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的好。
什么都有一个过程用药过量也会中毒 用抗病毒中药加抗菌药;我也有过,病鸡高热。喝水不吃料,用药饮水效果很好。 对于流感来说,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病情各不相同,有的地区鸡头天很正常,第二天就大群不吃食了,接着出现大批死亡,没有治疗的佘地。有的地区鸡病情发展很快,采食量下降但不死鸡,慢慢治疗都可过来但产蛋率下降厉害,长时间不能恢复。象这种情况过一个月后只能把不产蛋的和产沙壳白皮的鸡都淘汰掉。 没有什么好办法 增蛋的中草药+鱼肝油+植物油= 无效。没有好办法,快刀斩乱麻,买。 挑鸡淘汰。维生素最好用蛋鸡专用的,增蛋药不建议用激蛋素 引用第7楼大夫也疯狂于2009-04-19 14:46发表的:
蛋鸡不要乱用药物,很多神医为了表现治疗效果,大量使用违禁药物,病治好了蛋却掉了,精神病好了大夫疯了,维生素和鱼肝油也不要每天都用,已经不吸收了,现在需要停止用药,只在饲料里面添加保肝通肾药物,做新城疫疫苗,间隔十天做传支H120疫苗,然后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鱼肝油饮水
说的太好了 大夫也疯狂。。。。 大夫也疯狂,说得好。 引用第23楼xiangge3285于2009-04-19 18:49发表的:
大夫也疯狂,说得好。
为了卖点兽药就不顾养殖户的死活~ 引用第25楼九月鹰飞于2009-04-19 19:58发表的:
为了卖点兽药就不顾养殖户的死活~
引用第23楼xiangge3285于2009-04-19 18:49发表的:
大夫也疯狂,说得好。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性败血症等的多种疾病综合症,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为A类传染病,也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疾病。自本病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暴发,其后在世界各地,包括北美、南美、北非、中东、远东、英国和前苏联等地都有暴发流行的报导,尤其是2003年底至2004年2月,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先后在亚洲的越南、泰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禽类中出现大面积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在此次暴发流行中,在越南和泰国再次出现H5N1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并导致十几人死亡,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众多,变异频繁,给疫苗的研制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大都为灭活疫苗,该种疫苗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免疫效果确实,免疫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已被许多国家地区在家禽中使用,并在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暴发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灭活疫苗存在免疫效率低下,免疫剂量较大,监测中难于区分疫病的疫苗免疫与野度感染,并且还存在散毒的危险等缺点。因此,高效、安全的AIV新型疫苗的研制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1基因工程疫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禽流感进行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有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1.1 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
近几年来,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是诸多新型疫苗中令人十分关注的一种,它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改造对禽类致病性很弱的痘苗病毒或禽痘病毒作为载体,构建含有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病毒。用此重组病毒作为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由于重组病毒可在动物体内复制,并不断表达出免疫病毒原性蛋白质,从而诱导禽类产生对目标病原的免疫保护力。迄今为止痘苗病毒表达载体已广泛应用于表达各种生物学活性蛋白的表达及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了许多新的载体疫苗。目前,已有以牛痘病毒作为载体的重组被批准生产使用。然而,痘苗病毒宿主范围十分广泛,存在与散毒相关性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寻找或构建宿主范围狭窄而且安全的痘病毒载体成为必然趋势。
禽痘病毒表达系统是继痘苗病毒以后以一种动物病毒载体,以它作载体具有与痘苗病毒相同的优点,如基因组结构庞大,含有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在其感染的细胞中忠实地进行修饰,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严格的胞浆内复制,从而消除了重组病毒的应用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威胁。最为重要的是因为表达产物具有天然蛋白质的活性,并且保留了其相应的抗原性、免疫源性及功能。它不仅可以用来研制禽类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而且可以作为非复制型病毒载体研制哺乳动物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用于禽类以外的动物疾病的防制。
