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没有的肉鸡养殖实战最新技术
商品肉鸡规模化(10000只以上)饲养管理操作一、肉鸡生产饲养管理要点
(一)、场区的卫生消毒
1、控制与生产无关人员,车辆进入鸡场,场门口设立脚踏消毒池(或盆)进场人员必须更脚靴脚踏消毒池(或盆)然后才能进入场区。
2、杜绝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严禁进入饲养舍,饲养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喷雾消毒,更换工作服、工作鞋(经过消毒的)。
3、鸡舍门口设置工作鞋、消毒池(或盆),每天更换消毒液,进出鸡舍人员,要脚踏消毒池。
4、非生产用车,不得入场,生产用车及其它生产用具进入鸡场,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5、饲养人员,不准互串鸡舍,吃住在场,原则苗鸡进场、人进场、成鸡上市人离场,严禁40日龄内请假出场,特殊情况请假入场后,严格更衣消毒。
6、保持生产区、生活区、路面、空地的干净、整洁,将生活垃圾废弃物定点堆放,及时处理,不准乱扔。
7、生产中,从舍内清出的垫料,不可散乱丢放,要装袋后集中处理,死鸡定点存放,及时处理,并加强存放处及器具消毒。
8、保持场内地面平整,沟系配套,排水系统完备。使积水、污水及时排到场外。
9、做好场区环境消毒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每周进行2-3次,全场环境消毒,特殊情况墙加次数。
(二)、饲养环境管理要点:
1、温度管理
温度关系着肉仔鸡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温度过高,鸡采食减少,饮水过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雏鸡卵黄吸收不好,引起呼吸道病,消化不良,增加饲料消耗,降低饲料报酬。
测定生长环境温度,以鸡背水平线为准,但这不是绝对的衡量标准,看温度,是否适宜,应观察鸡群离热源远近及活动和分布状态判定。
不同季节,小鸡群对温度要求:
周龄 冬季(室温℃) 夏季(室温℃) %B
1-3日龄 34-35℃ 32-33℃
4-7日龄 32-33℃ 28-31℃
2周 29-31℃ 28-30℃
3周 26-28℃ 25-27℃
4周-出栏 20-21℃ 20-21℃
第一周就严格撑握舍内温度变化,保持舍内相对恒温,特别重要,第二周起每周降温3℃,每周初采用上限温度,四周后温度控制在21℃时最适宜,温差控制在2-3℃范围,严禁超出此限度。
温度控制至点重要,生产中应现外界气温变化,严格撑握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稳定,做到及时调节,确保特上鸡对温度最佳需要。
2、湿度管理
环境温度,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着鸡的正常生长发育,第一周重点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标准应控制在65-76%,第二周相对湿度65%,第三周一出栏50-60%最适宜鸡体生长。
育雏期温度高且干燥,湿度难控制,必要时采取措施:A、于接近火道处的垫料上,少量洒水。B、进行舍内空中喷雾增加湿度。C、在火道上升0.5-1米处,吊装蒸发设备增加湿度。
舍内相对湿度大于80%或小于40%,对鸡体会表现出现大危害作用,所以舍内安装湿度表,经常监测调节力争控制在标准所需范围内。
3、通风管理
(1)通风目的:A、排除多余热量和湿度。B、提供氧气同时排除有害气体。C、减少舍内尘埃提高空气质量。
(2)通风原则:育雏1-2周通风换气,应撑握在不影响育雏舍内温度为准则,并保证育雏舍无不良气味。从而增加舍内氧气含量,降低有害气体含量,减少鸡群发病,促进生长。第一周以保温为主,第二周以后通风为主兼保温。
中后期3-4周,鸡采食增大,代谢旺盛,排泄量增加,对舍内环境污染较快,所以此期通风量就视外界气温及实际生产情况,适时增大调节。舍内通风量保证舍内空气清鲜,并做到通风温度协调一致为准则。舍温28℃以下,采取横向通风方式,28℃以上,采取纵向通风方式。
4、垫料管理
垫料管理,在养鸡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鸡只排泄的粪便,直接与垫料接触,而垫料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发酵产生有害气体,鸡的一切生活又是在垫料上进行的,因此垫料管理好坏,直接影响鸡体健康与鸡的胴体质量。
(1)、生产所用垫料:要求吸水性强,松软无变质、无杂物的稻壳或锯未,夏季的用沙土,为了防止沙土进入料盘及雏鸡腹泄前10-15天可在沙土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麦秸以后其余时间用大河沙且应每日疏松。
