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7-12-19 20:00:00

王献忠:规模鸡场生物安全管理(连载2)



畜禽传染病除了通过人员、车辆、野鸟和工具等水平传播外,还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空气以及鸡粪等传播。
饲料和饮水是从“养殖场到餐桌”食品安全链的重要环节,没有安全的饲料和饮水,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
另外空气和粪便也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渠道,本章节主要探谈一下蛋鸡“吃、喝、吸”的安全问题。
一、饲料卫生安全管理饲料卫生与安全的维护十分重要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结核病杆菌和霉菌等可通过饲料传播,阻止带菌污染的饲料进入机体是防制鸡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饲料污染危害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配合饲料卫生安全应遵循:“原料优质、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粒度合适和严格灭菌”防止饲料在加工、储藏、运输和饲喂过程中的生物性污染至为关键,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沙门氏菌和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导致饲料中毒。
饲料原料是影响饲料安全的根源
一.玉米质量把控
1.玉米质量包括:水分、容重、不完善粒(生霉粒、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热损伤粒含: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杂质(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和色泽 、气味等。
不能只简单的看玉米的水分、色泽和饱满度。
2.玉米水分、容重内在联系a.玉米含水量和温度决定储藏期限,含水量低于14%的玉米在O-30℃范围内储藏时间可超过120天,随水分和温度增高,存储时间逐渐缩短。
b.玉米籽粒随水分含量增加,霉菌检出率进一步升高。
c.玉米容重与水分成反比
相同情况下玉米水分越大容重越低,水分每增减1%时,千粒质量随之增减3.0~4.1 g,但容重则反向减增1.0~2.5 g/L,平均为1.7 g/L。
所以检验玉米容重时要综合判断。d.玉米中的破碎粒和杂质与霉菌毒素成正比。
物理过筛能有效降低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减少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
e.杜绝使用陈化粮
f.杀虫剂双硫胺甲酰处理过的玉米籽粒,会增加鸡只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二.日粮粒度合适的日粮粒度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5%—10%,并影响鸡群健康。合适的日粮粒度增加了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机会,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玉米粉碎粒度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合适的日粮粒度能增加采食量;能促进胃肠道发育;肌胃重量指数与饲粮粒度呈正相关,肌胃的大小随着饲料粒度的增加而增大。
日粮粒度对蛋壳强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还可减少粪便排泄量和营养物质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日粮颗粒过细→小肠、肌胃发育不完善→诱发腺胃扩张和肥大→闭塞胸腔→损害心、肺功能→诱发腹水症→增加死亡。
原则上选择7mm筛孔会得到较佳饲料颗粒,但也会受到筛孔面积、锤头数量和位置、电机功率、碾磨速度和碾磨时间的影响。
千万不要吝啬更换粉碎机锣底的几个小钱!三.饲料灭菌
生产无菌饲料非常简单,但要保持饲料清洁完美的被吃掉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从饲料厂到鸡场直至鸡吃进体内的过程中,饲料污染水平常常会增加数倍,从鸡场采集的饲料调查样本中有 25 %被沙门氏菌污染。
饲料是病原体和毒素传播给家禽的潜在传播媒介,是鸡群最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源。1、饲料灭菌 方法有:高温高压蒸汽灭菌、辐照法、 微波法、紫外线照射法、干热灭菌法和药物熏蒸法多种。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目前生产中最常采用的饲料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 是目前最为可靠且有效的灭菌方法。
在121℃ 0.14 MPa(兆帕斯卡)条件下高压蒸汽处理20min。
2、颗粒饲料:饲料在制粒过程中的热处理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颗粒料能减少饲料分级和粉尘浓度,减少饲料的浪费,是一种保障饲料安全并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膨化制粒可提高饲料养分的能量值,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利用率,有助于鸡的生长。
当然制粒中会增加还原-氧化反应,一些维生素等会受到部分损失。
饲料的热处理技术一般是在86℃下作用5-8分钟,可有效杀灭沙门氏菌等。

