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观点 发表于 2018-1-2 11:51:27

兽医服务浅谈

兽医服务浅谈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某兽药企业的一次座谈会,主题是探讨新年度里增加或提升兽医服务的话题,大家给出的理由是,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部2017年12月15日农医发〔2017〕35号)已经做出了关于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大型兽药生产企业组建技术服务团队,面向签约养殖场户、产品用户提供“一条龙式”或“菜单式”兽医服务;鼓励提供公益性和经营性兽医服务的设想和部署,我们正可以顺势而为。笔者以为,兽药企业要想顺势而为,并不那么容易。至少要明了这么两个问题。一、对当前矛盾的认识问题什么是当前我国养殖业的主要矛盾?笔者以为,就是养殖业的标准日益提高的多元化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的支撑力普遍后劲不足的矛盾。在所有的需求中,最不能得到满足的就是兽医服务。这是由于我国养殖业的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质化改善所致。曾几何时,有相当数量的兽药企业素以技术服务(也就是兽医服务)团队人多势众,市场铺开面广而著称,以后这种模式急剧衰落,许多企业不再设有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场规模化提速,实力弱的兽药经销商推出,对技术服务的需求不那么迫切了;还有企业的市场费用支出摊销过大,人均创造的市场回款不够高,诊疗纠纷难于处理,技术团队人员青黄不接等等。回顾起来,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原有的技术服务模式衰落,并没有导致产品销量的下滑,更多的反倒是上升了。这就给了企业管理者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技术服务做支撑,节省了这部分费用和管理精力;集中于产品品牌和质量打造,集中于规模化养殖场的非技术支持的开发,集中于销售队伍和销售模式的升级改进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同时,养殖硬件设施设备的改善,也带来了部分养殖场(主要是新建场)阶段性的畜禽患病几率的大幅下降;这样的反馈,又加厚了“技术无用论”的“理论基础”。有企业老板针对业务经理提出的增加对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投入得到请求,理直气壮的回应说:“今后是,规模化场,标准化设备,按时免疫,没什么病,哪里还用的着什么技术!?”笔者注意到,这样的脱离实际的貌似远见实则高度近视的自欺欺人的“高论”,有一个时期居然成了一些企业的市场指导思想。那么,时至今日,假如这样的企业又要“顺势而为”,来个改弦更张,杀回马枪,其目的是什么呢?是想搞公益性还是经营性的兽医服务?国家鼓励各实体单位组建防疫合作组织或技术服务公司;又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面向社会提供疫病防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等,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参与这样的服务,参与者要有实力(最重要的是兽医技术人才资源的优势与实力)和认知理念的明晰,如果一家兽药企业没有实力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或是认为我企业就是生产兽药的,搞服务是“不务正业”,那就不必参与其中,勉强参与也做不好。如果是想赚国家的钱或者是想获取比如,资金、减免税、行业评优、资质晋级等方面的优惠,那最好别做。为什么呢?你得检讨你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资源整合导向,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运作机制;假如有人一拍脑门,认为指导思想可以像翻书似得可以重复n遍,那就打错特错了。思想、导向、机制是要配套的,不匹配,运作会很难,充其量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指导思想本无对错,关键在于适合不适合本企业,适合的就是对的。对待技术服务,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企图搭便车并不是上策。二、做有真本事的兽医如前所述,养殖业的需求是多元的,疫病防治是最难满足的。即便是在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速的今日,疫病仍然是头号老大难问题。规模化新建场的头几年疫病少,那是病原积累不够呢,那是一种阶段性的表面现象;今后,减抗、限抗、禁抗进而无抗与畜禽疾病的多样化、新特点相叠加是新常态。没有以前那么多药了,还要把病防住治住,靠什么?精准化、数据化的养殖技术是一方面;又一方面要靠过硬的预防诊疗技术。没有神药,兽医用对药,是真本事。不滥用药是更高级的真本事。我们从来就不乏用药的经验,而恰恰是用药经验太丰富了,导致滥用,才使得猪病更难防治了。前不久,《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陆续在业内各大媒体公布,计划中提到,要优化研发和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新兽药产品100个以上,淘汰高风险兽药产品100个以上。添100,去100,只是替代,总量没有增加,而畜禽疾病又是这样的难防难治。我们临床兽医既要承担减去已经习惯使用的100个兽药的空缺风险,又要面对增加100个尚未取得许多临床经验的兽药的使用的挑战。这种新积累新难题,最主要的是靠临床兽医来应对,而不是实验室里的计算推论,更不是某个企业高薪聘请几个专家或职业经理人就能达成的。这正是我们兽医技术人员大有用武之地的机遇和考验。自农业部公告停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起,到最近,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又建议停止氨苯砷酸、洛克沙胂、喹乙醇3种兽药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在食品动物上使用;养殖业限、控、禁用抗生素的风声日紧,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明了,今后的养殖业防治病,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少了。以前,只要有药,可以更换,可以延长疗程,可以加大剂量,没多大本事也能当兽医。今后可不同,兽医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是把养殖技术和预防、诊疗技术、现代化监测技术结合起来的高手;用药不多不滥却真能防住治愈疾病。还要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养殖场制定免疫接种方案;对养殖场(户)培训疫病预防管理知识;所以,提供更加专业的临床诊疗服务和咨询服务会成为兽医服务的主流。这里包括了各地实践经验的交流提炼,远程媒介会诊,流程化管理的指导运作等等,这是需求旺盛,身手不凡的事业!以前那种鄙薄兽医技术工作,以为无出路无前途的思维和说法必将成为过去时,有真本事的兽医会供不应求。 2018年1月2日

剪刀客 发表于 2018-1-2 18:50:40

希望兽医能所作为。

马连松 发表于 2018-1-2 19:05:09

以前兽药厂派驻的那是推销业务的。之所以得不到养殖户的认可!不在一线上的兽医,基本不如个养殖多年的养殖户。

@sun小华 发表于 2018-1-2 20:16:30

现在主动了

仁者,兽医 发表于 2018-1-3 08:58:09

谁知道有经验的执业兽医有没有春天

老杨头 发表于 2018-1-3 09:09:31

马老师说的好,这是一对矛盾。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给养鸡户带来了更多的透明信息,有尝服务或者高回报服务已失去市场。相当一部分技术不过关人员已自动退出。
谢谢分享

赵兽医 发表于 2018-1-4 08:16:47

一线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欠缺的是病例见的少。游方的兽医见多识广,又缺管理经验。如果二者能结合好,那就完美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兽医服务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