多。氨化物除氨基酸外,鸡利用的数量是很少的。
    一、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禽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涉及机体代谢的大部分化学反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类不能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替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精液、皮肤、血液、羽毛都以蛋白质为其主要成分,起着传导、运输、支持、保护、连接、运动等多种功能的作用。肌肉、肝、脾等组织器官干物质含蛋白质80%以上。食物蛋白几乎是唯一的可用形成禽体蛋白的氮来源,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不能代替的。
    (二)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家禽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免疫体和抗体,都是以蛋白质为主体构成的。另外,蛋白质在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水分的正常分布方面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家禽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繁殖过程中,组织和器官的蛋白质不断在更新,损伤组织也需修补。据同位素测定,全身蛋白质6~7个月可更新一半。
    (四)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在机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也可分解提供能量,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也可能转化成糖、脂和分解产热供机体代谢用。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多余的氨基酸在体内也同样如此。
    具有上述诸多营养功能的蛋白质,对于年龄越小、生长越迅速的鸡和产蛋量多的成年鸡,其需要量越多。当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时,家禽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羽毛生长不良,性成熟晚,生产性能降低。严重缺乏时,采食停止,体重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成年鸡产蛋量减少,质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因此,为了维持家禽的正常生命活动,保证幼小家禽的生长发育健康无病,使成年家禽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必须从饲料中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和碘。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虽不完全相同,但差异不大,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在禽组织和饲料中真蛋白质的含氮量测定很困难,通常是测定禽组织或饲料中的总含氮量。由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并不完全是蛋白氮,故乘以6.25称为粗蛋白。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不论是何种蛋白质,在禽体内总是被消化分解为单个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在体内经氨基酸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变化组成各种不同的新形式的体蛋白。所以说家禽的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也就是对各种氨基酸的数量需要。
(一)氨基酸的分类
    目前,已知家禽需要的氨基酸约22种,但对每种氨基酸的需要量,则因家禽的种类、生长阶段、生产等情况不同而异。这22种氨基酸虽在一般饲料中都有,但有的含量多,可以满足家禽的需要,有的则很少,不能满足需要。
    氨基酸按其对家禽的营养需要来讲,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所谓必需氨基酸,即在禽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而合成的速度及数量不能满足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所谓非必需氨基酸,即在禽体内合成较多,或需要较少,不须由饲料来供给,亦能保持正常生长的。氨基酸的必需与非必需系针对体内氨基酸合成能力甚低的禽而言。
1.必要氨基酸
    家禽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因家禽种类及情况而有所不同。
成年家禽对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8种是必需的。
    雏禽:除上述8种氨基酸外,再加组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共13种。
    某些饲料中,一些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不能满足家禽的需要,其含量与需要量的比值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比值第二低的称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在常用植物性饲料中的含量通常不能满足家禽需要,当缺乏或不足上述一种氨基酸时,就会严重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饲粮中适当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有效的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故赖氨酸与蛋氨酸又称为蛋白质饲料的强化剂。研究证明,赖氨酸在组织中不能合成,且脱氨基后不能重新复原,也不能被任何一种类似的氨基酸所代替。因此,赖氨酸被看成是营养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蛋氨酸则被称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氨基酸在家禽营养上的作用,犹如一个木桶上的每一条木板,生产效果犹如木桶里的容水量(图27-1)。如果饲料中缺乏某一种限制性氨基酸,即如木桶上的木板短缺。这时其它氨基酸再多也无济于事,生产水平只能停留在最短的一条木板的水平上。
