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一生 发表于 2016-5-6 10:16:31

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肉鸭大舌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

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肉鸭大舌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                                           转自易邦生物
“大舌头病”是一种发生在肉鸭、番鸭,以鸭喙粗短,鸭舌外露,生长受阻,骨骼易断等特征为主的疾病。该病2013年首先在江苏的丰县、沛县发现,2014年发病范围扩大到山东的临沂等地,2015年山东、江苏、安徽等肉鸭养殖密集区域大面积发生,给肉鸭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证实“大舌头病”是由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的。
1、流行特点:
1.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10-25日龄。主要发生在樱桃谷肉鸭和商品番鸭,樱桃谷种鸭和商品蛋鸭发病较少。
1.2区域性流行发病: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养鸭密集的区域均有发病的,个别区域如山东临沂发病率较高。
1.3该病一旦在某个鸭场发生,往往会批批发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从首次发病的0.5%,逐渐增加到10%以上。并且向周围的养殖场传播。
1.4发病率与病原污染程度、管理水平、鸭舍卫生、细菌继发并发感染和饲料霉变等因素有密切相关。管理水平低(如不空栏、不消毒、密度大、温度低、湿度大、通风不良等)和卫生条件差的鸭场发病率高。地面平养比网上养殖的发病率高。
1.5病鸭药物治疗不明显。该病死亡率低,但残鸭率极高。从开始发病到出栏,病鸭可达10%以上。料肉比差,屠宰废弃率高达60%以上,经济损失巨大。
2、临床症状:
2.1发病初期:大群正常,不断出现病鸭,病鸭翅膀张开呈直升飞机状,站立不稳、跛行,严重的瘫痪;
2.2发病中、后期,鸭子出现跛行、生长受阻,成为僵鸭。部分病鸭的喙变短,变粗,鸭舌头伸出口外,不能正常收缩,鸭舌肿大,僵硬。病鸭有食欲但采食受影响,病鸭的体重仅为正常鸭体重的1/3~1/2,发病日龄越早与正常鸭的体重差别越大;
2.3鸭舌外露的病鸭以及瘫痪和发育不良鸭子的比例为1%-10%;鸭群在抓捕、脱毛和屠宰时,翅膀和腿易断,喙易碎,屠宰废弃率可高达60%以上。


鸭喙变短、粗,变形,舌头外露
3、剖检症状:
3.1多数病鸭内脏器官无特征性病理变化;
3.2当发生继发感染时,可见脾出血、坏死,脾脏上有黄色的坏死结节;


4、实验室诊断:
4.1病毒检测:
4.1.1样品采集与处理:取脾脏按1:4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研磨、冻融、离心取上清液,用0.22微孔滤器过滤后备用。
4.1.2 PCR检测和序列测定:取病鸭脾脏匀浆上清应用GPV VP3基因全长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出现1605bp的阳性条带,将PCR产物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小鹅瘟病毒和半番鸭细小病毒的VP3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和81%。


4.1.3病毒分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12胚龄的鸭胚,传至一定代次可引起鸭胚死亡,胚体充出血。用PCR可检测到特异性条带(1605bp)。
4.2血清学检测:
经福建农科院陈少莺研究员提供的检测试剂对35日龄的发病鸭血清进行检测,可检测到高低不一的GPV-LPAI抗体,有些抗体高达8log2以上。
4.3细菌及霉菌检测:
在发生该病的鸭群中,常分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霉菌,说明发病鸭群易继发或并发细菌。


5、部分鸭场疫苗免疫效果跟踪情况:
疫苗免疫效果跟踪:自2015年11月份商品鸭1日龄注射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双价疫苗,同时还加强育雏早期管理,对进鸭前鸭舍严格消毒、空舍,在疫苗中加抗菌素控制细菌性疾病等措施。目前对该病的保护率达到了96%以上,基本解决了肉鸭生长缓慢和屠宰废弃率高的生产问题。
6、“鸭大舌头病”的防控措施:
该病的防控需要从种鸭、饲料、卫生消毒、饲养管理、疫苗免疫等方面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6.1种鸭场:开产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提高商品鸭的母源抗体,避免雏鸭早期感染病毒性肝炎;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来降低沙门氏菌的阳性率;出雏室每天要冲刷、消毒;
6.2保证饲料质量:保证各种原料的质量,特别要关注油脂的酸败情况,减少花生饼等易霉变原料的添加比例;用户要做好饲料的储藏,饲喂时要少喂、勤加,避免饲料在高温、高湿的鸭舍霉变;
6.3加强饲养管理:
6.3.1消毒:在室温下该病毒对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用2%火碱、0.5%福尔马林和0.2%的次氯酸钠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鸭舍清理、消毒、空舍1-2周后方可进鸭;进鸭后可每2-3天带鸭消毒一次。
6.3.2饲养密度要合适:在调查中发现,饲养密度大的鸭群,发病率高。因此发病鸭场可在原饲养数量的基础上降低5-10%。
6.3.3温度控制:温度要逐渐降低,避免鸭舍内温差过大;鸭群脱温早,温差大、密度大、通风不良、湿度大等不良因素都可诱发或加重该病的发生;
6.4 疫苗免疫:建议在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双价活疫苗。在疫苗中添加头孢噻呋钠(500只鸭用1-2克)等药物,可提高鸭苗成活率和免疫效果。1日龄注射疫苗,7日龄后才能产生保护率,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和隔离消毒对防控早期感染和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目前对鸭大舌头病的了解还存在很多盲区,对该病的防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些方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在不久我们能找攻克该病的密码和钥匙,为肉鸭养殖的发展做些工作。在该病的研究和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强英公司、和美公司等公司的大力支持,再次表示感谢。

张智慧 发表于 2016-5-6 15:54:10

谢谢分享,辛苦辛苦

柔嘉 发表于 2016-5-6 15:56:01

谢谢分享~~~您辛苦了http://bbs.jbzyw.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杨吴兰 发表于 2016-5-6 18:45:58

谢谢分享,这是近两年让养鸭朋友很头疼的疾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肉鸭大舌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