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不能忽视的细节---细节决定养殖成败
谈谈肉鸡养殖上易被忽视的管理细节,希望给您的养殖带来帮助。1、雏鸡的选择
对于雏鸡选择的标准展护卫不在详述,只想说一点应该选择A雏,不能图便宜而选择B雏或是小孵化场的混合雏。
2、育雏前的预温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较多,如消毒、清洗水线、调试设备等,但是展护卫在这里只强调预温。预温这项工作极易被养殖场(户)所忽视,如果鸡舍不预温或者预温不彻底,鸡雏进入鸡舍后,虽然空气温度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其鸡舍地表、网架等温度还很低,地表上泛的凉气,会导致雏鸡容易受凉,引起疾病。所以,建议养殖场(户)在进雏前8小时开始预温,并一直保持舍内温度在25℃以上,在雏鸡到达前2小时将温度提高32℃,保持湿度在55%~60%,千万不可因为想节省煤钱造成更大地损失。
3、通风、保温以及湿度的控制
这一环节中常见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寒冷季节养殖户不舍得烧煤,为了保温把所有的门窗及通风口封严,以此来保证舍内的温度,这种做法会导致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氧气含量不足,鸡群最终发生呼吸道疾病,出现缺氧性死亡或引起肺部感染等。对此,建议养殖场(户)注意通风。
二是湿度不够,尤其在使用暖风锅炉的鸡舍,由于供温主要是依靠锅炉打进来的热干风,所以,鸡舍内湿度过低,容易起粉尘,诱发呼吸道疾病。不少养殖场(户)通过直接在地面喷洒凉水来增加湿度,事实上这种做法效果不明显,反而温度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导致鸡群受凉。合理的做法是在鸡舍网架上铺设部分粘布,将水喷洒在粘布上,靠其蒸发即可。
三是不少养殖场(户)不关注天气的变化,在天气突变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鸡群出现异常。建议养殖户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对于极端天气的出现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降低因天气突变造成的鸡群应激。
4、免疫
免疫是一切疫病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药物所替代不了的。然而免疫的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冬春季节由于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病,特别是10日龄前后易发生呼吸道病,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雏鸡在1日龄进行传支491的喷雾免疫,对于正规企业的鸡雏可按程序进行,7日龄新支疫苗的滴鼻、点眼,同时注射新流二联油苗。14日龄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可以酌情不做,主要因为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易引起鸡呼吸道病,一旦控制不好易出现混合感染(近几年很多规模鸡场也都取消了14日龄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21日龄新城疫疫苗饮水,此时期的免疫关系到后期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的高低,但是这次的免疫又很危险,原因是因为如果鸡只存在潜在的疫病,免疫后极易激发该病。对此,建议养殖户在免疫前使用增免药物+支原体药物一疗程;免疫后使用大肠杆菌药物+扶正祛邪药物。
鸡群免疫的当天及第二天,升高舍内的温度0.5℃~1℃,因为免疫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提高温度可以增强鸡抵抗应激的能力,使其产生比较好的免疫力。
肉鸡的管理靠的是细节的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建议在每批鸡出栏后对整个饲养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的解决,创造更大的效益。
谢谢提醒!
“注意须提前预温、注意因通风不良而造成舍内缺氧、注意气温突变应激、注意因免疫激发疾病、、”。这类帖子内容不是‘编辑’的、是源于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实实在在的管理要点;饲养管理技术类帖子在论坛不多,那些‘编写’出来的内容往往空洞无味,而源于实践切身体会的内容却令人回味无穷。“免疫谨防激发病”楼主能认识到这一细节不简单:victory:拜读、辛苦了。 看后有益。
好,挺实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