    禽体蛋白合成和增长,旧组织的修补和恢复,酶类和激素的分泌等,均需各种氨基酸,但饲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由于饲料种类的不同,其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有些饲料甲种氨基酸多乙种氨基酸少,而另一些饲料则含甲种氨基酸少乙种氨基酸多。如果在配制饲料时,把这两种饲料配合使用,即可取长补短,提高其营养价值。这种作用就叫做氨基酸的互补作用。例如苜蓿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多,为5.4%;蛋氨酸的含量较少,为1.1%;而玉米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较少,为2.0%;蛋氨酸含量较多,为2.5%;把这两种饲料按适当比例进行混合喂饲,则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可相应地有所提高,因此,有效利用率也相应地得到改善。又如豆饼的赖氨酸的含量高,蛋氨酸含量较低,而芝麻饼则蛋氨酸含量高,赖氨酸含量低。有人在雏鸡日粮中补充豆饼;或只补充芝麻饼;或补充豆饼加芝麻饼的混合物。当三组日粮都含有20%粗蛋白质时,后一组雏鸡的相对生长率远高于前两组。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是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提高饲料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方法。在实际饲养中应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饲料粮进行合理搭配,使饲料中的氨基酸起互补作用,以改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提高其利用率。实践证明,饲料单纯时,往往不能满足禽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因此,在实践饲养中要求饲料尽可能多样化。
2.非必需氨基酸
    这类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谷氨酸、羟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瓜氨酸等。
    近年来,根据对禽体内氨基酸的转化代替、生化机制研究,提出了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试验证明,丝氨酸数量不足,甘氨酸则可在体内合成。如甘氨酸不足时,丝氨酸便成了必需氨基酸;而胱氨酸和酪氨酸又可分别由蛋氨酸、苯丙氨酸在体内合成。因此,把甘氨酸、丝氨酸、胱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叫做准必需氨基酸。
(二)必需氨基酸的营养功能
    在家禽饲养中,不仅要求日粮中有一定的蛋白质数量,而且也要求一定的质量。蛋白质的质量决定于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及其平衡情况。一般地说,动物性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全面而且比例适当,因而品质较好。谷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不全,量也较少,因而品质也差。如果日粮中缺少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能使生长停滞,体重下降,而且还能影响到日粮的消化和利用效率。现将主要几种必需氨基酸的营养功能,简述如下。
1.赖氨酸
    在合成脑神经细胞、生殖细胞等细胞核的蛋白质及血红蛋白质时,都不可缺少赖氨酸。生长阶段对缺乏赖氨酸的反应特别敏感,如不足将生长停滞,红细胞色素下降,氮平衡失调,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消瘦,骨的钙化失常。一般谷实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低,故在家禽饲料中常属限制性氨基酸。
2.蛋氨酸
    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的含有硫的氨基酸,也叫甲硫氨基酸。它参与体内的甲基转移。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的合成,肝内脂肪与磷脂的代谢均需蛋氨酸,它可在体内形成胱氨酸。缺乏蛋氨酸时,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减轻,肝脏、心脏的机能受到破坏,肌肉萎缩,被毛变质。在雏鸡日粮中蛋氨酸的需要量,可用47%的胱氨酸和53%的蛋氨酸来满足。
3.色氨酸
    色氨酸参与血浆蛋白质的更新,增进核黄素的作用,与血红素及烟酸的合成有关。产蛋母鸡缺乏时,所产的蛋不易受精,即或受精则胚胎发育不正常或中途死亡。色氨酸在动物性蛋白质中含量多,而玉米蛋白质中非常缺乏。
4.亮氨酸
    亮氨酸是合成体组织蛋白质与血浆蛋白质所必需,能促进雏鸡的食欲和体重增加。缺乏时引起氮的负平衡,体重减轻。
5.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与亮氨酸共同参与体蛋白质的合成。缺乏时外源氮不能利用。用不含异亮氨酸的饲料育雏,雏鸡体重下降,且经一定时间而死亡。
6.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为合成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所必需。缺乏时甲状腺和肾上腺机能受到破坏。雏鸡缺乏时体重下降。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用30%左右的酪氨酸代替。
7.组氨酸
