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细菌耐药性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其实从临床的角度看,目前由于抗菌药的过频过滥的使用,引发的细菌耐药性而产生的超级细菌的问题日益严重,大家都知道病毒性疾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在耗费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同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性疾病,而目前比较有效的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就是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提升机体免疫力,而如果有耐药细菌存在那么就意味着这次治疗将必定以失败告终。那么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是什么,细菌的耐药的临床对策,本人就个人所知与大家探讨:
一、细菌的耐药机制:临床常见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产生灭活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类抗生素、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钝化酶)。2.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细菌通过xx亚基的蛋白质的改变降低该亚基与药物的结合力而对以该亚基为作用靶位的药物产生耐药)。3.细菌细胞膜透性屏障和抗生素主动外排泵(细菌可以通过改变外膜蛋白或脂多糖的组成或数量改变通透性,从而使一些必须进入菌体内才能发挥抗菌效力的药物不能够进入菌体内,或对已进入菌体内的药物进行主动外排,而导致耐药)。
二、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1.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必须严格掌握抗菌药的适应症,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避免滥用。要注意的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窄谱抗生素可奏效的情况下不用广谱抗生素。2.新抗菌药物的继续寻找和灭活酶拮抗剂的研究,改造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为解决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3.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并非稳固不变,在停用有关药物一段时间后,敏感性又可逐渐恢复。根据细菌耐药动态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批、分期地交替使用,可能是一项具重要意义的措施。4.临床做药敏试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5.避免应用亚治疗剂量治疗。6.预防和治疗的剂量、疗程关系(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大部分药厂为了迎合养殖者使用低廉药品的需求,把预防用药量根据治疗用药量降低一半作为推荐,这是极其错误的,预防也是要清除体内已经存在的细菌,而要清除细菌就要达到最小抑菌浓度〈MIC〉或最小杀菌浓度〈MBC〉,因此正确的预防用药是保持治疗用药量而疗程缩短,如治疗疗程3-5天,预防用药时间2-3天。重视消毒(现在大部分的养殖者都在抱怨养鸡药费越来越高,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在消毒药的花费是越来越低了,因为消毒看不到直观的效果所以大部分的养殖者忽视了消毒工作。另外应用真正有效地消毒药也是个问题,现在市场上的消毒药鱼龙混杂,如何选择有效地消毒药也是值得重视的,本人就在市场上见到过用手指沾某些碘消毒剂原液而手指不变色的的情况,如果用这样的消毒剂原液在进行稀释,那这次消毒跟进行加湿就没有什么区别了。)8.创造高免疫力的机体(科学合理的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应用保健类产品,进行有效地消毒避免机体免疫力被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过多的消耗)。
目前各国开始寻找能提高抗生素效能、拮抗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如灭活酶抑制剂、药物渗透促进剂、外输泵抑制剂、细菌生物被膜抑制剂、抗菌药物增强剂等。我国有一些企业也走上了探索的道路,也有了一些成果。
以上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很透彻,不错,顶起. 很好 假行家还是真行家??
学习啦,
顶一下! 很好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做些自家苗。效果比用药要好的多。靠免疫治疗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不错!现在临床上也有不少是做药敏后用药效果不太理想的,希望大家再找一下其他的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