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健康指数不规范 免疫减负在争议中前行
在目前的中国,一名儿童在0~6岁需要完成12种疫苗的28次接种来预防13种疾病,一只商品代蛋鸡在0~500天的生产周期当中需要打10多次或20余次疫苗来预防10多种疾病。暂且不论儿童免疫的深远意义,仅就商品代蛋鸡免疫来说,主要目的是让蛋鸡少生病,能够健康成长并且吃更少的料、产更多的蛋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是,虽然蛋鸡的日粮饲喂精确到毫克,饮水供给精确到毫升,但是蛋鸡的免疫程序依然在没有健康指数下以非规范的方式进行,这样反差极大的现象缘何同时同地发生在同一个行业?
免疫现状:与一场一策差距甚远
从目前的中国市场来看,国内的养殖企业、养殖场一般按照蛋种鸡企业提供的建议免疫程序或疫苗生产企业提供的参考免疫程序来对商品代蛋鸡进行免疫,不论其饲养的是国外引进品种还是国内育种企业自主培育的品种。
与此前大众媒体报道大连某养鸡场的蛋鸡一生至少要打23次疫苗相比较,目前在业界广为流传的一套商品代蛋鸡免疫程序建议在0~120日龄至少需要免疫15次,且至少10次需要注射免疫(见图1)。某国外蛋种鸡企业2016年饲养手册提供的某品种商品代蛋鸡建议免疫程序在0~16周龄免疫次数达19次,其提供的某品种父母代蛋鸡建议免疫程序在0~16周龄免疫次数达17次。此外,120日龄后或进入产蛋期后还需要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接种疫苗。
大部分1日龄雏鸡在孵化场需要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虽然专为孵化场开发的自动化接种设备大大提高了免疫效率,但亦有专家认为,1日龄雏鸡在出壳当天会遭受应激:它们会被从出雏机中取出、进行性别鉴别、断喙、免疫接种,并且它们还必须进行运输,在到达农场前可能要经历几个小时的运输。免疫程序不应太密集,因为它们还只是35~45克重的小生命。
目前,蛋鸡普遍免疫的疾病约有11种(见图1),其中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被列入中国农业部《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之中(见图2)。其中,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推荐免疫至少各有4次,传染性法氏囊病、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推荐免疫至少各有3次。
图2 种鸡、商品代蛋鸡常见的四种疾病推荐免疫方案
与此同时,蛋鸡的免疫失败、免疫失误、免疫不当的现象亦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的痛点,同时还有动物疫苗中毒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是执业兽医人才匮乏、免疫机制落地难。
案例一:某养殖户5000羽商品蛋鸡,180日龄,刚刚进入产蛋高峰,部分鸡发热、拉绿屎、流泪,病鸡精神委顿,食欲消失,体重减轻,产蛋减少或停止产蛋,少数鸡因失明而不能觅食饥渴而亡。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此养鸡场免疫流程在操作方法上出错:刺种鸡痘疫苗时每刺几羽鸡后,就用酒精棉球将刺针仔细擦拭一下,然而正是这种操作方式,导致了鸡痘的群发。因为对刺针用酒精擦拭消毒时,杀死了鸡痘病毒,致使免疫失败,最终导致了鸡痘的群发。
案例二:2016年9月14日,广西南宁的一名2岁女童误将家中放置的250毫升的包装瓶鸡疫苗当牛奶喝下,经过数天治疗无效后离开了人世。
鸡疫苗为什么会被置放在家中且让小孩子触手可及?养殖户缘何对鸡疫苗管理如此疏忽?此新闻事件调查始末缘何从未提及执业兽医这一重要角色?
