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龙 发表于 2009-5-2 08:00:51

沙门氏菌的防治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曾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该病的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   
    1.种蛋带菌   
    种鸡(包括公鸡)患慢性白痢或隐性带菌,其所产的种蛋有30%左右带菌。
    2.孵化器内感染   
    由于带菌种蛋出雏后,雏鸡的胎粪、绒毛、蛋壳等都含有大量鸡白痢沙门氏菌,其他雏鸡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被感染。   
    3.饲养管理不当   
    如育雏室的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密度过大,雏鸡饮水不卫生或不足,饲料品质不好,大小鸡混养等均可使本病发生。
    4.消毒不彻底   
    鸡舍、用具等没有严格消毒,粪便处理不当。   
    5.老鼠、飞鸟进入鸡舍,关人员随便出入鸡舍。
    6.从发病区的种鸡场引鸡苗。   
    7.滥用抗生素,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8.无有效疫苗来预防本病。   
(二)防治措施      
    1.净化种鸡
    这是预防和消灭鸡白痢的根本办法。育雏阶段出现症状的雏鸡均应淘汰,种鸡每月进行一次快速平板全血凝集试验,连续3次,一般即可消除带菌者。对入种蛋必须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蛋库、孵化室、出雏机、育雏室以及其他饲养器均应熏蒸消毒。   
    2.切断传染源   
    鸡舍和用具要经常消毒,产蛋箱内应清洁无粪便。孵化器内的死胚、蛋壳及绒毛等应仔细收集后消毒;注意灭鼠、驱飞鸟。   
    3.药物预防
(1)肠痢沙:每瓶200g兑水300斤投药5天(刚进雏的小鸡)
    4.药物治疗   
    ①中药治疗:雄黄10%,藿香10%、滑石10%、白头翁10%、马齿苋15%、黄柏10%、马尾莲15%、诃子15%,共为细末,按日粮5%添加,治愈率较高。大蒜捣泥,加5倍量清水调和,0.5-1亳升/天,分3-4次滴服,疗效显著,
    ②西药治疗:由于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最好先作药敏试验;在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可首先用庆大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瑞诺) 杀菌速治等,按其使用说明饮服或混料喂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江苏高勇 发表于 2009-5-2 08:13:58

学习了

融巽养殖 发表于 2009-5-2 08:33:28

学习了

regaso 发表于 2009-5-2 08:47:39

又学到了 tank

bian123 发表于 2009-5-2 10:58:03

雏鸡应慎用庆大和氯霉素。

共赢未来 发表于 2009-5-2 11:17:42

学习了 !

sfy727 发表于 2009-5-2 15:48:21

谢谢

8882009ok 发表于 2009-5-2 20:10:25

引用第6楼sfy727于2009-05-02 15:48发表的:
谢谢

欧仔 发表于 2009-5-2 21:21:12

学习了...不过想更多了解用药方面...最好是药的用药..耐合后的效果...

王万红 发表于 2009-5-2 23:55:50

雏鸡用药最好谨慎点,最好选择对肾刺激小点的!

可兽医 发表于 2009-5-3 00:17:58

庆大霉素、氯霉素小鸡最好不要用,副作用太大,用量掌握不好后期不好养

鸡大帅 发表于 2009-5-3 08:05:31

其实什么药都有副作用 我曾经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给鸡开口效果不错 没什么副作用 个人做法仅供参考

sifangmu 发表于 2009-5-3 10:02:33

引用第4楼卞123于2009-05-02 10:58发表的:
雏鸡应慎用庆大和氯霉素。



支持你的观点!

兴华兽药 发表于 2009-5-4 00:18:46

引用第9楼王万红于2009-05-02 23:55发表的:
雏鸡用药最好谨慎点,最好选择对肾刺激小点的!

风雨阳光 发表于 2009-7-13 15:53:49

发病情况山东省威海市某养殖场,蛋鸡存栏4万只,主诉自2004年以来,其所饲养的产蛋鸡到360日龄左右就会发病,起初病鸡排鲜黄色兼有绿色的稀便,继而出现呼吸道症状,零星死亡,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浅。一般经过两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不见好转,死亡反而增加,目前有一幢鸡舍发病,用过4天强力霉素和8天氟苯尼考治疗,并于5天前用过新城疫Ⅳ系疫苗进行过紧急免疫接种,死亡率在3%左右,产蛋已开始下降。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患鸡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呆立一边,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40%的粪便呈黄绿色。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古铜色或黄红相间,表面遍布白色和黄色小点,脾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肺脏灰白色,部分坏死,肾脏肿大、黄化、花斑状,腺胃未见异常,肠道肿胀呈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泄殖腔条状出血,卵黄变形、破裂。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初步诊断为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水平低下导致沙门氏菌感染,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制挑出严重病鸡,绿曼头孢王+绿冰百炎消(林可霉素)+转移因子,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4天。同时饲料内拌服绿维肝泰和氯化胆碱,连用5~7天。大群饮用绿杆诺克(头孢噻肟钠)+保亿键(免疫型干扰素),早上用一次,下午饮用保肾的药,连用3天。

      治疗结束后,应用新城疫和传支联苗进行免疫接种。

      回访:第二天,挑出400多只精神不振的鸡只进行注射,死亡20多只,其余精神好转,但还是零星出现打蔫、死亡鸡,第三天回访,挑出的鸡只已很少死亡,大群不再出现死亡。产蛋率已经稳定,精神状态基本改善,建议再巩固治疗1~2天。一周后回访,死亡全部停止,产蛋率已经回升至发病前水平,畜主非常满意。

      小结产蛋鸡携带沙门氏菌的很多,但发病的少。最近几年,由于养殖密度无限制增加和饲养管理粗放、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应激因素的增加、滥用抗生素原料药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沙门氏菌的感染呈现泛滥趋势,而且易得不易治,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沙门氏菌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