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飞 发表于 2017-5-22 20:39:25

由“痰”引起的“血案”

痰饮是由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所伤,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湿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病因之一。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就形质而言,较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而言,如咳出的痰液,呕恶而出的痰涎。无形之痰,指视而不见,触之难及,闻之无声,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的痰而言。无形之痰,虽隐伏难见,但通过临床症状及舌苔、脉象(有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等来确定为痰饮证。
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腹腔及肌肤;而痰则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皮肉筋骨,无处不到,形成多种病证。
痰饮的致病特点:
(1)致病广泛,症状复杂:痰饮可随气而行,全身上下内外无所不至,可引起许许多多的病证。如痰饮逆于上,可见眩晕;痰饮流于下,则见足肿;痰饮停中焦,则影响脾胃的运化;痰饮在肌表,可见身重。这些病证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2)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痰饮停滞易于阻滞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又可以流注经络,导致经络壅塞,气血运行受阻。例如:痰饮停留于肺,使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喘息、胸部满闷;痰饮流注经络,使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痰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痰核、瘰疬等;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
(3)易蒙蔽神明:痰饮扰及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如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或痴呆、或癫证等;痰火扰心,可见失眠、易怒、甚至发狂等症。
(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为水湿停滞积聚而成,具有湿邪重浊粘滞的特性,因而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临床上由痰饮所致的咳喘、眩晕、胸痹、癫痫、中风、痰核、瘰疬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因此,痰病又常被称之为“顽痰”。
中医痰分很多种,不要混为一谈,应该分清。
当下我们的中兽医在治疗“痰”,这个问题上越走越远!

希望高手讨论一下自己的治疗!如果还是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我觉得不妥!


滑燕三 发表于 2017-5-22 22:25:38

个人认为是温病,大方向不错就好搞

云中雪林 发表于 2017-5-22 23:54:05

看起来好深奥

反正我是不通

赞一个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老杨头 发表于 2017-5-23 04:39:18

想介绍就介绍明白、以免误导、中医水深、就痰讲有形,淡无形痰、湿、燥、气、寒都有、就你这三言二语一种也说不明

老杨头 发表于 2017-5-23 04:42:29

主要把血案讲下、坐等、不要有气无痰

蓝火 发表于 2017-5-23 09:09:40

血案在哪:lovelines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痰”引起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