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能过剩导致鸡价暴跌
如果没有空气,就不会有生物,虽然如此重要但空气却不需一分钱,为什么,因为到处都是,如果有一天空气缺失,我想会比黄金更珍贵。水是生命之源,平时很少有人注意。那一天松花江污染了,还记得抢水的情景吗?在大西北,在沙漠地带,在很多水资源缺乏的地方水的“价值”视乎更清晰。
那一年,食盐“恐慌”,不知是·哪位天使大姐的恶作剧。抢盐风波还充分暴露了民族素质的低下,你想啊,海水又没有干怎么会没有盐,庆幸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相信这个谣言。
我已经从事肉鸡行业13年,刚入行时养3000只,现在10万只。我们县13年前存栏3万只,现在100万只,在周边还是最少的,滦南县就600多万只。而一个县的人口大约50万,肉鸡一年养5批,存栏最少的人均10只,最多的人均60只,平均人均35只,当然这个数字并部准确,毕竟有很多地方没有肉鸡养殖,但是像山东,江苏,辽宁等地区存栏量更大,如果再加上蛋鸡,三黄鸡,麻鸡等其它品种的鸡,保守估计人均50只以上。
物以稀为贵,供大于求,市场势必会自我调节,价格必然下跌,这是客观规律。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的产品陆续进来,国外肉鸡产品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像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的价格大概只有国内的一半,所以,现在不只是多的问题,除了多还“贵”,2.6元的价格就受不了,你会相信有1.6元的价格吗?
我们来算一笔账,肉鸡经济大体可分为鸡苗,饲料,药品,养殖,屠宰,深加工6个板块,他们相互关联却又各自独立。鸡多在哪里?为什么这么低的价格还有这么多人养,难道疯了吗?不,是有人把这6个板块拼在了一起的结果,这个人就是“鸡头”。鸡苗死的最惨,孵出来就要卖,不能冷藏,不要就便宜。鸡头接了,送到养殖户哪里,饲料和兽药高兴了,接了鸡就要喂料吃药啊,饲料是现款,相比之下比较安全,兽药是赊欠,相对危险的多,养殖户的风险并不大,基本没有本钱,养好了就赚钱,养不好也不会赔什么钱,屠宰投资最大,风险较高,而深加工却是旱涝保收,价格平稳,比如肯德基。
那么这么低的价格谁陪了钱呢?显然饲料和深加工不会赔钱,兽药也相对安全,养殖户如果养大合同也是比较安全的,屠宰如果不出现严重的产品暴跌也不会损失多少,当然鸡苗是要注定赔钱的,但是每只一元足矣,剩下的就要“鸡头”买单了。中国的肉鸡经济其实就是鸡头经济,底下的超控,胡乱的放养,势必导致肉鸡产业的畸形发展,产能过剩,疫病横生,口感缺失,药物残留等等,也充分暴露了国家政策法规在制定的执行上的种种弊端。
我相信总会有一天,因为肉鸡聚焦人们的视线,但愿不是因为像白菜一样暴跌的价格。
真痛了,才知道痛在什么地方。 早说了、没人信、也没人听!哈哈 你一个就从3000到10万多了30倍、肯定白菜价 最近和心包积液疫情是否造成恐慌性出栏? 这个可能没有! 赵德峰 发表于 2015-10-8 07:33
早说了、没人信、也没人听!哈哈
怪赵总只言传不身教。:lol 西方业内人士早就研究过了:人们对鸡产品消费,一个人对着一只蛋鸡屁股,对着两只肉鸡屁股就够了。有没有人有确凿的数据?看看中国人现在是一个人对着几个鸡屁股? 都是保底、保值合同惹的祸,违背了市场规律,无序竞争,一块繁荣假象,市场报复的时候到了!由于合同托底,养者热情高涨,造成种源盲目引进,供大于求,低价销售,养殖场在合同的配合下,不顾风险,养鸡、养鸡,各环节皆是你死我活的赌徒心理,遇当前经济下行,至消费不力,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理性经营,去产能化,若心存侥幸,势必更惨;屠宰厂不再继续合同托底,养殖场将何去何从? 这帖子你以前发过。;P 懂行的在扩张,不懂行的在入行 四十已过 发表于 2015-10-8 09:20
这帖子你以前发过。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随意写写:handshake 坚持坚持坚持到山崩地裂 我养的时候,是蓝海,你们跟风就是红海啦!笨也要换个地方才行,不挪窝?很可笑!哈哈 我四年以前就不发展了,你们不知道为什么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