1990年Deoki 等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了2株重组禽痘病毒,它们包含了细菌β-半乳糖苷酶和H5亚型的HA基因,并评估了它们对鸡的保护作用。分别用这2株重组病毒V402/HA10和V403/HA17对鸡作翅下刺种。4周后用高致病性毒株H5N2攻击,结果表明,通过翅膀刺种的免疫鸡群都获得了100%的保护。
2003年,我国哈尔滨的Qiao CL等构建了能同时表达H5N1亚型HA基因和NA的重组禽痘病毒,用此重组病毒对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4周后能够对H5N1和H7N1 2种HPAIV的致死性攻击提供100%的保护;2周龄和3周龄免疫的鸡能够对免疫后1周的这两种强毒攻击提供100%的保护力。
因此,以禽痘病毒为活载体的重组AIV疫苗不但可以保护强毒的攻击,而且同灭活苗相比疫苗用量少,又不需添加佐剂,成本大大降低,免疫保护持续时间长,特别是不影响AIV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优点。使得该类疫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看到FPV载体的应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个好载体系统首选要求强启动子的采用以突破目前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偏低的难关;同时外源基因插入的非必需基因也应优中选优,而目前我们对FPV的分子生物学背景了解还不够多,特别是其启动子结构和调控机制还不清楚,重组病毒的筛选方法还不够成熟,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1.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禽流感亚单位疫苗是提取禽流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加以佐剂而制成,这种疫苗安全性好,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只是抗体时间较短,成本高。由于重组DNA及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可以将HA基因连接到载体质粒,然后导入表达系统中,经诱导可获得大量表达的免疫原性蛋白,提取所表达的特定多肽,加入佐剂即可制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
台湾谢快乐等用台湾分离株H8N4的外膜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胺酸酶NA)制作了免疫复合物亚单位疫苗,同时制作了H8N4的灭活油佐剂苗,用血凝抑制实验作为评估2种疫苗的标准,结果表明差别不明显。只是在加强免疫时亚单位疫苗抗体升高比灭活油佐剂苗明显。John Crawford等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H5、H7亚型AIV的HA佐剂疫苗,用这两种疫苗分别免疫3周龄Rock鸡,对高致病性强毒的攻击均能产生100%的保护。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不能产生针对病毒内蛋白的免疫应答,所以不会干扰禽流感田间自然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且不存在毒力返强、散毒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由于该种疫苗易于规模化生产,而且经济方便。因此,用杆状病毒生产重组HA佐剂疫苗来仿制禽流感,前景非常乐观。
2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又称为DNA疫苗,是伴随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疫苗。20世纪70年代末,Isral等将纯化的多瘤病毒DNA直接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证实裸DNA可被动物体细胞摄入到细胞核内并得以转录。其原理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在被直接导入到动物体内后,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表达的抗原蛋白经过内源性呈给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同其它传统的抗感染免疫领先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以下优点:①核酸免疫的抗原合成和递呈过程与病原的自然感染极相似,可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特别是特异性CD8+细胞毒淋巴细胞(CTL)的免疫反应;②核酸免疫只是输入含有抗原基因的表达质粒,只表达某一种或几种特异性蛋白质,不象常规的弱毒苗和灭活苗一样存在潜在感染的危险;③对一些易于变异或较多血清型的病原体来说,进行多价疫苗研制较为困难,而克隆1个病原体的免疫原基因相对容易,可同时构建多种病原体基因的表达质粒;④核酸疫苗不需要在体外表达、纯化蛋白,相对省时省力。核酸疫苗易于构建和制备,稳定性好,抗体持续时间长且免疫效果好;⑤许多核酸疫苗只需1次注射,就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1993年Ulmer等首先报道了基因免疫用于流感病毒的结果,他们将A/PR/8/34(H1N1)流感株NP基因插入表达质粒,注射入老鼠体内,不仅产生抗NP的特异性IgG抗体,而且诱导CTL反应。攻毒结果免疫组小鼠能抵抗同型流感病毒株的攻击。用基因枪免疫小鼠,可以使其产生长期的B细胞应答反应,在免疫1年后可在骨髓和脾脏中检测到HA蛋白特异的B细胞存在。
Shantha Kodihalli等人于2000年用pCMV vector 构建了A/Turkey/Ireland/83(H5N8)毒株HA和NP基因的核酸疫苗pCMVH5HA和pCMVH5NP。当用两种疫功苗同时免疫鸡时,免疫鸡能100%抵抗两种强毒的致死性攻击。
虽然核酸疫苗具有很多优点,但DNA疫苗本身仍存在着安全性问题。一是转入体内的外源DNA有可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上,使宿主细胞转化为癌细胞。二是少量抗原长期表达,很可能引起针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在遭遇病原体后反而会引起严重感染。因此,在核酸疫苗投入使用前,必须有证据证明已产生出正确的序列并能在生产中保证稳定,且需要有确保生产条件及成品质量恒定的方法。
