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会东 发表于 2009-1-18 19:58:26

碘伏类消毒剂研究现状与应用

什么是碘伏?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它克服了碘酊使用浓度高、刺激性强、对皮肤有灼伤作用,不稳定易挥发、易黄染,用后需用乙醇脱色、使用范围窄等不足,同时又保留了杀菌谱广、杀菌迅速,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病毒都能杀灭的优点。 碘伏的杀菌作用碘伏是一类速效、广谱、无毒、刺激小的消毒剂,能杀灭: –细菌繁殖体 –细菌芽孢 –病毒 –分枝杆菌 –原虫 – 碘伏的消毒杀菌机理碘伏中的碘以络合物或复合物形式位于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中心而被运载,在水中逐渐解聚溶解,释放出游离碘来杀菌,由于碘在表面活性剂中缓慢释放,因此杀菌作用持久,刺激性低,着色作用消失,克服了碘酊易升华、黄染、有刺激的缺点。 • 碘伏的载体碘伏的载体不同,相应产品的性质和功效差异很大。常用的载体有四类: •①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代表的高分子聚合物; •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氯化二癸基甲基丙二醇基烃铵; •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氧化胺, •碘伏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事实证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最好 1. 有机物 •有机物严重影响碘伏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如果将常规碘伏用于对不良环境的消毒,成本昂贵。 •2. 温度 •碘伏的杀菌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3. 酸碱度 • 碘伏消毒剂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 •代表产品聚维酮碘(PVP一I),是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 ,价格昂贵 •稳定性差,但比碘酊溶液更好 •杂质碘约占30%; •通过释放游离碘杀菌; •载体无杀菌功能 •抗有机物影响能力比碘酊溶液更强,但仍然很差,不适宜于环境消毒 第二阶段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络合碘,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醚键与碘形成不定型络合物 •季铵盐络合碘,双癸基二甲溴化铵 •特点: –成本更低廉 –兼洗涤功能,抗有机物能力更强大,应用范围因此扩大,增加了环境消毒的应用功能; –稳定性比聚维酮碘更差,杂质碘约占40%。 –通过释放游离碘杀菌,载体仍无杀菌功能, –抗有机物能力仍然较差,因此可以用于清洁表面的消毒,但不适宜于养殖场环境消毒。 第三阶段 •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成功研制出以非离子烷基氧化胺为载体的碘伏,载体与碘结合为三碘氧化合物,杀菌性能因此大大提高,并突破了碘伏抗有机物能力差的缺陷,同时还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洗涤功能。 •第三阶段碘伏最优秀的产品为“三碘氧化合物” -(EKE) 碘伏的杀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也较小。一般认为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杀菌作用增强。 碘伏通过释放出游离碘,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菌体的蛋白质和酶受到破坏,微生物因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而死亡 真菌   等病原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碘伏类消毒剂研究现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