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肿大跛行怎么办????急呀
本人饲养山鸡600多只,分三批。前一批为100只,第2批200只,第3批300多只,现后2批鸡出现了关节肿大,跛行。前段时间好像没有大的问题,偶尔发现1-2只有一点点微跛的现象没在意,近段时间陆续多起来,加起来都20多只了,且已有10只死亡,而且每天跛鸡还有一些在增加。病鸡经核对大肠杆菌病、痛风、鸡滑液囊霉形体病、病毒性关节炎、微量元素缺乏症、葡萄球菌病等病例都感觉不是。病鸡经解剖并没有明显病例特征,主要为:关节肿大、关节上下肌键有点变黄,似溃烂的特征,部分有黄色的水泡,有汁流出。关节腔内部分有黄色的一块一块的胶状物。少数脚垫有肿胀。趴在地上不动,不吃食,消瘦,1斤多的鸡最后只有几两重,内脏有白色尿酸盐包裹。几天不吃食,但素囊中食物鼓胀,像似不消食。曾用大肠杆菌的药像肠舒乐、弗本尼考、也用过肾肿解毒灵利肾,用过青霉素打针和阿莫西林消炎药拌食,但都没明显效果。第2批鸡3个月,第3批鸡2个月,病鸡80%为第3批鸡。第1批已出栏没出现这种情况。我用自拌饲料:玉米60%,稻谷25%左右,花生与芝麻饼15%左右,其它均为贝壳粉、鱼粉、食盐、生石膏粉,强力多维及少量中药。(我自己怀疑在生石膏出了问题)急求各位大侠指点,在线等,拜托了!!
(附图为病鸡照片) 接着发图 说说我的意见...
见描述及图片我认为主要是滑液囊霉形体感染....但遗憾没有见到脾脏的情况...如脾脏肿大和胸部有起疱的话那么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为滑液囊霉形体感染了...另外要注意沙门氏菌... 引用第2楼yehbo于2008-10-28 08:13发表的:
说说我的意见...
见描述及图片我认为主要是滑液囊霉形体感染....但遗憾没有见到脾脏的情况...如脾脏肿大和胸部有起疱的话那么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为滑液囊霉形体感染了...另外要注意沙门氏菌...
解剖后没有楼上这位兄弟所说的脾脏问题和内脏起疱。内部除心脏有尿酸盐包裹外,其他基本完好。 吃料饮水情况如何?肾脏如何?用药情况? 我们这边近期也出现不少这种情况.我按滑囊液支原体和病毒性关节炎混感治疗的。 有包心,另外小肠内有胆汁液色,我个人认为还是从沙门氏菌着手,另外,请问粪便什么颜色? 个别的没事 生石膏加在饲料中有什么作用?
痛风是比较常见的,看过图片及LZ的描述,,个人认为痛风的可能性较大,投喂3天通肾药物吧。
饲料中 生石膏一直在添加么?不若先撤下。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病鸡经核对大肠杆菌病、痛风、鸡滑液囊霉形体病、病毒性关节炎、微量元素缺乏症、葡萄球菌病等病例都感觉不是。病鸡经解剖并没有明显病例特征,主要为:关节肿大、关节上下肌键有点变黄,似溃烂的特征,部分有黄色的水泡,有汁流出。关节腔内部分有黄色的一块一块的胶状物。少数脚垫有肿胀。趴在地上不动,不吃食,消瘦,1斤多的鸡最后只有几两重,内脏有白色尿酸盐包裹。几天不吃食,但素囊中食物鼓胀,像似不消食。曾用大肠杆菌的药像肠舒乐、弗本尼考、也用过肾肿解毒灵利肾,用过青霉素打针和阿莫西林消炎药拌食,但都没明显效果。第2批鸡3个月,第3批鸡2个月,病鸡80%为第3批鸡。第1批已出栏没出现这种情况。我用自拌饲料:玉米60%,稻谷25%左右,花生与芝麻饼15%左右,其它均为贝壳粉、鱼粉、食盐、生石膏粉,强力多维及少量中药。(我自己怀疑在生石膏出了问题)
生石膏主要用途为防止琢毛,因为山鸡啄毛最厉害,可以把鸡啄死。这个问题很伤脑筋!我曾经给他剪个嘴,也戴过眼镜,但带眼镜很容易挂网,一旦挂住其他鸡就会使劲啄,也因此事死了好几只鸡,郁闷!后来怀疑生石膏问题用了利肾的药,也且了大杆和阿莫西林消炎,效果起初好似有一些效果,但过后又是原样,伤脑筋!病鸡拉白屎里面夹少量绿色的,肠道壁变薄有少量充血。病鸡爬在地上不想动不吃食,今天早上给几只严重的打了链霉素,中午看了下好像又好了些,拿到饲料边会自己啄食吃,晚上再给它打一针看明天效果会更好些? 第一,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特别是D3;第二增加饲料中的蛋氨酸;第三撤去生石膏。第四驱绦虫。从症状上看你的鸡群不是病毒性关节炎而是滑液囊支原体病,不知你的鸡群有呼吸道没有? 引用第10楼孙克涛于2008-10-28 16:05发表的:
第一,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特别是D3;第二增加饲料中的蛋氨酸;第三撤去生石膏。第四驱绦虫。从症状上看你的鸡群不是病毒性关节炎而是滑液囊支原体病,不知你的鸡群有呼吸道没有?
生石膏在上批饲料已撤,没有呼吸道症状。只是伏在地上一声不响不吃食! 引用第11楼eagle_lr于2008-10-28 17:36发表的:
生石膏在上批饲料已撤,没有呼吸道症状。只是伏在地上一声不响不吃食!
滑液囊霉形体感染会发生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当有ND、IB和大肠杆菌混会感染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气囊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鸡只虽严重发病...如将其置于饮食附近...照样食...照样饮... 看看钙磷比例是否协调,考虑痛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