3 反基因工程疫苗
用DNA转染细胞称为转染作用(Transfection),这在大多数DNA和正链RNA病毒中已获得成功。然而,在负链RNA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弹状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麻疹病毒)一直未能获得成功。这是由于负链RNA病毒的裸体RNA导入细胞后,不具有感染性,即不能复制。1988年Szewczyk等人报道,从聚丙酰胺凝胶上成功地分离出纯的3种P 和NP蛋白,并采用硫氧还原酶(Thioredoxin)能使上述提取的蛋白和裸体RNA复原成原来的复合物形式,即ribonucleoprotein(简称RNP)。接着Honda等和Parvin等人用CsCl-glycerol梯度离心成功地从RNP核心中分离出具有多聚酶活性的复合物,但不含毒粒的RNA。紧接着Parvin等人用纯化的PB1,PB2,PA和NP复合物来研究多聚酶活性的启动子信号,用T7RNA多聚酶从构建的质粒中转录成30~53个核苷酸长的RNA。由于这些RNA的两末端含有RNAs5和3末端的核苷酸序列。所以这些RNAs就能用来作为从流感病毒分离出的多聚酶复合物的模板。上述这些成功导致了反基因操纵(reverse genetic manipμLation)或称为反基因系统(reverse genetics system)技术的出现。目前,在禽流感研究中所采用的反基因操纵技术被称为RNA polI/II系统,其技术原理为:现在CMV启动子和poly A信号间正向插入流感病毒基因组cDNA ,然后在两端反向加入RNA polI启动子和终止子。这样,一种质粒可表达病毒蛋白质的同时大量转录病毒负链RNA,共需8种质粒转染细胞即可,从而达到拯救流感病毒粒子的目的。
反基因操纵子技术一建立,就开始应用于流感病毒疫苗,基因突变及结构与功能方面研究。Li等人将A/WSN/33(H1N1)毒株HA蛋白分子上抗原决定簇B 位点上的6个氨基酸分别用A/Japan/57(H2N2)毒株的所替代,制备出W(H1)-H3的转染子。血清学分析表明,无论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还是中和方法测定,W(H1)-H3转染子都能与WSN和HK的抗血清起反应。用W(H1)-H3转染子免疫小鼠,即可产生抗WSN,又能产生抗H3病毒的抗体。这些结果表明,反基因操纵技术,同样有可能用于流感病毒多价疫苗的制备。
反基因操纵技术的建立,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技术中的一大突破,它不仅仅是使流感病毒疫苗研制可能会发生飞跃发展,同时对弄清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突变,毒粒基因结构与功能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表明了流感病毒可能做为一种新的载体。因此,该技术一发表,就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关注。
4 其它类型疫苗
4.1 基因工程活流感病毒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流感病毒某个基因片段特定区域进行特定氨基酸位点,从而产生流感病毒温度敏感型毒株。Parkin等对流感基因PB2表达蛋白进行了几个特定的氨基酸突变,产生出了2个温度敏感毒株,其只能在较低温度时复制。从而病毒只能在上呼吸道繁殖,避免了病毒进一步对体内的损害。同时,由于病毒能在接种部位繁殖,能产生持续抗体,且用量少,节约成本。
4.2 冷温减毒疫苗
目前,是世界唯一进入临床使用的流感弱毒疫苗。其原理是用野毒株感染鸡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从而使病毒的致病力减弱,从而获得冷适应流感弱病毒。俄罗斯已经将人流感冷温减毒疫苗批准使用,该疫苗已在数亿儿童中进行免疫,证明其能提供良好的保护。美国已有上百万人使用,FDA已批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到目前为止,没有流感病毒扩散的迹象。
该型疫苗的接种途径是滴鼻,引发的疫苗过程与流感病毒感染十分相似,因而可以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弱毒也存在毒力返强,造成新的流感毒株的出现的危险。因此,该疫苗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抗原表位疫苗
该类型疫苗是伴随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疫苗。所谓表位,又被称为抗原决定簇,是指免疫细胞能识别的抗原大分子上的一个特定部位,它代表抗原分子上的一个免疫活性区,可以同病毒的受体结合。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出流感病毒的抗原表位,在运用计算机模拟对表位进行优化,从而研制出抗原表位疫苗。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多个不同亚型的表位串联到一起,从而达到抗多个亚型流感病毒的目的。
4.4 通用疫苗
禽流感病毒抗原型的不断改变,使得需要经常变更疫苗成分,才不致于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寻求一种能提供交叉保护性的通用疫苗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流感病毒的M2蛋白通过杆状病毒载体在sf9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免疫小鼠,攻毒后可以异制A型流感病毒的侵袭。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用保守的M2蛋白和NP蛋白作为疫苗成分可预防所有A型流感病毒。
5 小结
禽流感病毒在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使得对禽流感的研究和控制已刻不容缓,因此,安全高效的疫苗研究势在必行。理想的禽流感疫苗应该同时具备诱导产生中和抗体、CTL反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命本身认识的不断深刻,相信一种可以改变目前禽流感病毒防治状况的新型疫苗一定可以出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