垫料厚度,季节增减为,夏季3-4cm,冬季8-10cm较适宜,垫料应保持松软干燥,及时将结块潮湿垫料,清理出舍外,产加上新鲜干燥无发霉垫料,同时增加通风量,减少气味,防止胺烧,(以免发生鸡胸囊肿与脚垫)具体做法,2周以前重点清理饮水器和开食盘周围结块垫料,2周后视鸡群垫料情况每天进行清除更换,垫料更换要循环进行(不可一次性清完再铺垫料,以免鸡体受凉,引起呼吸道病)一般4天循环一遍。
5、光照管理
(1)光照时间:1—3日龄,24小时光照,促使鸡只尽快熟悉环境,有利于鸡的采食和饮水,3日龄后每天要有1—2小时黑暗时间,以免因突然停电造成鸡只应激。
(2)光照强度,1—2周内采取强度光照,3周—出栏采取弱光强度原则,即每20m2安装一个灯位,高度2米,灯距3米,要经常抹擦灯泡,保持清洁,1—2周可安装60瓦灯泡,3周—出栏安装25瓦的灯泡。 0Osm bT:B
6、给饲管理:
(1)要让鸡生长迅速,整齐度好,必须配备足够的给料空间,一周龄开食盘个60只,料桶35只/个,1-2周2公斤饮水器60只/个,2周以后6公斤/个饮水器40只/个,普拉松自动饮水器60-80只/个。
(2)给料方式及饲料卫生管理
A:第一周内,每2小时给料1次,原则勤喂少添。即按饲喂标准计算出每天的饲料用量,按规定次数平均分配到每个开食盘内,严禁一次超量加入,每次给料控制准量,使在规定的时间内,刚好吃完,另在每天的高温时期,应减少给料数量,并适当控料。 23
B:开食盘内,每天清洗3次,消毒2次,保证开食盘内无粪便,无垫料、污染饲料。
C:第2周,每4小时加料一次;第3周每6小时加料一次;第4周至出栏,每8小时加料一次;从第二周列出栏,每2小时趟鸡一次,以增加鸡只采食量。
D:鸡群于7日龄开食盘过渡料桶,采取逐渐更换的方式,避免更换突然鸡造成应激,而影响生产,于14日龄结束过渡。
E:加料时,操作要谨慎,降低饲料浪费,确保每个料桶内料量基本一致,严禁多少不均或饲料加到料桶外,落到垫料上,遭到细菌污染,以免为鸡发病创造条件。
7、饮水卫生管理
(1)全天24小时要保证鸡群清洁、卫生、充足的饮水,不准舍内有断水现象。
(2)第一周内,每4小时更换1次饮水器内的水质(糖水不超过3小时,药水不超过2小时),在每次更换水质的同时,要对饮水器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装饮水。第二周至出栏真空饮水器,每6小时装一次饮水并清洗消毒,普拉松自动饮水器,每天清洗4次,消毒2次。
(3)饮水消毒除免疫接种疫苗前后3天除用药以外所有时间内必须加入消毒药,可选用新洁尔灭漂粉精交替使用(另在水中投用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时,水中不允许投用漂粉精,以免降低药效
(4)每次饮用过药物后,都必须清洗与药物接触的物品(如水缸、饮水器、贮水罐等)。
(5)自动饮水器、输水管道、贮水罐,每天排污一次,每2天清洗一次。
(6)鸡群于3日龄过渡自动饮水器,7—9日龄过渡结束,方式要逐渐过渡,以免对鸡有应激。
8、要分群、分格管理,提高鸡群整齐度。
(1)饲养第一周残弱小鸡进行严格挑选,淘汰,标准1%;第二周淘汰率1%;第三周、第四周死淘率1%。
(2)饲养过程中,大小鸡必须分群分格饲养,避免强弱、大小不均,同时每个群体以2500—3000只左右为宜,可通过逐只免疫对大小进行分开,三周后,一般不做大的调整调群,以免应激,随时挑选,轻抱大鸡或小鸡到相应的栏中。
(3)鸡群密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鸡体的生长,所以应做好及时扩群工作,使鸡群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密度标准,第一周22只/m2 ,第二周17只/m2,第三周至第四周14只/m2 ,第五周至出栏8-10只/m2。
9、带鸡消毒
每天代鸡消毒2次,时间:中午11点;晚上9点。操作时要求喷头朝上,距地面1.5米高,均匀喷洒,不留死角,消毒药可选用金碘、过氧乙酸、复合酚交替使用,防疫前一天、当天和后天共三天不进行消毒)。
(三)、饲养周期及休整期的管理
1、饲养周期:鸡只饲养日令为42天,休整期为15天,饲养周期为55天。
2、休整期的管理
出栏后1—3天,移出所有可动性生产工具并清洗消毒,清理鸡粪。
出栏后4—5天,打扫鸡舍,要求舍内无鸡粪、鸡毛、垫料。
出栏后6天,冲洗鸡舍、清洗消毒料桶饮水器等。
出栏后第7天,整理场区、舍内及场区火碱消毒。
出栏后第8天,修火道。
出栏后第9天,火碱消毒。
出栏后第10天,泼石灰水中加2%火碱。
出栏后第11—12天,铺垫料吊料桶饮水器。
出栏后第13天,封闭鸡舍升温熏蒸。
出栏后第14天,放风。
出栏后第15天,季铵盐类或者碘类消毒,舍内进鸡 不错,学习了 很好。学习了 学习了 引用第1楼王小东于2009-03-11 08:16发表的:
不错,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 学习了,谢谢!!! 学习 了 很不错的学习经验,感谢! 不错,学习了 很实用谢谢 很实用 养鸡的人都需要 地面养殖户应学习。 学习了 文章写的挺好。方法很适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