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情高昂 发表于 2016-4-14 18:00:00

肉种公鸡育雏育成期的管理

肉种公鸡育雏育成期的管理随着肉鸡育种工作的发展,遗传基因优良地筛选,现在商品肉鸡的料肉比越来越低。实际肉种公鸡在发挥遗传因素的比重高于肉种母鸡,因此在现实肉种公鸡的饲养过程中肉种公鸡的体重及体型容易变得更加不平衡。要想取得良好的种蛋受精率,我们就必须按照现代肉鸡的品种特点,制定出合适的肉种公鸡管理方案。下面介绍一下种公鸡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一育雏育成期种公鸡的管理与种母鸡的发育原则基本相同,但是绝对生长速度不同,因此我们对肉种公鸡的饲养要求如下:1:公母分饲由于肉种公鸡和肉种母鸡在每个阶段的增重不同,务必要实行公母分饲。我们建议公鸡单独饲养到加光前两周混群,以便于准确控制公鸡的发育。2设备要求由于公鸡自身特点和筋腱的发育要求,公鸡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公鸡密度应该低于4只/平方米;如果使用乳头饮水器,每个乳头最多供应8只公鸡饮水; 使用料槽喂料要保证每只公鸡至少19cm的料位。在公鸡育成期使用和产蛋母鸡不同的喂料设备有助于将来更好地实现公母分饲,同时建议公鸡在混群前和混群后使用同样的设备,混群后随时注意饲养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3体重控制根据种公鸡体重标准曲线饲养公鸡。必须保证混群时公鸡母鸡的性成熟发育一致a雏期体重达标为保证公鸡骨架和胫骨的发育,公鸡在育雏期的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以便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的受精率。为了使公鸡的早期体重达到标准,公鸡在前2周进行自由采食或延长饲喂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在前4周使用全价颗粒育雏料。切记4周体重必须达到标准或略超。412周龄调整公鸡体重到标准体重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公鸡的体重都要保持必要的增长,因公鸡生殖系统在整个育成期都在持续不断地发育。虽然手册介绍12周以前将超重和体重低的鸡群重新制定生长曲线,但这种做法是有限度的,切勿急于求成,否则以后体重难以控制,从而会使鸡群的性成熟发育推迟或提前而影响受精率。515周龄以后体重的控制从第15周起此阶段公鸡睾丸发育速度开始加快,此阶段鸡群均匀度的控制已是力不从心,任何体重范围的鸡群都要保证标准的周增重,否则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公鸡的生长发育。在光刺激之后的2-3周是睾丸发育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时期。试验表明,17周龄以后试图将超重的公鸡体重拉回到标准会对睾丸发育产生永久的损害。6均匀度管理肉种公鸡的均匀度主要指标为: 体重、体型和性发育。公鸡的均匀度比母鸡更重要,即使是笼养鸡也不例外。均匀度越高, 培育出优秀公鸡就越多,就会获得更好的受精率。即使公鸡的数量非常少 但在整个生产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证明,整个育成期公鸡均匀度保持在70%以上的鸡群会得到良好的受精率。二、公鸡选种对于父母代种公鸡的选种,通常在6周龄、19-22周龄期间进行。选种时要淘汰胸部丰满度差、羽毛覆盖不良、杂毛、喙弯曲、背弯曲、腿或脚弯曲、行走不便、龙骨弯曲、胸囊肿、胫骨短、腿发青或发黑、脚垫发炎的公鸡。    三、公母混群1混群时间一般在21-22周(最好夜间放入)。公鸡与母鸡必须都要达到性成熟,没有达到性成熟的公鸡决不能与已性成熟的母鸡进行混群。如果性成熟推迟混群时间将需要推迟,否则会出现公母鸡的死淘偏高和懦弱公母鸡。混群可以一次混入或分次混入。一次混入时,在21-22周,按照每100只母鸡11-10只公鸡的比例混入公鸡,以后每周及时淘汰病弱和有缺陷的公鸡,在25周末每100只母鸡保留8-10只公鸡。分次混入时,第一次在21-22周挑选发育良好的公鸡,每100只母鸡混入5-6只,其余的公鸡在开产之后再陆续混入,鸡群产蛋高峰期间公母比例达到每100只母鸡配套8-10只公鸡。必须注意:公鸡的比例不是越高越好,公鸡过多会出现交配过度而使母鸡拒绝交配。

鸡情高昂 发表于 2016-4-14 20:13:14

原创欢迎拍砖。

可兽医 发表于 2016-4-14 21:24:49

感谢分享,总结的很不错

eric185 发表于 2016-4-14 21:39:48

拍砖就不好了,整体上还是OK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肉种公鸡育雏育成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