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中小型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操作方案(下)
十二、野鸟控制:野鸟也是传播病原的主要途径,但对野鸟控制通常比较困难。
[*]一般做法是:在鸡舍50米范围内只种草,不种树,减少野鸟栖息机会。
[*]另外,搞好鸡场周围卫生,对散落鸡舍周围的饲料及时的清扫干净,避免吸引野鸟飞入鸡场采食。
[*]最重要的是,鸡舍所有的出入口、前后门、窗户等必须安装防护网,防止野鸟直接飞入鸡舍。
不养猫、玩赏鸟、水禽。
十三、蚊蝇控制:
[*]5亿个细菌/苍蝇,60多种细菌;
[*]搞好卫生;
[*]使用有效的杀蝇剂;
[*]如果准许:饲料中适当添加杀幼虫剂,如:环丙氨嗪。
十四、昆虫控制:
[*]昆虫是疾病的传播媒介(虫媒性疾病—禽痘、住白细胞原虫、IBD),必须在移居于木制品或其他物品前,将其杀灭。
[*]当鸡群出栏后,这时鸡舍还较温暖,应该立即在垫料、鸡舍设备、和鸡舍墙壁的表面喷洒杀虫剂。第二次在熏蒸前使用。
处理方法
[*]空舍期进行杀虫;
[*]地板床下撒石灰;
[*]自制诱虫装置。
杀虫药物程序
B:饵料;D:粉料;EC:浓缩乳剂;F:悬浮剂;PM:预混料;RTU:即开即用;WP:吸湿性粉剂,WPS:水溶性粉剂
十五、死鸡等废弃物的处理:
处理死鸡避免环境污染,防止与其他家禽交叉污染,控制疾病鸡舍间、场内传播。
[*]埋坑法。
[*]焚烧法。
[*]堆肥法(正常情况下,2-4天温度迅速上升,高峰温度可以达到57°C—66°C。因为昆虫、细菌、病毒分别在46°C、55°C、60°C时被杀灭。堆肥可以有效的将这些微生物消灭。30天全部完成。)
十六、饲料卫生:
[*]避免使用动物源性成分,控制沙门氏菌污染,减少细菌和霉菌孢子、真菌含量,在饲料中使用抗霉制剂有助于控制霉菌繁殖和随即产生的真菌毒素;
[*]供应商的质量——优质供应商;
[*]定期检查饲料仓库,防止害虫进入;
[*]运送要在围栏外或大门口进行,不要让送料车直接开到鸡场内;
[*]对饲料库定期打扫干净,进行消毒。
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霉菌毒素对血管壁的损伤使血压升高,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腹水症多发,或在皮下出现胶东样水肿。胆囊黏膜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而发炎,出现胆囊脆性增大的现象。
肠道黏膜受损、疾病感染率增加,造成顽固性拉稀,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
早期感染的雏鸡,可见肺、气囊上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小结,病程较长时还可见到钮扣状的霉菌菌落 。
十七、饮水卫生: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水质检验。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则证明有细菌、硝酸盐并受污染。
[*]饮水中添加消毒剂或酸制剂,经常用消毒药清洗饮水器。
目前规模划养鸡场水线面临的主要问题:
[*]浅表地下水污染,大多数人忽视;
[*]水线产生“生物膜”污染,二次污染源;
[*]家禽饮用水未得及时的消毒,细菌的大量繁殖促使生物膜的形成,再加上鸡舍适宜的温度,使得封闭的饮水系统变成供应细菌的容器;
[*]水线中经常添加的抗生素、维生素、电解质等药物,其所使用的载体如糖类、奶粉等易附着于水线管壁,也为生物膜内的细菌提供了所需的养分;
[*]封闭水线的低压供水,难以有效破坏生物膜。原本清洁的水鸡群饮用时却成了污染源,使得病原菌在鸡体内重新大量繁殖,引发肠道疾病,威胁鸡群的健康及生命;
[*]由于生物膜、药物的附着造成水线堵塞,造成饮水器漏水。鸡舍内后期湿度增加,导致垫料潮湿,释放大量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也会对鸡群的健康构成威胁。
生物膜的危害