颗粒料的另外一大好处一般人很少察觉到,小鸡在采食粉料时耗用一天时间的14.3%,而采食颗粒饲料仅耗用一天时间的 4.7%,减少了采食饲料的体能消耗,提高了生产性能。
(四)、尽可能少的或者不用动物源性饲料 动物蛋白饲料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危险性远远高于植物蛋白饲料,动物源性原料是高危原料。
(五)、其它 不要忽略对料塔的定期维护和对料塔内部进行处理;
防制饲料包装袋的二次污染,这两点大都被忽略。
二、饮水生物安全管理家禽饮水必须做到“水源清洁无杂质,管线畅通无病菌,定期清理无残留”。水是鸡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养分之一,它的品质直接影响鸡的饲料消耗、饮水量、健康和生产水平,然而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价值在生产中却鲜为人们所关注。
现代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优质的饮水比饲料、保健更具决定性意义!畜禽传染病还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①饮水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直接饮用。
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送和贮存过程中重新被污染。
③发病鸡只口腔中的病菌会污染饮水器、水槽,甚至有可能随乳头饮水器反流回水线,更有可能随水的压力降低或断水回流到蓄水池内。
当鸡群出现异常问题时,特别是几批、几年总是出现或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时,那水质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水质不良会造成乳头堵塞、免疫失败、腺肌胃炎、肠炎腹泻和霉菌毒素多发,还会造成卵巢炎、砂壳蛋、破损蛋等蛋壳质量问题。
人不能喝的水鸡绝对不能喝,人能喝的水鸡不一定能喝! 每栋鸡舍必须配置水表,并从一日龄开始记录、读取鸡群的饮水量,正常情况下鸡群的饮水量是每日递增的,且每天要有一个或几个饮水高峰,否则鸡群就会出现问题。
鸡群饮水量的变化是鸡群出现严重问题的第一征兆!规模化鸡场常见水质处理方法:污浊的地表水需要沉淀、过滤和灭菌后方可供鸡群饮用;比较清洁的地下水只需经灭菌处理即可。
1、紫外线杀菌技术紫外线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能量破坏水体中病毒、细菌、寄生虫、水藻、真菌等微生物的 DNA,紫外线能穿透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核,使核酸突变,使微生物丧失复制和繁殖的能力,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药剂的情况下达到消毒灭菌之目的。

2.综合处理法包括前置粗滤,等离子软化,精准过滤和紫外灭菌等处理,做到:滤除杂质、水质软化、分离重金属、物理灭菌等。
3、清洁剂处理 鸡喜欢喝凉的且稍微有点酸味的水而不是甜水。把饮水的酸碱度调节到最佳范围(PH在4-5左右),可为鸡只消化道抵抗细菌活动提供有益的保护,尤其是在嗉囊。
4、臭氧脉动水线冲洗灭菌 水线最易藏污纳垢,在添加维生素等情况下会变得更糟,更利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繁殖。
如果家禽饮水系统很脏管线内已经生成生物膜,就很难保护鸡群免受疾病干扰。
生物膜是由许多细菌和其它一些有机体组成,常常黏附在管线、调压器和阀门上,甚至乳头饮水器。它们通过分泌黏液保护自己,这种黏液不容易被清洁剂如氯化物或者酸化剂如柠檬酸刺穿进入,能使外来化学物质灭菌失败。

当你想要减少细菌对动物的危害并清除生物膜,单单使用清洁剂杀菌或常规的冲洗(包括反冲、毛刷和海绵球)是做不到的的。
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具有广泛的杀菌作用,加入臭氧的脉动水线灭菌冲洗技术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臭氧灭菌同时还能杀灭和减短饮水系统中残留的抗生素等,保障禽产品安全。
5.加强对饮水管网、水塔(罐)和蓄水池的消毒处理。
单栋饮水处理能有效的避免水源出现二次污染三、空气处理目前空气和接触性传播是造成疫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粉尘被认为是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的不利因素,它对鸡呼吸道产生刺激、损伤,引发呼吸道等疾病。
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依靠传统的消毒措施以及现有的疫苗预防、药物治疗收效甚微,也是制约当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于5 μm 的粉尘能进入肺部,影响动物的呼吸系统,造成鸡群发病,鸡舍的空气净化主要以控制粉尘颗粒物为主,包括:
1.入舍空气净化对将要进入鸡舍的空气进行灭菌等处理,供给安全清洁的气体。
2.舍内粉尘有害物净化较高的粉尘浓度和长时间的干燥环境,加上其它有害气体的刺激,鸡的呼吸道纤毛就会损伤脱落,这道抗病屏障就荡然无存了,呼吸道发病率就会升高,时重时轻甚至久治不愈影响生产。
3.鸡舍废热回收利用技术
每只2 kg 海兰蛋鸡的显热散热量为10 J/s ,而在低温季节这些未经处理的热量被白白排出舍外,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环境污染。
关注饲料、饮水和空气质量安全,避免“病从口入,祸自粪出”!来源:河北华裕   王献忠

千寻一梦 发表于 2017-12-19 20:07:59

谢谢分享!

苦槐花 发表于 2017-12-19 21:19:57

谢谢分享!:handshake

千翮科技朱优化 发表于 2017-12-19 22:37:10

感谢分享!

吉林市民 发表于 2017-12-20 03:44:13

谢谢分享!

鸡蛋小哥 发表于 2017-12-20 08:45:43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献忠:规模鸡场生物安全管理(连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