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新城疫
一 发病原因1 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免疫失败。不了解鸡群母源抗体水平,采取1日龄气雾免疫。35日龄的肉鸡不分抗体高低,多增加一次免疫。育成蛋鸡在45日龄左右大剂量注射新城疫I系疫苗。
2 免疫方法不科学,人为造成散发新城疫。表现为19-21日龄新城疫免疫采用饮水免疫代替滴鼻点眼法。
3 免疫剂量不准确。具体表现为新城疫首次免疫时使用剂量偏少(小于1.5倍量);30日龄左右人为增大鸡新城疫免疫剂量,最多增加到7-8倍。
4前期饲养感染脑脊髓炎,法氏囊病,造成鸡只免疫力下降。
5 注射法氏囊高免蛋黄,造成鸡新城疫抗体高低不一致。
6 使用了法氏囊中等偏强的疫苗,如目前国外进口的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法氏囊损伤影响了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水平的提高。
二 症状
1 沉郁型:鸡白天采食减少,头部伸向垫料,发呆,用手抓鸡时口腔流粘液,死亡开始较低,逐渐升高。
2神经型:鸡出现腿部和翅膀麻痹,站立不稳,卧在地上,个别头向后转等神经症状。绝大部分鸡会出现陆续死亡,存活的鸡由于采食困难,日益消瘦,失去饲养价值。
三 剖检
散发性新城疫主要病变为喉头出现针尖小点样出血,十二指肠肠道淋巴集结出现肿胀,苍白突出,出血,坏死;随着时间延长腺胃乳头上(尖部)有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肌肉出现出血坏死。注意: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直肠出血并不是新城疫特征性病变。
四 确诊依据
头部伸向垫料,喉头出现针尖小点样出血,十二指肠肠道淋巴集结出现肿胀,苍白突出,出血;抗体检测结果高低不均。
五 防治措施
1 治疗,主要针对肉鸡。在发病的早期用抗病毒的药物,如0.04%病毒灵拌料可干扰病毒的繁殖,同时饮水中添加肾肿解毒药等电解质类的药物,清瘟败毒类药物,提高鸡体抗病力。为缓减症状,对有价值的种鸡注射干扰素,0.5毫升每只,连用3天。如果肉鸡散发性新城疫发病率大于30%,采用药物治疗是保守疗法。
2 免疫预防:蛋鸡和肉鸡有显著不同。蛋鸡可以采取紧急接种的方法,免疫剂量为新城疫四系苗3倍量滴眼,同时新城疫灭火苗紧急注射,3天后死亡降低。灭火苗此时最好选择蜂胶灭火苗,7天产生抗体提供保护。对于肉鸡特别慎重,如果新城疫发病小于20%,或者无临床症状,抗体水平较低,可采用紧急接种,免疫方法常采用气雾或饮水免疫,使用剂量3倍量。
六 新城疫防疫安排
1 肉雏鸡7日龄四系+H120 (或VH+2886+H120)。2头份滴眼。
14日龄四系+H120.2头份滴眼,新城疫蜂胶灭火苗。涛 这篇可以,有指导意义 学习过了,呵呵谢了。 顶 :):):) 好帖子,顶 有指导意义 好好学习了 说的不错,不过你确定是新诚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