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美国之教育趣事 一斑可窥
在美国堪萨斯城郊发生了一件事,在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起源于一位美国女教师因学生缺乏诚信,愤然辞职,从而导致了一连串的社会反应。
当时,在这位女教师所任教的高中,有一批高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而她班里有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
本来批评一下学生,教育他们今后别犯这样的错误,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而女教师却偏偏固执地认为,
这些学生素质低下,才导致了他们去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
因此,这位女教师不但将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判为零分,并且还警告他们将要面临留级的危险。
学生们的试卷被判为零分后,引起了家长们的抱怨和反对。
他们大动肝火,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女教师重新评判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
学校领导不堪重压,只得将矛头对准女教师,迫令她屈从。然而这位女教师对于校方和家长们的要求严词拒绝,结果执拗不过,只得愤然辞职。
令校长始料不及的是,这位女教师的辞职,成了全市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结果,绝大多数的与会者都支持女教师。
学校领导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只得征求老师们的意见,结果该校近半数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降格满足了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
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
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辩,家长们只得让步,同意了对孩子们的留级"处分"。
后来,这位女教师的辞职,引起了接二连三的社会反应。
她本人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聘请她去工作的电话;
一些公司甚至给学校发传真,向学校索要作弊学生的名单,以确保他们的公司今后永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某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在一次招生入学考试中,见到报考的考生中有位与作弊的学生同校的女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不要搞欺骗啊!”
一位同作弊学生的家长住在一起的女士,对电视台的记者忧心忡忡地说:“我非常担心从我们这个社区出去的人,是否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一位美国商人在一次演讲中,借题发挥道:“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我们无法取笑美国人的小题大做。
倘若一个人失去了诚信,
他就会变得尔虞我诈;
一个企业要是失去了诚信,
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商品;
一个社会要是缺失了诚信,
就会到处充斥着奸诈欺骗的小人。
美国人重视诚信,正如他们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取信立足社会的根基。
倘若这个人缺失了诚信,也就缺失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美德,
他也只会危害社会,侵犯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转载自微信
你想影射什么?值得深思
?《?》
老杨头 发表于 2017-4-12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影射什么?值得深思
影射什么?
他想说流氓不讲诚信!
老杨头 发表于 2017-4-12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影射什么?值得深思
?!
转的 文章
我不是原创!
映射????
没有的事
微信的文章一大半都是假的,信微信不如信春哥。 eric185 发表于 2017-4-12 2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微信的文章一大半都是假的,信微信不如信春哥。
公众号 一天读一本书
应该是靠谱的
不是朋友圈 各种转发
别提诚信,这会让中国的企业无地自容。 别提诚信,这会让中国的企业无地自容。 云中雪林 发表于 2017-4-13 00:39
公众号 一天读一本书
应该是靠谱的
中国人对编写鸡汤文乐此不疲,这篇文章在所有网站上都是一模一样,一字不差,说明只有一个出处,并非多家媒体同时报道。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轰动性,显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不可能只有一个报道源,而且结尾部分的描写体现出相当深入探究性,也和现在新闻媒体的常规方式不同,所以真实性实在无法保障。美国是不错,但远很多中国人想象的那么好。 这些老师都很有骨气,敬佩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 美国人讲诚信,他们真的就诚信吗?假如他们不缺诚信,他们最缺的是仁。 eric185 发表于 2017-4-13 0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人对编写鸡汤文乐此不疲,这篇文章在所有网站上都是一模一样,一字不差,说明只有一个出处,并非多家 ...
嗯对
有很多听起来不错的
实际有钱人的游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