[*]在饮水管道有生物膜的环境中,细菌每30分钟就可繁殖一次;
[*]特别是在夜间,家禽不喝水时,水线内的细菌有充足的时间繁殖。按细菌繁殖周期来算,如果一开始水中的含菌量为100个/毫升,经过一晚上,其数量会达到5百万个/毫升;
[*]生产实际中,屡治不愈的采食量低、持续不增料、拉料便等症状都与水质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由于生物膜的存在,疫苗或药物被有机污垢吸附或被有机污垢破坏,致使疫苗或药物不能正常发挥效果。
饮用水管理育雏时每周采用带压水冲洗水线1-2次,产蛋每周1次,并检查冲洗的水质干净程度,必要时用酸制剂或者管道净化类产品浸泡水线。
细菌生长的合适pH值为7.0-8.0,霉菌生长pH值为4.0-5.8,酵母菌生长pH为3.8-6.0。
十八、空鸡舍消毒:
[*]鸡舍消毒必须在彻底清洗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是无效的鸡舍的消毒工作应程序化和制度化;
[*]鸡舍的消毒包括舍内的消毒,生产用具的消毒、舍外消毒;
[*]要有足够长的保留时间使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充分发挥作用;
[*]谨记在远离农场的地方排污和倾倒垃圾。
[*]
消毒的重要性
[*]清扫:8亿个细菌/克垫料,50万个细菌/克尘埃,75%病原菌;
[*]清洗:病原菌<75~90%,但每平方厘米表面仍有104-106个;
[*]细菌,还不包括真菌和病毒;
[*]喷洒消毒剂:消灭病原菌95%以上;
[*]管线清洗消毒:专业管线消毒剂;
[*]熏蒸:病毒、细菌杀灭率:99.9%以上;
[*]空栏期是禽场清洗、消毒和隔离的最佳时机。一般禽场的空栏期应不少于15天。20万羽以上的禽场,空舍应延至18-20天。
清洁程序:
[*]腾空鸡舍,移出全部家禽设备及垫料
所有能够搬动的设备均应搬至舍外进行清洗和消毒;用压缩空气和毛刷除去顶棚、屋梁及所有器具上的灰尘和污物,并清洗地面和墙面。
[*]用消毒剂消毒饮水线
消毒液应在饮水线中至少滞留12h,然后用清水冲净。注意所有器具的表面应先以农用洗涤剂通过低压喷枪喷湿,并且在潮湿或泡沫状态下维持20分钟以上。此时若用高压喷枪会产生含微生物的飞沫,污染环境和人;然后用高压喷枪喷出洁净的冷水冲掉污物,这对有效消毒是十分重要的。
3、杀虫鸡舍在移出所有家禽开始清洁程序之前,进行杀虫剂烟薰(除虫菊酯类或其他适当的杀虫剂)。杀虫动作要快。由于此时鸡舍是温热的,昆虫和螨类仍处在活动状态,因此,杀灭效果较好。
4、消毒程序
[*]按推荐稀释浓度进行喷雾消毒,消毒药务必覆盖所有物体的表面,达到“流淌”的地步为宜。
[*]过道和围栏必须清洗和消毒。
[*]搬入已经清洗消毒的器具,并重新拼装。
[*]铺上垫料,安装好各种设施。此时,工人进入鸡舍必须穿戴清洁的衣帽和消毒过的靴子。
[*]最后,进行热喷雾消毒,密闭1小时,然后通风30分钟,即可再次进雏放养。
[*]对水槽、饮水器、食槽等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墙壁、地面要用石灰火碱水消毒。
[*]在进鸡前半个月,或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1周,固体甲醛3-5g/m3熏蒸,或用福尔马林直接喷雾。
十九、鸡场饲养期消毒:
[*]在鸡场的门前设置消毒池,盛放消毒液,对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
[*]每天对鸡场清扫一次,每周用3%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喷洒鸡场一次;
[*]鸡粪、垃圾应及时清除,并运至远离鸡场的地方,采用发酵法或堆粪法进行消毒。
[*]
[*]
带鸡消毒
[*]定期使用消毒剂对鸡舍内环境和鸡体喷雾,以杀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达到预防消毒的目的,对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则效果更佳有利于疫苗充分发挥效力,避免早期感染;
