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
如果没有空气,就不会有生物,虽然如此重要但空气却不需一分钱,为什么,因为到处都是,如果有一天空气缺失,我想会比黄金更珍贵。水是生命之源,平时很少有人注意。那一天松花江污染了,还记得抢水的情景吗?在大西北,在沙漠地带,在很多水资源缺乏的地方水的“价值”视乎更清晰。
那一年,食盐“恐慌”,不知是·哪位天使大姐的恶作剧。抢盐风波还充分暴露了民族素质的低下,你想啊,海水又没有干怎么会没有盐,庆幸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相信这个谣言。
我已经从事肉鸡行业13年,刚入行时养3000只,现在10万只。我们县13年前存栏3万只,现在100万只,在周边还是最少的,滦南县就600多万只。而一个县的人口大约50万,肉鸡一年养5批,存栏最少的人均10只,最多的人均60只,平均人均35只,当然这个数字并部准确,毕竟有很多地方没有肉鸡养殖,但是像山东,江苏,辽宁等地区存栏量更大,如果再加上蛋鸡,三黄鸡,麻鸡等其它品种的鸡,保守估计人均50只以上。
物以稀为贵,供大于求,市场势必会自我调节,价格必然下跌,这是客观规律。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的产品陆续进来,国外肉鸡产品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像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的价格大概只有国内的一半,所以,现在不只是多的问题,除了多还“贵”,2.6元的价格就受不了,你会相信有1.6元的价格吗?
我们来算一笔账,肉鸡经济大体可分为鸡苗,饲料,药品,养殖,屠宰,深加工6个板块,他们相互关联却又各自独立。鸡多在哪里?为什么这么低的价格还有这么多人养,难道疯了吗?不,是有人把这6个板块拼在了一起的结果,这个人就是“鸡头”。鸡苗死的最惨,孵出来就要卖,不能冷藏,不要就便宜。鸡头接了,送到养殖户哪里,饲料和兽药高兴了,接了鸡就要喂料吃药啊,饲料是现款,相比之下比较安全,兽药是赊欠,相对危险的多,养殖户的风险并不大,基本没有本钱,养好了就赚钱,养不好也不会赔什么钱,屠宰投资最大,风险较高,而深加工却是旱涝保收,价格平稳,比如肯德基。
那么这么低的价格谁陪了钱呢?显然饲料和深加工不会赔钱,兽药也相对安全,养殖户如果养大合同也是比较安全的,屠宰如果不出现严重的产品暴跌也不会损失多少,当然鸡苗是要注定赔钱的,但是每只一元足矣,剩下的就要“鸡头”买单了。中国的肉鸡经济其实就是鸡头经济,底下的超控,胡乱的放养,势必导致肉鸡产业的畸形发展,产能过剩,疫病横生,口感缺失,药物残留等等,也充分暴露了国家政策法规在制定的执行上的种种弊端。
我相信总会有一天,因为肉鸡聚焦人们的视线,但愿不是因为像白菜一样暴跌的价格。
俺的空气需要电和炭! 都是鸡头惹得祸 国内粮食过剩。耕地保护。粮价下跌。于是就鼓励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做燃料酒精,结果全球石油掉价,钢铁掉价,金融危机,(都不承认。不服输。价格继续下行。这是大环境所迫。所有产业链,都要短路,,简单的养鸡。要用鸡舍设备,土建电力,电子。照明,一系裂的过剩。2015-2016,,价格方面不会有惊人的表现的:funk::funk::funk: 又把气撒到鸡头上了。乱咬一气。不过鸡头在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后注定要萧条消失。 这就是市场调控的过程,时间到了就没有人怨天怨地了。
楼主观点是对的,饲料和深加工肯定是赚钱的。鸡头也是受害者。市场去产能必须要有退出者,不过现在还都在耗着。其实某些人退出转行是好事。别人好自己也好
张智慧 发表于 2015-10-3 07:26
楼主观点是对的,饲料和深加工肯定是赚钱的。鸡头也是受害者。市场去产能必须要有退出者,不过现在还都在耗 ...
你还是劝劝那些正在建规模化笼养的吧!不是退的少而是建的多。 :lol:lol:lol放合同的鸡头啊,快收手吧,不然咋死的都不知道。 不敢苟同不要说现金养户 就是合同养户难道不需要投资吗鸡头都是傻瓜吗 养殖户永远处于养殖的最低层 鸡头永远处于养户的上层 鸡头总是逐利的 无利不玩 你见过养户比鸡头有钱么 蜕变 发表于 2015-10-3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还是劝劝那些正在建规模化笼养的吧!不是退的少而是建的多。
有些地方还在建,无语
没钱吃!有钱不想吃! 鸡头鸡上不赚可以赚料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