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妙招控制鸡舍温差(下)
温度、湿度、通风,这三项是鸡场管理的要点。尤其是温度,天气、季节、鸡棚设计等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温差,导致鸡群生病甚至死亡。那么,到底该怎样控制温差呢?上期为大家讲了五点,本期的妙招更实用。六、密度温差控制
鸡正常的体温是42度,控制密度温差的一个原则是不让鸡相互拥抱取暖。一般鸡场饲养密度,地面饲养为不超过10只㎡,网上饲养的也一般不超过13只㎡。
冬季如果通风设备不很理想,要避免盲目扩大密度,以免诱发气囊炎、大肠杆菌、腹水等疾病。可以用网片将鸡分成几段或几片,不让其来回自由奔跑,以免鸡都挤在一起时热,分散开来又凉。
七、季节性温差控制
季节交替易出现温差,尤其是冬季,寒冷多风,一天比一天冷,寒流一来更容易产生冷应激。此时温差控制主要在于鸡舍的密封及保温情况:
1、温差会形成风,要避免通风口进来的凉风吹到鸡。
2、使用不带内袋的饲料袋遮挡上一部分,减缓风速,同时又给鸡舍提供氧气。
3、注意看鸡舍的墙壁、棚顶、隔断是否有水珠形成,凡能形成水珠的位置,冬季将会有凉气渗入进鸡舍,造成鸡舍内温差拉大和局部鸡群受凉。
4、适当给鸡舍增加湿度,尤其是20日龄之前的鸡。
八、鸡背、腹部温差控制
主要是指笼养鸡,临床上很多温度表都挂在鸡背的高度,而鸡最脆弱,最怕受凉的是腹部。温度表及温度探头,悬挂的高度不同,所测的鸡舍温度不同(悬挂位置越高,温度越高)。
在秋冬季节必须将探头放在网面以下5公分处。笼养鸡宜在上两层育雏,待换毛结束后再移到最下面的一层,因此建议温度探头的位置应该在第二层下5公分处。
九、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大,需要不断调整供暖设备和通风设备,才能降低舍内温差。最明显的四个阶段:7:00—11:00,升温阶段,13:00—15:00,高温阶段,17:00—22:00,降温阶段,凌晨1:00——4:00,低温阶段。养殖户们要根据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灵活调控。
十、扩群温差
临床上15%的鸡呼吸道病与扩群有一定关系。那扩群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扩群前,对即将要扩的位置育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鸡时,先将塑料隔断拉下,注意2小时内不要往里放鸡。
2、扩群前,适当提高鸡舍内温度(可以提高到30%—40%张口呼吸的鸡),并持续到扩群后24小时以上,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
3、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不扩群,鸡群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4、一般塑料隔断有两层,相距不超过5米,隔断必须全密封,尤其是网面以下更不能进一点凉风,挡鸡的网面一般距离塑料隔断有1米以上的距离,不能让鸡直接接触塑料隔断。
学习了,好贴! 学习了,好贴! 回复了,怎么抢不到啊? 喜欢,收听您了 锄禾日当午,不如抢红包苦,辛辛苦苦,终于抢到了1鸡蛋红包,不容易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