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7361 发表于 2008-10-18 13:23:13

(原创)当前应对流感的有效措施

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病禽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量往往在发病后2-3天后有所下降,病鸡消瘦,部分期初眼脸变形,出现结膜炎,流泪,鼻有分泌物现象,继而肿头;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畏寒聚堆,脚趾鳞片出血,排较多灰白色、绿色粪便,成年蛋鸡一突然出现减蛋、下痢、少数神经症状、少量死亡为特点的疑似新城疫症状,初产鸡较老鸡症状、损失更加严重。
二、应对措施:
1.搞好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禽流感流行的最主要措施。禽流感疫苗目前主要有单价和双价两种,由于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禽流感多只有一个血清型,因此掌握当地疫病流行的毒株情况,接种单价疫苗是可行的,这样可有利于准确控制疫情,即H5和H9分别使用单苗,不建议使用联苗,疫苗免疫后的保护期一般可达6个月,但为了保持可靠的免疫效果,通常每4个月应加强免疫一次。建议首免5-15日龄,每只0.3毫升,皮下注射。二免50-60日龄,0.5毫升,皮下注射。三免开产前进行,鸡0.5-0.7毫升,皮下注射。商品蛋鸡在产蛋中期的40周龄可进行四免。
2、治疗
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坚决扑杀淘汰,如发生低致病力禽流感可以用药物治疗,一旦发生疫情不要恐慌,对症下药,用药及时,保证药品质量这是关键。 低致病力禽流感治疗方案:
(1)抗病毒:投服黄芪多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2)控制继发感染:发现家禽出现类似禽流感病情时,尽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如用50-100PPm的恩诺沙星饮水4-5天;在饲料中每百公斤加入5克土霉素等。为了提高家禽体质和抗病力,可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对有呼吸道症状的鸡,使用治疗呼吸道感染敏感药物如硫氰酸红霉素、多西环素等。
(3)料中加入清热解毒中草药,如清瘟败毒散等。
(4)对于严重鸡只,需肌肉注射安乃近+头孢类+黄芪多糖+植物血凝素等,控制死亡率。
(5)治疗需及时,一刻不能耽误;对于死亡率较高、药物控制难的鸡选择淘汰或扑杀,防止损失增加。
3、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的综合控制措施
(1)疫区未发病鸡群,不论大小立即补种流感疫苗;不从疫病流行情况不明的地区引进雏鸡,防止引起其他疫病造成治疗困难。
(2)养鸡场不将不同品种的家禽或畜禽混养,建议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3)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禽场,确需进入则必须消毒。特别是运送饲料车辆和鸡蛋箱子。
(4)控制其他动物带毒。野鸟、鼠等,生产区内不养猪、狗、猫等动物,这些动物从目前看虽不发生禽流感病,但常带毒。
(5)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
(6)家禽粪便堆积发酵,堆积发酵不少于20天。死鸡要深埋处理,不能饲喂狗等动物。
(7)不将外界的鲜活畜禽产品带入养鸡场。养鸡工作人员进入鸡舍要穿工作服、工作靴、戴口罩,进入鸡舍前要用消毒药洗手。。
(8)加强饲养管理。在高发区域,每天可用过氧乙酸、百毒杀等开展1次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平时每2-3天带鸡消毒一次。尽可能减少家禽的应激反应,必要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增加万分之二的维生素C,提高家禽抗应激能力。提供适应生产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全价,增强家禽体质。特别注意天气变化给鸡群带来的应激,经常收听天气预报,提前饮用电解质和加强防范措施。对于未发病鸡群注射流感疫苗要注意轻抓轻放,两人操作,减少应激。
(9)改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和打扫禽舍及环境,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10)每养一批家禽出笼后,空舍期不少于3周时间,在此期间按照清扫—清洗—干燥—消毒—再清洗—再干燥—再消毒—再清洗—最后封闭熏蒸的禽舍清洁消毒程序处理禽舍;消毒剂使用两种以上,清除禽舍病原残留,防止病原感染下一批鸡。size]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赤峰市富宏种鸡场04768090383。[    post]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08-10-18 16:42:44

一旦发病损失就大了

兽医学士 发表于 2008-10-18 18:45:37

恐怕知识疑似H9吧,高致病还能治???

weilin330 发表于 2009-5-5 20:08:04

给我弄一份种鸡免疫程序,谢谢

萧瑟秋风 发表于 2009-5-7 17:41:00

我有好药QQ50644089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当前应对流感的有效措施