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疾病动态
近几年来,在全国的养鸡业出现了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发病鸡的呼吸加快,喘式呼吸(伸颈呼气,缩颈吸气),咳嗽,甩头,流泪(以单侧性眼睛流泪常见)。眶下窦及眼结膜发炎,严重的在眼睛内形成白色或黄色干酪物,病鸡发烧,体温升高;种鸡产蛋率,孵化率下降,雏鸡在1-5天卵黄吸收不好,在心脏和肝脏上覆盖一层黄而厚的(包心包肝)雏鸡死亡率高,弱雏多;肉鸡及青年鸡生长缓慢,均匀度下降;青年鸡开产推迟,产蛋率没有高峰;有的产蛋鸡群产蛋率刚升到90%,就下降到80%左右甚至40%-50%。肉仔鸡出现采食量下降,个别鸡食欲废绝,部分病鸡腹泻,发病3-5天后,死亡率上升,有的鸡群到30%-40%。产蛋鸡在220左右出现子宫囊肿,大约3%-10%。1 发病特点:
(1)不分品种和代次,在种鸡,肉鸡,蛋鸡,肉杂鸡中都发病。
(2)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均发。
(3)同一地区甚至同一饲养场的不同鸡群,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
(4)同一批鸡在不同的地区或鸡舍同时发病。有的甚至是偏僻地方的新鸡舍也发病。
(5)消毒严格的鸡场也发病。允许进鸡舍参观,不常搞带鸡消毒的鸡场不一定发病。
2 发病过程:
(1)有的商品代肉鸡,蛋鸡1日龄就可发病(多表现为喘式呼吸),,16日龄死亡率可达到30%以上.
(2) 种鸡所产种蛋孵化后期胚胎死亡率逐渐增加,受精率逐渐下降。
(3)种蛋合格率降低,弱雏增加,雏鸡脐带发黑。在4-7天形成包心包肝后而引起大批死亡。
(4)鸡群出现强咳,怪叫,蛙鸣音的呼吸道声音。
(5)产蛋率逐渐下降或突然下降,无呼吸道的鸡群产蛋率从90%以上下降到80%左右而停止。发生严重呼吸道久治而不愈的鸡群产蛋率下降到30%-40%。
3防治:
由于未把此病病因搞明白,鸡群发病后常用抗菌素不能彻底治疗,被养殖户称为“百药无效”。
4 部分专家的分析:
(1)肾传支,产蛋鸡变异传支,生殖型传支―――此法防疫治疗无效。
(2)传候或轻微传候―――防治无效。
(3)非典型传支―――防治无效。
(4)支原体―――防治无效。
注意:鸭子也发此病,症状同鸡基本一个症状 谢谢分享 目前还未碰到 孙老师的帖子太好了,2001年莱州就有这种病,而且越来越普遍。现在养殖户认识到此病的严重性。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养好鸡。 谢谢提醒。学习了。不错真有这样的情况 很正确的,最近几年此种病困扰太多的养殖户,希望孙老师多发此类帖子指点迷津,谢谢了!! 此病就是鹦鹉热衣原体病,2001年被我们分离到病菌,并且已经指导临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