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6-12-22 17:17:12

看维生素鱼肝油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从“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的几种常见因素”的增加几率上,我们可以做一下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与有关理论及生产实际和临床实践能够吻合。通过这些真实的数字,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容易切准脉搏,更深入地认识维生素尤其是鱼肝油特别是新型鱼肝油在养鸡生产中应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掌握维生素临床知识与应用意义,精准营养,充足均衡,指导好养鸡生产上的维生素外补充。


先让我们看一下大家普遍认同、技术资料普遍载录的“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的几种常见因素”。





再就“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的几种常见因素”,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分析:
VA: 13/18=72.22%(意寓:在18种需要量增加的常见因素中,VA占了13种,占比72.22%,最高,可见其重要性。)VD:11/18=61.11%VE:10/18=55.56%VK:5/18=27.78%(主要是病理因素)Vc:12/18=66.67%(主要是生理因素和管理因素)VAD:10/18=55.56%VADE:8/18=44.44%(A、D、E占常见的14种维生素的比例为21.43%,但需要量增加几率近乎一半,即有50%的可能性需要增加ADE,可见其补充添加的必要性。)
维生素AD和ADE,都叫鱼肝油。一般鱼肝油主要含维生素A和D,为粉剂或油剂。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养殖户现在普遍使用的“鱼肝油”。粉剂产品是A和D与乳化剂预混合后再加入载体混均的制剂,该类产品维生素A和D的吸收率大约为20—25%,生物利用率30%左右;油剂产品实质上是参照人医“药用型鱼肝油”口服液,移植到动物产品上的“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D油”,好一点的进一步乳化处理,乳滴能够达到微米级(μm),有一定的水溶性。乳化好的能达到纳米级,溶解于水,吸收率可达40—45%,生物利用率能达到55%左右。纳米级的概念是100纳米以内,均属于纳米级。人头发直径是7万5千纳米,13纳米相当于头发直径的5000分之一,100纳米相当于500分之一。
维生素E是天然抗氧化剂,对VA有保护作用。VD易被氧化破坏,VE对消化道和机体组织中的VD有保护作用,同时抑制自由基产生,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并且还是生育酚,有促进繁育的作用。VE增强免疫机能,提高抗应激能力。因此,在原有鱼肝油AD基础上,人们又添加了维生素E。归纳起来就是鱼肝油(ADE),而A、D、E都与免疫有关,也就是与感染抗感染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关,表现在病理性因素方面应用多。
VAK:4/18=22.22%A、E、K需要量增加主要是病理因素,表中VD病理因素需要量不见增加,而是在生理和管理因素上,这也说明平日给鸡用鱼肝油,主要是补充VD于生理和管理因素导致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增加,促进钙的吸收。这和如下的文献结论也是相吻合的。“与鱼类不同,鸡和其它陆地动物肝脏不能储存适量的维生素D,只能储存少量的维生素D,舍饲环境和更高的生产预期都要求额外补充,而在多数情况下,鱼肝油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VB: 8/18=44.44%VB共9种 ,与ADE同时需要量增加的几率相当,与VC和VD的类似,表上病理因素无增加,主要增加于生理和管理因素。把环境因素再单独列出来,则是4个方面的因素,其中3个方面对维生素ADE(鱼肝油)需要量增加,占3/4=75%,可见其重要性。维生素A、D、E都是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胆汁乳化,在胆汁酸盐的作用下才能为机体吸收利用。幼禽畜肝脏发育不全、肠毒杆菌与药物及霉菌毒素等毒害物质都会导致肝功失调或肝损伤,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从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鱼肝油)的吸收。再加上现在的养殖生产上,禽畜尤其是幼禽幼畜肠道往往不健康,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更加困难。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的养殖生产上是普遍现象。因此,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鱼肝油AD也好,ADE也罢,粉剂也好,油剂也罢,都存在着致命的吸收利用问题。
作者:周少华

烟波钓徒1987 发表于 2016-12-27 09:00:22

这篇文章观点有点偏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维生素鱼肝油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