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6-9-22 21:26:24

秋燥来袭,鸡场该如何应对?

今夜22时21分,24节气之一——秋分来临。据悉,这是继1896年9月22日21时04分秋分之后,120年以来最早的一个秋分时刻。秋分日,昼夜等长,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后,天气将渐渐由热转凉。秋分时节,秋雨期已基本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开始出现“秋燥”的气候,鸡场需要做好鸡舍小环境的管控工作。这就要求鸡场管理人员,饲养员除了了解和掌握标准化鸡舍的日常操作管理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温度与通风的人工可控状态,使鸡舍局部小环境维持在符合鸡群生长、生产目标的范围内。
1、温度控制通常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篷布摇起一半或全部,防止刮风使舍内温度骤降。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和鸡群的表现调节进风口的大小。进风口要用铁丝或绳子把塑料布和三合板固定牢固,使风向上吹,不要让冷风直接吹鸡,防止冷应激造成鸡群发病。正对温控仪处的风窗不要打开,防止冷风直吹温控仪。
2、空气把控舍内以空气新鲜、气流速度较慢为好。当舍内氨气味较大时,应首先提高舍内温度,然后加大通风量。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若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每次通风时间可短些,通风次数可多些。通风时一定不要留死角。如要增加排风扇的开启个数,增开后仔细观察鸡群的表现,无不良反应再进行。
3、补充光照人工补充光照应从9月中下旬开始。一般4-5月份孵出的新母鸡,当年无需补充光照;1-2月份孵出的新母鸡,当产蛋率达到高峰时,需进行补充光照,但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时间之和不可超过14小时;再产母鸡9-10月份如果仍保持稳产、高产,则可延长光照时间,使产蛋高峰期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4-16小时。
除了上面几点之外,还需要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做好鸡舍卫生工作,同时需要注意加强肾传支、法氏囊、鸡痘、呼吸道等疾病的预防,相信大家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鸡场便可安全的度过这个“燥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燥来袭,鸡场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