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炳欣 发表于 2009-3-17 19:08:47

蛋鸡脱肛

鸡脱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病,往往多见于蛋鸡产蛋的初盛期。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鸡的生产力,弄不好还会引发啄癖。
  一、临诊症状
  脱肛通常见于蛋鸡开产后不久,蛋壳带血,患鸡肛门发红水肿或发绀;泄殖腔中流红白色分泌物,继而外翻,失去自行恢复的能力。由于受外界污染,泄殖腔污秽不洁,沾有泥土、草屑,粘膜出现坏死、糜烂。此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行动强拘,里急后重。
  二、病因病理
  1.从中兽医角度分析: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伤及脾胃,致使气血亏损,中气不足,元阳衰弱,初期肛门略外翻,并可自行收回,进而气虚下陷,提举无力,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脱出肛门。此外,过度努责和长期下泻,均能损伤脾胃,过耗中气,导致中气下陷,不能升提,则肛门括约肌松弛,因而直肠脱出,发生脱肛。
  2.从西兽医角度分析:引起蛋鸡脱肛的原因有:蛋鸡输卵管发炎,频繁产蛋刺激粘膜引起。维生素A、维生素E等缺乏引起输卵管及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角质化,失去弹性引起。患鸡长期水泻,引起机体脱水,生殖道干涩,产蛋努责也可引起。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加之初产时机体调节机能不太正常,产大蛋、双黄蛋,造成肛门裂伤而引起。此外,育成期运动不足,机体偏肥,产蛋时腹壁脂肪压迫输卵管,不能正常回复造成。还有,开产前,过强过早补充光照造成体成熟与性成熟的不一致,过早开产,因难产引起脱肛。
  三、治疗方案
  1.首先从饲养管理及环境上分析,查找原因并纠正之。群鸡运用中药进行调治,选用:防风、荆芥、升麻、党参、黄芪、当归、白术、五倍子、诃子、郁李仁各等份。研碎以每千克体重2克,拌料,连用3~5天。
  2.水中用鱼肝油精华粉,按每包50克对250升水,同时用阿莫西林或强力霉素饮水,连用1周。
  3.挑出重病鸡只,适当禁食,控制其产蛋,直肠脱出时用0.25%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纳入腹腔。然后,肛门作荷包式缝合,外涂抗生素软膏,必要时可用普鲁卡因作封闭。
  4.对于无治疗价值的鸡作淘汰处理。通过上述综合治疗,不少顽固性脱肛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讨论
  以往在我们临诊工作中,对于脱肛的诊治往往只注重运用西医疗法,采取抗菌消炎和控制采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其结果脱肛常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在我们借助于传统的中医,进行辨症施治,结合西医,效果很好。方中,以防风、荆芥、升麻祛风止血,升阳理气;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当归、白术养血益血;五倍子、诃子收敛;郁李仁润肠通便。诸药合用,标本兼顾,药到病除。
  西药疗法,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属广谱抗菌药,消内外之炎症;鱼肝油精华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对缺乏弹性、角质化的泄殖腔粘膜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临诊过程中再从环境及饲养管理上正确处理,脱肛之症,自当解决。

wangjun1978 发表于 2009-3-17 19:29:07

好帖!顶!

剪刀客 发表于 2009-3-17 19:35:03

dingyix顶一下,请教一下因青年鸡饲养管理出现的体重,发育不均衡引起的脱肛如何处理较好?

新机手 发表于 2009-3-17 19:38:03

我喜欢收藏

鸡将军王 发表于 2009-3-17 19:49:00

收藏了 :victory::victory::victory:

共赢未来 发表于 2009-3-17 19:54:48

石膏补中益气散都不错

高志强 发表于 2009-3-17 20:01:58

不错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3-17 20:19:19

此贴不错,很有收藏价值。 :)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9-3-17 20:43:09

谢 谢楼主

鸡舞翩翩 发表于 2009-3-17 22:00:43

收藏。

李势隆 发表于 2009-3-17 22:27:44

一般脱肛的蛋禽建议淘汰,治疗虽然可以部分痊愈,可复发率高,同时饲料消耗大,大养殖场几乎以淘汰无主,不提倡治理

八方平安 发表于 2009-3-17 22:43:10

补中益气散都不错,我用了很多年,治了很多户的鸡

于炳欣 发表于 2009-3-18 09:25:37

引用第2楼剪刀客于2009-03-17 19:35发表的:
dingyix顶一下,请教一下因青年鸡饲养管理出现的体重,发育不均衡引起的脱肛如何处理较好?

其实我感觉这个病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育雏阶段,保证蛋鸡5周龄体重达标是一个关键,还与蛋鸡体成熟性成熟有关系。如果到青年鸡的时候再补救,没有办法。

于炳欣 发表于 2009-3-18 09:28:39

方 名: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总 结:补中升阳 
  
  组 成:黄耆、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主 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 减: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 
  3.肺热欬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
  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归 经:足太阴阳明药 
  方 义:1.肺者气之本,黄耆-补肺固表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
  3.白术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
  6.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
  6.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 
  7.生姜-辛温;大-棘甘温==用以和营?,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
  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变化方:1.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
  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术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术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
  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术,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
  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
  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汤,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
  出,身痛,脉浮无力。
  煎服法:姜三斤,枣二枚,煎。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补中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组成】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chengyi 发表于 2009-3-19 21:29:21

ok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蛋鸡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