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份禽病检测报告
全国送检病料汇总以及阳性病原一览信得禽病检测中心6月份共检测样品100人次,较4,5月份送检人数开始下降。由于逐渐步入夏季,引发病毒病的鸡舍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温度升高以及紫外线强度增大使得一些抵抗力较弱的病原(流感、新城疫、传喉等)在外界环境生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鸡毒支原体在7-10℃中,实验感染鸡的气囊造成发炎的发病率为31-32℃的5倍,气囊炎的严重程度也大为加剧,故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寒冷季节;副鸡嗜血杆菌抵抗力弱,对热很敏感,所以鸡传染性鼻炎夏季发病少,冬季发病率高。22-37℃时,饲料中存在的肉毒梭菌才能产生毒素,在厌氧条件下C型肉毒梭菌最适宜在35-37℃环境中产生毒素,在47℃以内均能产生大量毒素,故肉毒中毒多发生于温暖季节。曲霉菌最适宜生长温度是30℃,高温潮湿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曲霉菌病主要发生于多雨的夏季。在所有送检样品中(图1),山东省、东北、京津、两广送检量较大。这与华北平原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华南地区高发的腺病毒疾病有很大关系。
图1. 全国各地区以及山东省病料送检统计
本月份流感病例开始减少,以甩鼻、呼噜音为表征。慢性呼吸道病原方面,衣原体的危害尤为突出(图2,占到送检呼吸道病例的近八成,在典型病例方面会详细说明),大肠杆菌、传支与MG次之,其它病原检出情况如下(图3)。 图2. 衣原体检出情 典型病例介绍本月份的典型病例我们想着重介绍一下衣原体病(主要是对禽类危害较大的鹦鹉热衣原体病)。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Cp)的天然宿主主要是鸟类、哺乳动物以及野生动物,禽类易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其嗜宿主的特异性很低,同一株可感染多种动物且在一种宿主中可引起一种以上的疾病。该病感染途径广泛: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均可携带病原体,污染水源和饲料后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也可以通过交配、蚊虫叮咬,直接或间接接触等途径传染。本病为典型的群居性疾病,在饲养管理差、密度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恶劣、运输、营养缺乏等应急因子的不利影响下可以促发本病,加重病情。鸡衣原体病只有幼年鸡发生急性感染时出现死亡,大多数自然感染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沉郁、拉稀、呼吸困难、结膜炎、渐进性消瘦、衰竭死亡。病理剖检以气管、支气管栓塞,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肿大,肝周炎和脾肿大为特征(图4)。图4. 衣原体和大肠杆菌引起的气管栓塞,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等慢性呼吸道病症状
因临诊方面症状与呼吸道病原相似,不易区分,所以病原分离是进一步确诊衣原体病的重要手段。将无菌采集的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氏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及检查胞浆包涵体。常用的分离方法是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鸡胚接种多用卵黄囊接种,卵黄囊血管充血是其主要的病变。细胞培养主要是观察细胞(Hela、Vero等)的病变及检查胞浆中包涵体。鹦鹉热衣原体的禽源菌株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十分敏感,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本病。而且禽类在发生衣原体病的同时常常并发沙门氏菌病,所以应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与停药交替进行,这样可最终消除慢性感染。对于禽衣原体病来说,目前尚未研制出商品化的疫苗。研究表明,禽衣原体免疫与细胞免疫有关,而制备的衣原体灭活疫苗不能激发接种禽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差。尽管国内外有关于禽衣原体病疫苗的研究报道,但到目前为止,药物防制仍然是控制禽衣原体病的主要手段。另外,近期有不少气囊炎送检病料,在检出衣原体的同时,IB、MG等呼吸道病病毒检出率并不高,其它病原主要指的是细菌类、霉菌、大肠杆菌等。那么在引发气囊炎的元凶IB、MG不活跃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病原——大肠杆菌的致病力就凸显出来了。各种日龄的肉鸡都可以发生大肠杆菌性气囊炎,在20-30日龄时发病率升高,并且随着肉鸡日龄的降低,病情严重性增强,死亡率稍有增高。肉鸡大肠杆菌性气囊炎诊断要点主要是根据该病的临床发病特 点来确定。诊断中主要抓住以下特点:①发病率低 (10%以内),整群状态良好;②发病鸡表现咳嗽、甩鼻或轻微呼噜等呼吸道症状,并伴有腹泻;③鸡群零星死亡,随着时间延长死亡率缓慢增加;④典型气囊炎病变,少部分同时呈心包炎、肝周炎等大肠杆菌典型病变。另外,该病由于发病率低,病鸡仅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白天 时很难听到咳嗽、甩鼻等声音,夜晚时却可以听得很清楚 (这与炎热造成的肉鸡呼吸困难相反),所以为了及时发现该病,夏季时应该经常夜晚进入鸡舍听一听肉鸡的呼吸情况。大肠杆菌性气囊炎发病率低,死亡率低,但是缓慢传播,并且造成部分肉鸡死亡,所以一旦发生该病应该及时治疗。考虑到大肠杆菌一般耐药性较高,所以治疗前应辅以药敏实验,选择大肠杆菌高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硫酸安普霉素、大观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
全文总结:①由于通风条件的改善以及温度、紫外强度的不断增加,病毒类病原的发病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减低;② 本月份由鹦鹉热衣原体引发的气囊炎,纤维素型心包炎、肝周炎等尤其要一起重视,大肠杆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其治疗问题,一方面除了加强饲养管理,药敏实验可以便于筛选出敏感药物,有利于对症下药,并在环境卫生以及消毒方面着重注意。
谢谢楼主分享,100人次写错了吧。 衣原体这个病雏鸡时期怎么判断?
蛋黄网 发表于 2016-7-6 15:27
谢谢楼主分享,100人次写错了吧。
这是送检人的次数。 yzdongsheng 发表于 2016-7-6 16:43
衣原体这个病雏鸡时期怎么判断?
鸡衣原体病只有幼年鸡发生急性感染时出现死亡,大多数自然感染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沉郁、拉稀、呼吸困难、结膜炎、渐进性消瘦、衰竭死亡。病理剖检以气管、支气管栓塞,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肿大,肝周炎和脾肿大为特征。 认真阅读了,谢谢!
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16-7-6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鸡衣原体病只有幼年鸡发生急性感染时出现死亡,大多数自然感染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沉郁、拉稀、呼吸 ...
谢谢,不过与别的病还是难以区分
感谢分享,对我们的养殖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