[*]带鸡消毒的方法育雏期隔日1次育成期每周2次产蛋期每周2-3次;
[*]带鸡消毒应避免发生应激反应消毒前后12小时内给鸡群饮用0.1%维生素C溶液或抗应激多维;
[*]选用剌激性小高效低毒消毒剂。
[*]
[*]在鸡场的门前设置消毒池,盛放消毒液,对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
[*]每天对鸡场清扫一次,每周用3%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喷洒鸡场一次;
[*]鸡粪、垃圾应及时清除,并运至远离鸡场的地方,采用发酵法或堆粪法进行消毒。
带鸡喷雾消毒
[*]冬季喷雾前,舍内温度应提高2-3°C,以防水分蒸发引起鸡体寒冷。消毒液温度也应高于舍内标准温度;
[*]进行喷雾时,喷雾量以鸡体和笼网潮湿为度,不要喷得太多、太湿;
[*]消毒时间宜选择在晚上,以避免鸡群受惊吓,引起扑飞和挤压。
[*]
消毒的基本原则
[*]鸡场消毒应程序化和制度化固定的消毒程序/严格的消毒制度;
[*]将消毒工作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
[*]消毒工作要做到位、彻底。
二十、种蛋和孵化场卫生:
二十一、环境监测和免疫监测:
[*]鸡场的卫生制度、免疫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常规监察;
[*]对孵化厅空气、种蛋表面,使用的物品、垫料、饮水,一日龄的雏鸡卵黄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每项工作的成效;
[*]血清学试验可以检测鸡是否带病,并对一些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能力提出印证;
[*]根据检测结果可对生物安全措施和免疫程序进行调整。
二十二、科学的免疫接种:
[*]合理的免疫程序;
[*]正确的选择疫苗和生产厂家;
[*]恰当的免疫方法;
[*]正确的保存疫苗;
[*]警惕免疫抑制;
[*]必要的免疫监测:
疫苗只能提供基本的防病能力,不能只依赖疫苗,更不能把疫苗当治病手段。
二十三、合理的用药:
[*]养鸡场首先要做好隔离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同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免疫接种,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原则:要尽量减少用药;
[*]当发生疾病时,要由兽医根据疾病的种类、动态确定用药治疗方案。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正确投药,控制感染防重于治,诊断为先,对症下药;
[*]群体预防和个体;
[*]正确的选择药物,药敏试验,并避免中毒和耐药性产生;
[*]选择投药时机;
[*]最佳途径给药,合理剂量,恰当疗程。
防止病原进入鸡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严格的执行生物安全程序将会带来高生产效益、低成本;即便发生疾病,也会很容易被检测出并及时控制疾病源头。
大总结科学的选址是基础,良好的鸡舍建筑是物理性屏障,清洁卫生是根本,完善的管理是保证,有效的消毒是关键,确切的免疫是核心,科学的用药是补充,完善生物安全体系获得养殖效益的保障。
很详细的资料,收藏了 值得收藏,尤其是饲养管理人员更要好好学习一下 有上篇吗?有的话请转一下 牧人心语 发表于 2017-3-30 10:38
有上篇吗?有的话请转一下
适合中小型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操作方案,经济实惠!
http://bbs.jbzy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34&fromuid=9748
(出处: 鸡病专业网论坛)
值得收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