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地王立峰 发表于 2017-11-14 12:01:10

滑液囊支原体中医辩证

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典型症状是跗关节和跖关节肿胀、跛行,甚至变形;慢性病例可见胸部龙骨出现硬结,进而软化为胸囊肿。呼吸型表现为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排绿色粪便。胸部皮下龙骨出现大水疱,早期病鸡可见有淡黄色清亮的胶冻样黏液,以后逐渐变成混浊黏稠的乳酪样黄白色渗出物存在于胸骨滑液囊、跗关节周围腱鞘的滑液囊中。

中医辨证:

   水湿之液,由下而上,在阳气的推动下而输布全身,因而影响阳气输布功能的因素均可诱发此病的发生,因而寒冷和潮湿则成为罪魁祸首。肝脾肾,居下,负责水湿向上输布, 肝肾亏虚,水湿内侵,因而风湿病无不与肝脾肾的功能异常有关。

1、属于外感病之湿邪病,主侵机体重心区(也就是水湿聚集区)和关节区(也就是机体六淫可以入侵的缝隙区)。

2、鸡冠子倒伏是脾虚所致,是湿邪寒邪直接入脾,因为脾主肉,所以鸡冠倒伏、肌肉消瘦是脾之罪,多属久居湿地体湿过大造成的,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治。

3、鸡冠子发白发黄是肝郁气滞所致,肝木克脾土导致的脾运化失司,属气不通血不顺导致代谢功能失调——水湿滞留,过料拉稀等,这样情况相对而言病程较长。

4、鸡冠子不水灵,眼窝塌陷属肾阳虚,肾气化不良是主因,和先天性身体遗传机能有直接关联,防控理念滋阴补肾,引火归元。

防治原则:

远离寒湿,防止外界不良气侯对机体造成危害。温补肝肾,护顾脾气,使机体阳气能正常运化水湿输布。

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精心管好鸡群,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锦绣大地王立峰

张智慧 发表于 2017-11-14 12:27:04

谢谢分享个人观点

又一村 发表于 2017-11-14 12:43:13

谢谢分享

山美动保 发表于 2017-11-14 13:01:19

谢谢分享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7-11-14 13:02:15

同意此证为肝肾双虚之证,肾主水,肾气虚,则不能温煦阳气,助脾之功输布水湿及全身而致水湿郁滞。
文章似乎仅辨皮毛,未辨关节与筋骨膜鞘郁滞之因啊。惶恐,我说这些仅是我自己的浅薄的认识而已,说的不对,请指教。

锦绣大地王立峰 发表于 2017-11-14 13:34:35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7-11-14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意此证为脾肾双虚之证,肾主水,肾气虚,则不能温煦阳气,助脾之功输布水湿及全身而致水湿郁滞。
文章似 ...

身体水液分布不平衡,水的特性是往低处流,而鸡身体的最低处,有胸骨,关节,这些地方是多余水液停滞的地方。郁而化热,逐渐变为干酪样痰质。

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17-11-14 13:39:27

欢迎王老师分享中药治疗鸡病的心得!

千寻一梦 发表于 2017-11-14 13:42:38

学习中,你们继续!

程祥 发表于 2017-11-14 13:44:29

谢谢分享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7-11-14 15:04:11

锦绣大地王立峰 发表于 2017-11-14 1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身体水液分布不平衡,水的特性是往低处流,而鸡身体的最低处,有胸骨,关节,这些地方是多余水液停滞的地 ...

如此说来,翅膀处关节处于高处,应不是水湿郁滞之地,焉何翅膀处亦可见有水泡聚集?腹部皮下亦为体位低处怎亦不见水液聚集,而独胸骨处却有水湿聚集?

锦绣大_EaDot 发表于 2017-11-14 15:28:39

胸骨位于体位较低的地方,比较容易水液聚集,水液分布不均,鄙人认为是有缝隙且位势低的地方容易聚集。治疗方式首先逐水,其次调节水液代谢平衡,个人拙见,望指正。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7-11-14 15:34:44

鄙人认为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并滞留肢体筋脉、关节,经脉闭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机体,若机体阳气不足,风寒湿邪入侵,则因阳气不足,导致水湿不能均匀输布到全身,而阻滞经络,凝滞关节,形成风寒湿痹。这也是水湿淤滞于关节而不能够淤滞于皮下的原因。

锦绣大地王立峰 发表于 2017-11-14 15:44:42

您的理解更深。我学习中医的方法是结合自然界的现象。和机体的现象取类比象。这样更容易理解。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身体的水就是怎样循环。如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身体中也是这样达到水火既济。水多了一定是水不平衡。那就想办法治理多余的水。如疏,通,化,燥,热,等办法。身体当中同样可以用用药的四气五味去模拟自然界的办法。而达到治理水的结果。

人生就是一团麻 发表于 2017-11-14 15:50:58

刘老师的见解独到,刘老师可不可以留个电话。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7-11-14 16:56:20

锦绣大地王立峰 发表于 2017-11-14 15:44
您的理解更深。我学习中医的方法是结合自然界的现象。和机体的现象取类比象。这样更容易理解。自然界的水是 ...

不错的思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滑液囊支原体中医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