虽然以上两事件均可以说是个案,但前一事件对蛋鸡疾病免疫来说不可忽视,一个养殖场免疫失误可能引发疫病扩散,会对当地蛋鸡业甚至全国家禽行业造成极大危害;后一事件则关系人身生命安全,足以引起全社会关注。
目前,《国家新城疫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提出,养殖场要按照“一病一案、一场一策”要求,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净化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监测净化。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专家也提出“一场一策”的观点,但是,如何实施仍需打上一连串问号,特别是具有动物诊疗资格的执业兽医人数与养殖场数量之间相差悬殊的现实。
中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认定官方兽医11.05万人、国际动物卫生证书签证兽医官1466人,7.67万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目前,据美国兽医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美国兽医总计为111406名;其中执业兽医为66759人;2016年12月31日,美国兽医有114262,其中执业兽医为68213人。中国畜牧业统计数据显示,仅就蛋鸡来说,2013年全国年存栏数2000~9999只的中等规模蛋鸡养殖场(户)数量为223118个,年存栏数10000~49999只的中上规模养殖场(户)数量为38112个。
健康蛋鸡减负增效用事实说话
无论蛋鸡免疫次数多少,还是对一种疾病免疫多少次,重要的是免疫是否对真正对蛋鸡健康及生产性能有利,而由于缺乏蛋鸡健康评判标准、一场一策又难于普及养殖水平层次不齐的蛋鸡养殖业,特别是声称蛋鸡规模超大而实则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下养殖的一些企业,其免疫程序如何实施与监督依然存在漏洞。因此,对于蛋鸡免疫程序,怎样算恰当、怎么优化、怎样算科学等问题一直是行业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有一些专家认为,超次数、超剂量、超日龄都会使得蛋鸡免疫效价打折甚至失败,还带来诸多机体应激,诱发更多疾病。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减少疫苗和免疫目前主要是在生物安全做得比较好的大型企业中试验、实践和推广,但是对于蛋鸡生产主体的散养户来说,还是健康养殖理念上的意义,减不了太多,只要“病”的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疫苗和兽药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在疾病的威胁面前,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健康养殖?蛋鸡到底健康吗?畜禽到底健康吗?对此,有提倡健康养殖的,也有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但是,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俞道进表示:“我个人认为,养殖业大块趋向于不健康,动物用的原料、动物处的环境、整个中国的生产环境和水平、生物安全的水平这四大块,现在国内的水平都算不上是健康。”
重要的是,怎么界定蛋鸡是否健康?事实上,人的身体健康目前至少按照男女、年龄、体型等设有体水分率、骨量、肌肉量、基础代谢、内脏脂肪率等判定指数,但是蛋鸡目前主要有一些是否发育完全、生产性能指数、蛋壳颜色以及蛋鸡的相关信号。
即便这样,从目前的科学理论出发,朝着蛋鸡相对健康的体况下生产更多的高质量的鸡蛋一点点实践科学减负并非不可能,但也不可忽视争议的必要性和中国蛋鸡养殖情况的复杂性,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性。
事实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早在2009年就指出,国内蛋鸡免疫存在“三多一大”的现象。后来,刘秀梵院士提出“科学减负”理念。以此,不论从蛋鸡健康和产蛋性能以及养殖成本等方面来看,只要在同时考虑生物安全、因地制宜、科学检测、科学评估、一场一策、一病一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减负,会让蛋鸡产业链增值并有利于蛋鸡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持续发展,而非仅仅是蛋鸡养殖场。
养鸡场怕免疫,蛋鸡养殖场更怕免疫,因为免疫并非是纯劳动密集型工作,而是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融合度较高的一项工作。通常,规模蛋鸡养殖场雇佣数10名甚至更多的免疫人员抓鸡、注射、免疫,而这样蛋鸡并不欢迎因为这会增加其应激,养殖场免疫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向免疫诸多环节发力是养殖场降成本增效益的一大途径。
目前,峪口禽业300万只父母代蛋鸡实践科学减负——免疫程序优化取得初步成效,通过“5减2不免”,将父母代蛋鸡免疫次数从原来的57次降低到20次,每只父母代蛋鸡降低成本2.96元。据峪口禽业首席兽医官刘长清介绍,“2不免”即21日龄前不免疫和产蛋期不免疫——并不是21日龄前完全不免疫,而是提前至1日龄进行免疫(MD、IBD、ND+IB),但前提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健康基础,没有禽白血病、鸡白痢等垂直传播疾病,健康一致,抗体一致。
来源:《国际家禽》
观点很好,一场一策,但是在咱们国家,除了一些养殖量很少的地方可以实现,主要的养殖大省养殖环境恶劣,已经做不到了 学习了
要不要减负,跟用不用开口药一个道理,还是要根据实际的鸡群健康状况。免疫程序应结合当地疫情情况和上一代次的免疫情况,以所测的实际抗体水平为依据,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实际的抗体水平是基础,免疫程序是随时修正的。有几个养殖场做到了定期和不定期做抗体检测?
江门蛋鸡 发表于 2017-9-30 2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不要减负,跟用不用开口药一个道理,还是要根据实际的鸡群健康状况。免疫程序应结合当地疫情情况和上一代 ...
赞同,要建立自己的检测机制,记录数据,画出基准线,这个是长期工作,不是一两次能完善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