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地面养殖的科学管理
1、接鸡前,鸡舍进行喷雾消毒,火碱最大用量2%,喷匀为宜。如果用量过大,饲养几批鸡后,鸡舍地面就会大量沉积,火碱随地面水分升降,小鸡吃了污染的沙粒,腐蚀胃肠粘膜而影响生长速度。
2、垫好接鸡前的沙,用1200倍稀释的双链季铵盐喷雾,对接鸡前人员和暴露在外界的沙,进行最后一次消毒。
3、风雨过后,鸡舍前后左右,经常走动的路面喷800倍双链季铵盐消毒。
4、接雏第一天鸡舍温度34℃,以后每3天降1℃,最后稳定在18-22℃之间,这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温度过高鸡容易脱水,消耗能量大,温度过低,食欲降低,生长迟缓。
5、第六天清除垫草。相对湿度在70%左右,温度在30℃左右植物垫料最易产生霉菌,防止雏鸡因垫料引起的霉菌中毒。
6、育雏垫料不能用锯末,防止雏鸡因对食物、锯末分不清而误食,饮水后锯末膨胀,阻滞食料畅通,引起食欲废绝。
7、清除垫料后,3天垫沙一次,压住污染的沙粒,使鸡能采食到新鲜的沙粒,减少氨臭气味,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8、保持圈舍地面适度干燥,避免圈舍地面潮湿引发各种肠道疾病。
9、保持适度通风,避免缺氧引发心包积液和各种呼吸道疾病。
10、及时扩群、降低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引发球虫病。
11、发现病死鸡胃内容物呈黑褐色和肌胃糜烂时要及时换料,避免大群饲料中毒。
12、23天换二期料,避免免疫、分群、垫圈、气温突变等四大应激因素同时发生。
13、36天换三期料,避免二期料生长慢、品质差影响成本投入和出栏体重。
14、投药治病,既要看主要疾病,也要看易发疾病,又要看混合感染的疾病,避免顾此失彼。
15、不要随意加大药量,如磺胺类、马杜拉霉素、喹乙醇、庆大霉素等最易引起中毒;特别是磺胺类易造成蓄积中毒,鸡中毒后全身乌紫,血液循环不良,脂肪变黄,骨髓变黄,肝脏、肾脏受损,肾小管尿酸盐沉积,采食量下降,甚至死亡;庆大霉素易造成肾脏肿大、出血、下痢、消瘦,甚至死亡。不要随意混合使用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与头孢类混合,易造成短时间内肾小管坏死,再用量过大往往造成用药第2天大部分鸡便水,小部分鸡死亡。 随意加大用量和随意混合药物,不仅能造成成活率降低,同时也影响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和增重。
16、45-48天出栏最适宜。偏早,鸡群正处在快速生长期,也是创造利润的时候,此时处理,意味着养殖户该多挣的钱却少挣了。偏晚,料肉比增大,成本也随之增高,如遇市场毛鸡落价,挣钱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学习了,收藏了 多谢!收藏!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 学习了 很好,学习 现在是网养时代了。 很好,学习了。支持! 还是网养好吧l? 多谢 收藏了 学习了 谢了 多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