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阴阳五行学说
谈到阴阳五行学说,不由牵扯到《易经》。《易经》乃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宝典,在一次高级论坛会上,翟洪森教授讲到“熟读易经,为人终身受益。”古代圣人孔夫子晚年才读到易经,“易经,有韦编三绝之说,”说他读易经的时候,把连接书的绳子(古代书是写在竹片上)都磨断了3次,可见是爱不释手。孔子说:“易其至矣乎”他认为易经的道理已经达到了顶峰。的确,易经不仅在我国的医学、哲学、军事、武技、艺术、天文、历法上都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全世界的科学进步都有影响。德国人运用《易经》中的原理“二进制”,发明了电子计算机;现代物理学、高等数学领域的许多地方都受到易经思想的启示,连欧洲当代哲学家荣格也说“读世界人类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可见《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医学理论对后世人们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影响很大。可能有的朋友说,《易经》与养鸡和给鸡治病又有什麽关系呢?作为养鸡人,学习《易经》,明白做人的道理。《孝道篇》,“孝悌之道,人之本愚。”很多人到寺院烧香拜佛,这种虔诚精神用到你孝敬父母身上,其实你的父母就是菩萨。兄妹亲朋,邻居关系这些做人的道理可以很好的研读一下。学习中兽医理论,对阴阳五行学说想要搞懂,首学易经。怎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宝典,恐穷毕生精力也难悟透。本人资质愚钝,才疏学浅,多年来闲暇之余,苦苦揣摩,窥见一斑,说出来不知对错与否,掉一漏万,敬请老师们指正!说道天地阴阳,自混沌初分天地开,上清者为天,下浊者为地。白天为阳,夜间为阴。传说自从伏義创造了先天八卦,确定了东西南北,四正四隅,由两个基本符号“—”、“——”为核心推演出来。而“—”表示男子性器,“——”表示女子性器。“—”为乾,“——”为坤,二者结合,便产生了一切生生变化。以这种观点为依据,就是《易经》中的《系辭传》中解释“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癖,是以广生焉。”随着时代的发展,到西周时期,周文王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先天八卦的不足,研究出了后天八卦。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十个数字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排列组合来进行纪年、纪月、纪日,六十日为一周,称为“一节”,六十节共三百六十日为一岁,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形成整体的人。又有耳、目、口、鼻、前后阴九窍和胃、大肠、小肠、膀胱盛贮有形的饮食及糟粕的四个内脏。与肝、心、脾、肺、肾藏精神的五个内脏,共九个内脏,与天地相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由于人和天地联系,所以人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
对于五行归类解释,春天属木,主东方,东方青色,与肝相应,肝在体表开窍于眼。目的精气内藏于肝,当肝发生病变时,表现为神魂不安、惊骇、昏睡。夏天属火,主南方,南方赤色,于心相应,心在体表开窍于舌,心主血脉,它的病变多发生在脉和五脏。
长夏属土,主中央,中央为黄色,与脾相应,脾在体表开窍于口,土的精气内藏与脾,病变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秋属金,主西方,西方白色,与肺相应,肺在体表开窍于鼻,金的精气内藏与肺,病变多发生在肩背和皮毛。冬属水,主北方,北方黑色,与肾相应,肾在体表开窍与前后阴,水的精气藏于肾,病变多发生在骨。
按五行来说,天地变化,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交替,五行变化,木火土金水因而产生。风•暑•湿•燥.•寒•五种气候,影响天地间万物,形成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由肝、心、脾、肺、肾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正所谓天地阴阳配五行,五行配五脏。
五行学说在相生相克关系上,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互制约,制中有生。按阴阳来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为一年。按人体来说,前属阴,背属阳,上半身属阳,称广明,广明之下称太阴,是太阴脾脉前面的经脉,名叫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下端起于足大趾、次趾之端的厉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足少阳胆脉下端起于足小指靠次指侧前端的巧阴穴,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阴中之少阳。在外表属阳,在内里属阴,经气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形立于表,相辅相成,表里相成,这就 是阴阳离合。总之,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涉及到 阴阳五行。尤其学兽医之道,奥妙无穷,只有不断学习,锐意进取,诊治疾病一定要抛弃陋俗,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做到养殖户信赖的好兽医。阴阳五行学说博大精深,发此一贴,抛砖引玉,望精通的老师不吝赐教。 熟读易经,为人终身受益。
但是也只有马老这样的岁数的人才能参透其中的微奥,像我太年轻,生活阅历达不到那种境界!
支持马老把读易经心得分享出来,以你为榜样! 积极普及民族瑰宝 唉……我水平太低,不怎么看得懂啊 唉……水平太低,不怎么看得懂啊! 阴阳五行学说,高深莫测,我们看不懂。 天生万物,阴阳守恒。得失相依,盈亏并存。机缘巧合,顺其自然。只有努力,就有发展。 顶一下!马老师辛苦啦! 马老师把五行理论引申到兽医,佩服佩服!
《易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最朴素的世界观,所以现代所有的科学追溯到源头,总有他的影子。“易”的意思是“变”,“变通”。万事万物由盈到衰,由衰到盈,有质变,有量变。永远不息。那我们人来说,困苦到了极点,换一个思路,可能是幸福新生活的开始。学习《易经》主要学习他的义理,我们不要为已经发生的事物从《易理》中为它找到依据,而是看到现象通过易经理论来推测他将要发生什么。来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阴阳五行更是对《易理》的一种补充。中医理论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希望经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引用第3楼qinhzh.306于2009-05-22 13:54发表的:
唉……我水平太低,不怎么看得懂啊
:P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与哲学上的五行学说日趋分离,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即五脏互藏规律,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享受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享受自己!谢马老师分享! 引用第8楼逸云于2009-05-22 16:55发表的:
马老师把五行理论引申到兽医,佩服佩服!
《易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最朴素的世界观,所以现代所有的科学追溯到源头,总有他的影子。“易”的意思是“变”,“变通”。万事万物由盈到衰,由衰到盈,有质变,有量变。永远不息。那我们人来说,困苦到了极点,换一个思路,可能是幸福新生活的开始。学习《易经》主要学习他的义理,我们不要为已经发生的事物从《易理》中为它找到依据,而是看到现象通过易经理论来推测他将要发生什么。来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阴阳五行更是对《易理》的一种补充。中医理论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希望经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祖国的古文化太深奥,不懂!希望以后能在这里经常看到马老师关于这方面的大作,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