    组氨酸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缺乏时家禽生长停止。
8.精氨酸
    精氨酸是生长期的重要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雏鸡又没有合成精氨酸的能力。饲料中缺乏时,可使体重迅速下降。
9.缬氨酸
    缬氨酸具有保持神经系统正常机能的作用,缺乏时,生长停止,运动失调。
10.苏氨酸
    苏氨酸参与体蛋白质的合成,缺乏时,雏鸡体重迅速下降。
11.甘氨酸
    甘氨酸在禽类的合成能力甚微,因此它是家禽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雏鸡的腿呈现一种麻痹症状,羽毛发育严重变坏。
三、蛋白质的代谢
    家禽消化器官的特点是,嗉囊可供暂时贮存食物;真胃的容积很小,消化作用不大;肌胃是磨碎饲料的重要器官;胰脏和十二指肠比较大而明显,是消化蛋白质的胰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分泌器官。试验证明,割除胰脏或结扎胰液管,会立即严重地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大肠与直肠较短,能吸收水分。直肠的末端在泄殖腔开口,粪便从此处排出。
    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蛋白胨,在肠液的作用下变为最后的分解产物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膜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末端的乳麻管内,经肝脏的门静脉流入心脏,输往身体各部。输往鸡体各组织器官的氨基酸综合起来,形成鸡体和蛋的蛋白质,剩余的氨基酸,则形成能量或变成体脂肪。
    饲料从口腔到泄殖腔只需2~4小时。由于饲料在消化道通过的速度快,消化道内的细菌繁殖的机会较少,盲肠虽较大而明显,但试验证明,切除盲肠对于鸡的正常消化机能并无影响。由此可见,鸡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
四、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
    为了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消耗,则应了解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有关的主要因素。
(一)年龄
    家禽由于年龄的不同,蛋白质的代谢强度很不一致,早期发育阶段,生长是以蛋白质的沉积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以增加肌肉的形式表明生长的速度。幼龄禽体在生长初期,由于生长速度快,蛋白质的代谢较强,体内沉积的蛋白质也较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蛋白质的代谢强度也相应减弱,体内沉积的蛋白质也逐渐减少。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蛋白质有不同的代谢强度,也就是有不同的利用率,因而家禽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主要依据年龄的不同而有变化。
(二)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
    在饲料养分的代谢和利用过程中,不同种类、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家禽对能量和蛋白质各需要一定的适宜比例。如果比例不当,不仅会降低饲料利用率,甚至会影响健康和生长速度,能量水平高时就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数量,能量水平低时,就要适当降低蛋白质的供给量,使两者保持一定的适宜比例。目前在我国“鸡的饲养标准”中“能量蛋白比”就是表示此关系的指标。
(三)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
    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即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应符合家禽的实际需要,据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在赖氨酸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这样不仅节省饲料,而且还会有良好的生产成绩。例如:玉米、高粱、花生饼、芝麻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赖氨酸。如果用这几种饲料配合日粮,其氨基酸组成就不平衡,缺乏赖氨酸,用其喂雏鸡效果较差。如果与豆饼搭配,并添加适量的合成氨基酸,增重可提高70%,饲料可节省10%以上。
(四)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饲养实践已经证明,生大豆或生豆饼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在140~150℃经25分钟蒸煮或焙炒后,可破坏抗胰蛋白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应注意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蛋白质变性,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据试验证明,生豆粕和过热豆粕(187℃),分别使21日龄肉仔鸡的增重较正常豆粕组低159克和211克,喂生豆粕的母鸡与喂正常豆粕组相比,产蛋率相差20%,蛋重相差1.8克。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09-5-28 11:47:02

发的太长,可以分阶段发帖。

qweh5n1 发表于 2009-5-28 19:10:04

:victory: 太好了学习了好贴啊辛苦了

专养土鸡 发表于 2009-5-28 23:34:49

兄弟,辛苦你了,好帖啊,学习了

lvyanhua81 发表于 2009-6-13 15:57:42

正在学习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饲料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